世界原油價格的決定因素

一、當前的石油定價的決定因素

石油的價格是由國際石油的供求關係影響,石油輸出國為了協調相互之間產油量,保持石油供給的穩定,以圖達到產油國的利益最大化,避免輸出國之間的惡性競爭。石油輸出國在1960年9月14日成立了石油輸出國組織簡稱“歐佩克”。亞、非、拉石油生產國為協調成員國石油政策、反對西方石油壟斷資本的剝削和控制而建立的國際組織。它的宗旨是:協調和統一成員國石油政策,維持國際石油市場價格穩定,確保石油生產國獲得穩定收入。


世界原油價格的決定因素

當然俄羅斯和美國不是石油輸出國組織,美國在發現頁岩油開採技術後也由石油進口國成為石油輸出國,所以目前石油的價格最終的決定權由美國,俄羅斯,OPEC決定,這些國家和組織通過開會協調相互產量,從而控制世界原油的供給和價格。沙特作為OPEC最有影響最大的石油輸出國,原來跟美國沒有利害衝突,自從美國發現頁岩油以後美國由石油進口國轉變為石油輸出國,美國跟沙特成為合作和競爭的關係。因此俄羅斯,沙特為首的石油輸出國組織,美國之間在石油價格上也存在矛盾和競爭的關係。


世界原油價格的決定因素

這次疫情出現的油價大跌,甚至在石油歷史上,期貨交割日前甚至出現-40.13美元一桶的價格。疫情由於封國,封城,居家隔離,交通運輸幾乎陷於停滯,石油使用量大減,俄羅斯和OPEC未達成減產協議,沙特拼命增產,產量嚴重過剩,石油價格大跌,一般在20-30美元徘徊,甚至跌破20美元一桶。

二、國際關係對石油價格的影響。


世界原油價格的決定因素

在伊拉克戰爭期間,美國想通過中東戰爭,把石油價格打上去,與此同時,日本,澳大利亞等西方國家大幅提高鐵礦石的價格,打壓中國的崛起步伐。在美國2008年的次貸危機,中國為了救世界經濟,救美國,推出四萬億政府刺激計劃,大力投資,擴大產能,美國等西方國家趁機抬高石油,鐵礦石等原材料價格,從而起到遏制中國發展速度的作用,同時通過把石油打上去,贏得當時小布什的背後財團的支持。把油價打上去的一個美國不願意看到的結果是俄羅斯的迅速崛起,內瑞拉的強勢反對美國霸權。


世界原油價格的決定因素

現在由於沙特跟美國頁岩油公司的競爭關係,沙特想通過壓低油價,打壓美國的頁岩油,從而想佔據世界石油份額的有利地位。現在沙特原油的成本價平均不過10美元,俄羅斯的原油成本價在20美元一桶左右,美國的頁岩油成本價在45美元以上,在48-50美元一桶。俄羅斯要維持本國的高福利的國民生活就要靠賣石油等資源維持,維持俄羅斯國內經濟政策運作的石油價格在每桶65美元才能維持俄羅斯的正常運轉。


從疫情來看各國為了趁機打死競爭者,在石油使用量大幅下降的情況下,各國不是大幅減產,反而大幅提高產量,其用意就是在危難時刻打掉自己的競爭者,維持自己在未來石油市場長期的地位和市場佔有率。一旦打掉競爭者,疫情過去,人們生活和經濟恢復正常以後,這些石油產油國就會趁機提高油價。


世界原油價格的決定因素

這次疫情中國是最大的受益者,中國疫情一個多月就給打下去了,中國復工復產也是最早,對經濟影響時間也是最短。中國趁機利用低油價,高速免費大大降低了復工複查企業的成本,能迅速開始經濟的復甦,中國正好利用這大好時機加大自己的石油儲備。美國雖然頁岩油企業受到沉重打擊,很多頁岩油公司倒閉,有些也是傷筋動骨。特朗普政府利用千載難逢的機會,大力提高儲備油,灌滿了各大石油儲備庫。以沙特為首的石油輸出國組織遭受很大經濟損失,俄羅斯經濟深受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