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陽市清豐縣法院:小小兒童觀察室 喚醒親情大作為

“趙法官,我先帶著他們娘仨去吃個飯,然後帶著孩子去遊樂場玩一玩。”王某和張某接受了他們這起離婚糾紛的承辦趙法官的建議,一家四口和氣的離開了清豐縣馬莊橋家事法庭。

濮陽市清豐縣法院:小小兒童觀察室 喚醒親情大作為

2008年,王某和張某經過近一年的接觸後決定步入婚姻殿堂,但是在生下一兒一女後,夫妻兩人卻常因家庭瑣事發生口角,原告王某責怪丈夫的執拗和獨斷專行,張某抱怨妻子不理解和不體諒,最終導致矛盾叢生。在一次激烈的爭吵後,王某終於無法忍受,離家出走,並將丈夫告上法庭。

經過前期的走訪調查,趙法官得知這對夫妻的兩個孩子分別只有9歲和7歲,且原、被告對孩子的撫養權問題爭執不下,趙法官決定以孩子為切入口,通過調解的方式換回兩人迷失的親情。4月24日上午,被告張某聽從趙法官的建議,帶著孩子如約來到家事法庭,因長時間未見到媽媽王某,孩子們略帶牴觸情緒,並不願意親近她。趙法官隨即將一家四口引導入以溫暖溫馨為主基調的兒童觀察室,兒童觀察室裡充滿童趣,十分符合小朋友的心性,兩個孩子一下子就被玩具吸引,情緒舒緩很多。

見此狀況,趙法官連忙讓孩子的父母進入觀察室陪同孩子一起玩耍,讓他們置身其中,接受親情感染,力圖化解掉心中的怨氣。王某和張某陪同孩子玩耍的溫馨場景,讓在特別設置的單面鏡外觀察的趙法官盡收眼底,趙法官適時的開展調解工作,並引導孩子們說出內心想法,當聽到兒子拉著法官的手說出:“我不想讓爸爸媽媽分開”這稚嫩卻飽含真心的話語時,原本離婚意志堅定的王某也有所動容。趙法官心知夫妻間的堅冰並非一時可化解,所以並未心急,而是提出給予當事人幾天時間仔細考慮的方案,雙方都欣然接受。本就想挽回婚姻的被告張某更是表現出積極態度,接受法官建議,主動邀請妻子帶著孩子吃一頓時隔許久的團圓飯。

清豐縣法院馬莊橋家事人民法庭突出文化引領,增強環境氛圍薰陶,凸顯孝道、家庭文化元素,佈置了親情調解室、心靈驛站、兒童觀察室、勸和堂等與家事審判相關的功能性場所,營造出柔性化解氛圍,有力助推了案件調解促和。(李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