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教授建議“踢出”高考的英語,古人都是怎麼學會的?

來都來了點個關注唄,上下五千年,歷史冷知識,北京本地文旅資訊盡在這裡哦~

這兩天浙大的教授鄭強在抖音上呼籲把#英語# 踢出#高考#,著實火了一把,他認為:“英語耗費了中國青年太多的寶貴時光,這20年裡,我們過分的誇大了英語在孩子們成長中的分量,這實際上使我們民族及其不自信的表現。”


浙大教授建議“踢出”高考的英語,古人都是怎麼學會的?

浙大教授——鄭強

當然,這個論調對錯咱們暫且不論,但是網上支持的呼聲是非常強烈。不排除有些憂國憂民的網民覺得這就是“民族不自信”,但大部分還是對英語深惡痛絕的“學渣”們(此處狗頭保命!)。

浙大教授建議“踢出”高考的英語,古人都是怎麼學會的?

然而就當你們一個二個跳出來支撐著這種“民族不自信”言論的時候,殊不知,咱們歷史上的很多名人,那外語說的可是頂呱呱!

比如出使西域揚我大漢國威的張騫,到後來翻譯了多國經文的法顯和尚,還有咱們的大文豪蘇軾的NC粉契丹王,還有虎門銷煙的林則徐,當然還有太多太多,這裡就不在列舉了。


浙大教授建議“踢出”高考的英語,古人都是怎麼學會的?


那麼學渣們肯定非常困惑,當今社會,講臺上有經驗豐富的老師,手中有精心編寫的教材,學習的輔助工具不知道比古人們先進上了幾個時代,但是為啥我的英語就是不行呢?!!!


古人學英語,沒有教材,沒有適當的老師,但是他們有以下幾招。

第一招:沉浸式環境

公元前137年,是張騫被困匈奴的第二個年頭。他還記得匈奴人在審問自己時,有熟知漢朝風俗的匈奴人為單于充當翻譯,但是自己卻並不精通各外族的語言。面對眼前長相各異的外族,張騫才意識到天子交給自己使命的艱難之處:應該如何將漢朝與月氏結盟的任務,用良好的語言表達出來,並準確傳達給遠方呢?


浙大教授建議“踢出”高考的英語,古人都是怎麼學會的?


除了和匈奴人一起驅羊牧馬,張騫還不忘向自己的忠誠夥伴、胡人出身的副使甘父學習各族語言。依靠環境做到現學現賣,從最簡單的日常衣食住行開始體驗。匈奴單于為他許配的匈奴妻子,也迅速提升了首位漢朝使節的外語水平。(這一點,希望廣大小夥伴能積極效仿)


浙大教授建議“踢出”高考的英語,古人都是怎麼學會的?


在生活的潛移默化浸染後,張騫已經變得精通外語。再加上他固有的好武藝特點,很快為敬重勇士的匈奴人所愛戴。但是信守諾言的他依舊沒有忘記使命。在被拘禁10年後,張騫帶著妻子和甘父一起繼續執行任務。毫無疑問,張騫是最早以環境浸泡的方式,學習外語的中原人之一。而他的學習,最終也擴展了中原的視野,修正了漢代的世界觀。

其實張騫的外語學習環境,正是咱們目前國內最為缺乏的。

第二點:“逼上梁山”

說白了,就是“不學習外語”就無法正常生活。而這個“逼”和目前國內家長們對孩子的“逼”可是完全不一樣的。

比如剛才提到的法顯大師,年近六旬,還在於闐國皇家寺廟裡查閱經文。但面對五花八門的梵文、巴克特里亞語、西北印度語、佉盧文、犍陀羅文、阿拉米文的佛教、印度教典籍,終究是一籌莫展。


浙大教授建議“踢出”高考的英語,古人都是怎麼學會的?

作為絲路南道的貿易重鎮,于闐要大量接待粟特、吐火羅、波斯、印度、中原的旅行者和客商,還必須和各路人討價還價。因此不乏多語使用者。本國的貴族和僧侶,還要同時學習柔然語、漢語、吐火羅語、犍陀羅等通行語,才能在各方勢力中左右逢源。


浙大教授建議“踢出”高考的英語,古人都是怎麼學會的?


所以,于闐等城邦不僅盛產精明商人、見風使舵的政客,還有精通各國鄉音的僧人。他們同時充當著古代世界的翻譯家和語言教授角色。那些來自東方的留學僧,一般需要在龜茲、于闐和疏勒的寺廟裡學習“預科”。主要就是西域世界的各種語言和文化風俗。只有過了這關,才會前往天竺取經,否則就難以適應。


浙大教授建議“踢出”高考的英語,古人都是怎麼學會的?

咱們的法顯大師,自然也是要經歷這樣一個過程,否則別說取經了,連基本的生活都很難。所以法顯大師雖已年過六旬,但是最後愣生生是學會了5門外語!最終帶著豐厚的學術成果和《佛國記》返回東土,在佛教文化史上留下了精彩一筆。

第三招:粉絲效應 (這點現在的學子們也有這個條件)


浙大教授建議“踢出”高考的英語,古人都是怎麼學會的?

蘇澈出使契丹

1089年的遼國中京,前來向皇帝賀壽的大文豪蘇轍剛剛安頓。他正準備取出筆墨,批鬥惡劣的旅行環境和蠻族欺負漢人的野蠻暴行。哪知過有大群契丹貴族和漢兒官紛紛拜訪,而且都是三蘇父子的粉絲。這些人一會兒問他大哥蘇軾的《眉山集》有沒有出全集。一會兒請他校對自己的詩文抄本,看看有沒有錯誤.....這無疑讓他受寵若驚,並由衷感嘆:誰將家集過幽都,逢見胡人問大蘇。


浙大教授建議“踢出”高考的英語,古人都是怎麼學會的?

不僅是當時的三蘇,在他之前的韓愈、白居易和柳宗元也對想不到,自己會在幾百年後的北國走紅。

這其實是遼人當時全國瀰漫的“經典詩文”賞讀之風給鬧的.....遼國貴族為了顯示自己國家的文化水準和欣賞水平絲毫不低於宋朝,所以頒佈了法令,把這百年來的文豪的作品,詩集,詞,以及作者的故事全部翻譯成契丹文,跨越幾代的知名作家,都成了模仿對象。

甚至有遼聖宗下令,將白居易等人的作品翻譯成契丹文,讓文武大臣都要學習一個。每當飲酒作樂後,遼國君臣都會吟詩作賦,並要拉著宋使一較高下。

這麼一來,導致遼國高層,基本對於漢語的學習進步是非常迅速,並且大家還具備了吟詩作對的本領..... 這恐怕就是粉絲的力量吧。看到此景蘇轍由此竊喜,並對契丹人也由黑轉粉。最後,連自負而敏感的宋朝輿論也承認,相比於野蠻的女真,契丹確實更文明。

現在的孩子們也可以好好使用美劇英劇日劇等利器來學習外語,咱們當真粉絲,千萬別當只看不學的nc粉哦~

第四招:絕不脫離實用!

虎門銷煙的民族英雄林則徐,獨自翻譯了《澳門新聞紙》、《萬國律例》、《世界地理大全》等著作,讓中國人,瞭解閉關鎖國的中國和世界有多少差距......

但是林則徐早期的英語學習可就有一點難受了,首先他沿用了乾隆時期就留下來的諧音法。對於從小缺乏語言環境、成年後開始接觸英語的士大夫來說,這樣的記音方式看起來比較好笑,但是卻也符合常理。畢竟,乾隆年間修訂的《華夷譯語》裡,也是充斥著類似的中文記音詞彙。


浙大教授建議“踢出”高考的英語,古人都是怎麼學會的?

例如一句誰也看不懂的“洞脫,唵五史為,阿脫,而藍道姆”,居然是英語中的“Don't answer at random”,他要是不告訴我,我以為是誰要開大了..... 完全是中文思維,無視英語語法,機械地用漢字記載發音。這樣的教材只是寫著好看,卻完全無法實用。用這樣的教材閉門造車,實際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浙大教授建議“踢出”高考的英語,古人都是怎麼學會的?

最後林則徐發現,看這些教材不如去找幾個外國人說說話,最終他破格聘用幾名海外華人,也就是靠著這些不專業的老師,林則徐完成了與當時英領事館的數次外交溝通,以及外文書籍的編譯。

看完這些,古人學英語均是從“實用”出發,那麼你們也可以考慮一下,英語這個東西到底該不該放在學校裡面呢?歡迎在評論區與我互撩哦~


戳下方“瞭解更多”,爆炸福利直接送咯~鏈接戳來沒福利和應試英語又有何區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