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報季 | 低油價時代,寧德時代強弩之末?

表哥有個朋友經營一座加油站,頭兩天有個客戶加完油就是不給錢,朋友和他理論的時候,客戶還振振有詞:你不知道現在原油都是負的了嗎?我把問你們要錢就不錯了!


真相是這樣嗎?


其實,絕大多數煉油企業是買不到負數的原油的,就算原油價格為0,煉油和運輸也是有成本的。


據估算,一桶油的煉油和運輸成本在300-350人民幣左右,摺合下來,一升油的煉油和運輸成本大約在1.8元左右。


再加上稅金,也就是說,就算原油價格為0,油價也要2、3塊錢。


長期低油價的情況下,新能源車是不是就不好過了?做動力電池的是不是到頭了?


也不盡然。


在新能源車的推廣過程中,一直在宣傳兩個偽概念。


一是環保。新能源車大多主打綠色環保的概念,但電池在各個環節對環境的汙染並不一定比燃油低多少。


二是節約。經常聽到一些宣傳,一度電開多少公里,一公里成本只有多少錢。但算上折舊、二手車保值等因素,電動車並不省錢。


最能說明問題的是,特斯拉最熱銷的國家是美國,美國的油價低廉到忽略不計。


既然沒有真正的拿得出門的優勢,我們為什麼要推廣新能源車呢?


有兩大原因。


一是汽車工業對中國經濟的重要性。


中國曾經試圖用市場換技術的方式來發展汽車工業,但事實證明,雖然中國早已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市場,但是中國的汽車企業由於過度依賴國外技術,存在著大而不強的問題。從上市車企的財報看,絕大多數自主品牌都是虧損,勉強依賴合資品牌盈利。


2018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為900309億 其中汽車製造業營業收入83372億元 ,大約佔 9.26%。


如何把這個龐大的市場的核心技術轉換為自主可控?


新能源給了我們一個彎道超車的機會。


二是燃油車對原油的消耗已經不堪重負。


2018年,中國原油進口量高達4.62億噸,當年中國原油產量1.89億噸,對進口原油的依存度超過70%。


自產原油的增速,遠遠跟不上消耗的增速。其中超過一半的原油都提煉成成品油,被汽車給燒了。


數以億噸的原油進口意味著什麼?一是要消耗大量外匯,二是你壓根無法在市場上買到價格合適的商品。


表哥曾經在另一篇文章中分析過,中國的能源安全現狀十分脆弱,連支撐30天的原油儲備都沒有,所以為了可控和安全,不得已採購高價原油。


中國的石油巨頭四面出擊,在中東、在非洲建立分子公司。如今伊拉克最大的外國石油公司,叫中國石油;尼日利亞最大的石油公司是中國石化;安哥拉是中國排名前列的原油進口國之一… …


為了確保原油生命線暢通,在馬來西亞修建馬六甲黃京港,在巴基斯坦修建輸油管道,在亞丁灣進行軍艦護航… …


瞭解了這些背景,中國最高層面支持新能源車的決心之大,就不難理解了。


一、寧德時代閃亮登場


燃油車時代,最重要的零部件是發動機和變速箱,耳熟能詳的廠家有本田、豐田、寶馬、奔馳、福特、馬自達、愛信、捷特科…….


聽說過國產貨嗎?


新能源車時代,最重要的零部件,是動力電池。


全球十大動力電池廠商有七家是中國企業,最大的是寧德時代。


寶馬、奔馳、沃爾沃、現代等知名車企的電動車型,都採用了寧德時代的電池。就連電動車第一把交椅的特斯拉,最近也在和寧德時代眉來眼去,未來部分採用寧德時代的電池已成定局。


動力電池的上游原材料是鋰礦,目前全球知名的鋰礦幾乎都有中國企業控股或者參股,國內更是在開展鹽湖提鋰。


和原油相比,中國的動力電池技術是技術領先、原料可控,遠比從中東拉原油省事多了。


4月24日,寧德時代發佈了2019年年報,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4,578,802.06萬元, 較上年增長54.6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456,030.74萬元,同比增長34.64%。


財報季 | 低油價時代,寧德時代強弩之末?

數據來源:iFind,製圖:詩與星空


寧德時代的業績有多強?公司近年來的營收增幅非常可觀的,和2015年57億的營收相比,2019年超過450億的營收幾乎漲了8倍。


雖然淨利潤增幅略緩,但公司的經營性現金流量淨額非常優異。2019年高達135億,遠超淨利潤。說明產品供不應求,預收款比較多。


二、高增長背後的隱患


1、毛利率和淨利率出現下滑


財報季 | 低油價時代,寧德時代強弩之末?

數據來源:iFind,製圖:詩與星空


2017年以來,公司的毛利率也淨利率雙雙下滑。這和市場環境息息相關,寧德時代雖然是行業老大,但動力電池市場競爭激烈。公司正是靠主動降低價格才贏了松下,拼來了銷量第一的位子。


2、資產減值損失連年增加


2019年,公司資產減值損失高達14億。主要原因是由於降價,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帶來。公司每年都有鉅額的資產減值損失,成為一個比較危險的隱患。


3、公司的合資企業虧損


投資收益顯示,對聯營企業和合營企業的投資收益虧損1189萬元。金額雖然不大,但參股企業大多數是公司嘗試開闢的新戰線,現在看起來距離成功還有比較遙遠。


財報季 | 低油價時代,寧德時代強弩之末?


三、動力電池商的轉型


雖然是行業老大,但動力電池整體還是個正在成長的"小朋友"領域。2019年全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106萬臺,同比增長4%,其中純電動車的銷量85.3萬臺,同比增長12%。


財報季 | 低油價時代,寧德時代強弩之末?


純電動車和2019年全部汽車銷量2109萬輛相比,只有4%左右,電動車任重道遠。


和傳統燃油汽車時代不同的是,新能源行業相對比較羸弱,所以上下游不單單是供應商客戶的關係,往往會通過資本聯姻,進行深度的綁定合作。


比如比亞迪跑到青海注資鹽湖提鋰,甚至還去參股海外的鋰礦。


寧德時代更是和幾家新能源車廠家合作成立了合資公司:參股廣汽時代動力、上汽時代動力等,控股時代吉利動力、時代一汽動力等。


這種抱團合作的方式,可以確保經營穩定,供應得到保障,對於雙方的發展都有利。


財報季 | 低油價時代,寧德時代強弩之末?


四、經營風險


1、宏觀經濟的影響


國內外宏觀經濟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2020年以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也對全球經濟及新能源汽車生產和銷售造成較大影響。數據顯示,一季度新能源車銷量慘淡,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1.4萬輛,同比下降56.4%。


2、新能源退補的影響


根據新能源政策,原定2020年完成補貼退坡,不過為了刺激消費,工信部又換了口風,保持穩定,不會大幅退坡。


3、低油價的影響


基於全球經濟乏力的預期,國際原油價格不斷下探。本文開頭雖然提到油價再低也擋不住新能源車的發展,但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油價還是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短期內衝擊比較大。


4、技術革命的風險


無論是大部分電動車使用的三元鋰電,還是比亞迪堅持的磷酸鐵鋰電,動力電池的技術不斷的在革新,也在不斷的突破技術的極限。


實驗室裡各種新技術更是日新月異,假如出現革命性的新電池技術,對寧德時代的影響也會比較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