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課準備!班主任老師做好這幾件事情,尤為重要!

2020年的春節,一場突如其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在我泱泱中華大地肆虐傳播,它打亂了14億中華兒女的生活。


復課準備!班主任老師做好這幾件事情,尤為重要!

班主任老師要做到哪些?


現在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不少地區的高三、和初三相繼陸續開學,但是有部分的地區的學子們還沒有開學,他們急切盼望回到學校。那作為班主任老師,到底需要做哪些事情?來迎接神獸歸來。

1、熟讀上級主管部門文件:市場監管局、衛生健康委、教育局、公安局、疾控中心等部門聯合下發文件;熟讀學校防控材料彙編,做到防疫有據可依,按章程操作。

2、參與到學校復課防控演練:任課教師尤其是班主任老師,是學生在校的負責人,責任重大。學校制定的詳細預案,每一項制度都有規範的流程和應急處理辦法,要有心學習,尤其要明白學校應急處置流程,學生在各個場所有發熱、咳嗽怎麼處置?反覆學習學校發佈的視頻和方案文稿。

3、通過釘釘直播的形式向家長和學生解讀返校須知

:包括三定位(課桌、餐桌、床位),讓學生知道自己學習地方、吃飯地方、睡覺地方;讓家長準備充足生活、學習、防疫用品;確定返校名單;學生返校時注意事項(返校方式、如何進校、進校時間、如何晨午晚檢查、需要攜帶健康證明。

復課準備!班主任老師做好這幾件事情,尤為重要!

上好思政課


收集和整理學生的抗“疫”作品,物盡其用,佈置為教室展板,重新打造教室成長環境,重建班級文化,挖掘疫情中的教育資源。課堂中,既應弘揚疫情中的典型事例,又可引導學生聚焦到學校的後勤保障、校醫、保潔、門衛、食堂、教師等開展的具體復課保障工作中來,設計並上好主題課程,進一步培養學生對“責任擔當、家國情懷、人類命運共同體、人與自然”等人生課題的理解。

5、準備開學復課後相關材料:晨、午、晚檢查表,因病缺勤、病因追蹤、學生復課查驗記錄、班級日常填寫的其他相關表格;安排好值日組、學習小組、臨時班委會、宿舍長(因原來大建制班變成小建制班級)、明確開窗通風操作人員、記錄人員。復課後第一次班會需要佈置,使得班級迅速能夠正常運轉。

6、復課後再次防疫知識培訓。

7、解讀學校線上線下課程銜接方案。為了保證線上教學的效果,相信老師們做了大量的教學調整,如難度的調整、學習模塊的調整、教材整合的處理等,迴歸線下課堂,必然要更新計劃。

線上學習的效果受到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差異化明顯,各學科需要統籌考慮,制定銜接方案。不妨先通過多種方式摸底和評估學生線上學習的效果。

可先由老師制定知識內容清單,將線上所學內容進行列舉,明確能級要求,發給學生逐項評估掌握情況;也可以讓學生根據老師提供的知識清單繪製思維導圖,建立知識框架,捋清內在聯繫,在繪製的過程中審視自己在相關知識上的掌握情況;還可以發佈問卷調查,分主題、分考點地統計學生學習情況。

拿到學生反饋後,老師要全局考慮,分析學情。掌握較好的內容開學後就少講或由學生講,掌握不好的內容就巧妙設計,或與新課結合建立知識圖譜,或獨立安排課時進行難點突破。

讓學生自行列出考點,設計考題也是很好的做法,老師對學生提交的考題進行精選,彙編成摸底卷,在開學時供集體測試使用,這樣做既可以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又便於教師掌握學生所學情況,找出問題,後續跟進。在正式授課中還應注意學生個體輔導和集體教學的相互補充;課後應儘可能地發揮學生小組和同伴互助作用。

8、做好學生心理健康總做。疫情期間學生長期在家學習,學習效果不顯著,心理上可能多少出現問題,通過家校溝通和學生訪談,提前學習學校制定的應對疫情突發事件的心理危機干預方案,瞭解學生目前的身心狀態,和孩子們分享一些放鬆身心的練習。發現特殊情況,能夠快速有效地處理和上報,避免恐慌情緒蔓延。

9、不忘初心,以終為始。開學後,網絡教學會告一段落。但回過頭來思考,這絕不僅僅是面對特殊時期的無奈之舉,這一過程中所有的創新、嘗試都可以成為接下來教學的資源,比如說將我們學到的微課、網絡資料、線上問卷調查、線上批改作業、等方式運用到線下教學中,以終為始,讓教學變得更有趣味和新意。

10、班主任開學前和復課後加強體育鍛煉,投身到學生復課的戰役中來,保持良好的心態,因為我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特殊時期,賦予我們特殊使命,堅決服從安排,最後爭取“戰役”和“高考”雙豐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