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破不说破,知人不评人

“谁言世事不可说,只是看破不说破。”在生活中,总会遇到千奇百怪的事情,在这些经验的积累下,我们可以练就自己的“火眼金睛”,学会许多做人处事的道理,而看破不说破便是我们该懂的一种习惯。

《孔子家语.卷二》中便记载过这样一种情况。孔子和弟子们外出,正逢下雨,子路便提议到附近的子夏家借雨伞,“孔子拦住子路,对他说,子路比较护财,不能硬让别人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本来借伞是一件不能再寻常的事情,但孔子了解子夏的性格特点,知道他比较吝啬,但他没有直接挑明出来,而是以理解和宽容的态度对待子夏,并没有直接对子路说是因为子夏吝啬。在这里,孔子看破不说破,尊重了子夏的性格,才没有使子夏在他的弟子们面前显得尴尬、难堪。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殊性格,在与人交往中,看破别人的缺点却不说破,这是一种成熟的表现。西方哲学家叔本华说过:“一个人的性格定型以后,就很难再改变。”所以,我们需要尊重别人的性格,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自身的闪光点,我们没有办法改变,但也请不要压制。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故事,在某次会议上,一位教授碰到了一位文艺批评家,互相自我介绍后,这位教授便说“真是久仰了,早就听说您是位著名的天文学家了”评论家一脸疑惑,以为教授搞错了,可教授却说:“在您发表的文章里,我看到您发现了一些‘著名歌星’、‘歌坛巨星’等星宿,这可不就是天文学家吗?”并对评论家大加指责。话音刚落,在场的人都笑了,使得评论家十分尴尬。故事中的教授以为自己对评论家的职业十分了解,却从未理会过他脸上的表情变化,并对其无端指责,没有把握好人际交往的分寸,最后只能使他被评论家拉入了黑名单。有时候看破不说破,既能保全他人的颜面,同时也能使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更进一步。

有些东西看懂不用说出来,是礼貌,更是一种尊重。曾经听初中老师说过,二十岁外的“饭”不好吃,大人们不会再对我们的行为指点批评,那些话只会藏在他们的心里。在他们心中已经开始有了一根衡量我们的杠杆,这也是“看破不说破”,虽然听起来有点儿残忍,但同时督促着我们自己学会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催促着我们学会长大。

看破不说破,知人不评人。一个良好的语言能力必将给我们带来不错的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