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证实防癌要先控糖,糖尿病可能增加十几种癌症患病风险

近年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餐桌上的食物丰富了,人们越来越注重营养、口感、健康,与之同时“病从口入”的隐患也逐渐凸显。

超重、肥胖的人越来越多,农村肥胖人口的比率甚至还高于城市,随之,“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已经成为人们身体健康的普遍担忧,“三高”问题也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最大隐患,40多岁脑卒中、十几岁的小“糖友”都已经不是稀罕事,心脑血管疾病引发的猝死问题也频现媒体。发病更加缓慢、隐蔽的癌症,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肥胖、糖尿病与癌症关系的研究情况。

已经证实防癌要先控糖,糖尿病可能增加十几种癌症患病风险

糖尿病是世界上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成年人的糖尿病患病率已超12% ,与此同时,中国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在上升,众多科学家纷纷猜测糖尿病与癌症风险之间有必然的联系。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团队,花费4年半的时间,跟踪研究了上海60家普通和专科医院临床信息和资源的共享数据库,对410191例Ⅱ型糖尿病(年龄20~99岁)患者进行随访,追踪其癌症发病率至2017年12月,在这个过程中,共发现8485例初诊癌症,总的癌症标准化发病率男性1.34、女性1.62。数据表明,这些被跟踪研究的Ⅱ型糖尿病患者相对于同时期普通人群的癌症发病率明显增高,男性风险增加34%,女性风险增加62%。

已经证实防癌要先控糖,糖尿病可能增加十几种癌症患病风险

这个研究报告一经发表,受到来自多方的关注,因为,此前大多数针对糖尿病与癌症风险关系的研究都是在西方社会进行的,国内此类研究很少,受到人种差异、生活习惯等的影响,西方社会的研究结论对国内人群的指导意义不高,该团队采用了中国大陆最大样本量,对于国内疾病预防指导意义更加具有优势!

这个研究团队的研究,还细化到了不同的癌种,报告显示,作为研究对象的男性糖尿病患者中,前列腺、血液(白血病、淋巴瘤)、皮肤、甲状腺、肾脏、肝脏、胰腺、肺、结直肠和胃(共11种癌症)的患癌风险显著增加。这些女性糖尿病患者中,鼻咽部、肝脏、食道、甲状腺、肺脏、胰腺、血液(淋巴瘤,白血病)、子宫、结直肠、乳腺、宫颈与胃癌(共13种癌症)的患癌风险比普通人群大得多。

看到这里,作为老“糖友”的你还能淡定下去么?不少“糖友”错误地认为,“不就是血糖高么,普通降糖药一个月才几十块钱,不会成为负担”,事实却是,Ⅱ型糖尿病患者的患癌风险也大大升高。一旦患癌,相较于慢性病有很高的致死率,以及需要高昂的医疗费用,与之相比,减重控糖防癌,具有非常好的现实意义。

已经证实防癌要先控糖,糖尿病可能增加十几种癌症患病风险

因为肥胖者体内多会存在胰岛素抵抗(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由于胰岛素的作用下降,因此机体会代偿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发挥降低血糖作用。另外,由于体型的肥胖,胰岛素搬运血糖的工作量也加大。胰岛B细胞长时间超负荷功能,容易导致胰岛功能受损,出现永久性高血糖,即发生Ⅱ型糖尿病,尤其是那些腹型肥胖者。

同时,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由于体内糖、脂代谢异常,容易引起高血脂,使脂肪在体内重新分布,容易加重肥胖,这是一个“恶性循环”。防癌从减重开始,先减重预防Ⅱ型糖尿病,才能更加轻松地防癌!

已经证实防癌要先控糖,糖尿病可能增加十几种癌症患病风险

不幸患上癌症真的无药可治了么?免疫细胞激活疗法帮您创造奇迹,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命之路!

癌症免疫治疗与现代生物高科技技术结合,已发展成为继手术、化疗和放疗之后的第四种肿瘤治疗模式。癌症免疫治疗种类繁多,有CAR-T疗法、过继细胞疗法、PD-1/PD-L1、癌症疫苗、生物免疫疗法等,目前,一种名为“免疫细胞激活疗法”的新型生物免疫疗法在境外受到追捧。这种新型免疫疗法通过局部肌肉注射作用于机体,它通过诱导多种细胞因子产生、调控NK细胞、巨噬细胞及T细胞分化等通路来调节病人自身的免疫系统,改善肿瘤免疫微环境,提升浸润性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功能,全面抑制或破坏癌细胞的生长环境,最终使癌细胞停止生长和逐渐凋亡。

已经证实防癌要先控糖,糖尿病可能增加十几种癌症患病风险

“免疫细胞激活疗法”已在美国、中国、新加坡等世界多个地区开展临床前研究,在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结肠直肠癌、胰腺癌以及其他实体瘤治疗上均展现出优秀的疗效和安全性。据媒体报道,“免疫细胞激活疗法”已率先在东南亚国家柬埔寨获批,现面向全球征集免费试用患者,给晚期癌症患者多一种治疗选择,多一份延续生命的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