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查辑“疫”线扬青春


  4月25日晚10时,结束晚班的西双版纳边境管理支队大开河边境检查站民警王卫正和同事们聊着晚班勤务情况。由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护目镜和口罩成了她们重要的装备,较之疫情爆发时的局促,现在的她微微地舒展脸上被护目镜深深压出的印痕,从容地整理着自己的执勤装备。

王卫:查辑“疫”线扬青春

  坚守,并不轻松

  1月20日,当天王卫是下午执勤,执勤的时候她还对身边的战友说,再过三天就可以回到家了,就可以和家人见面了,妈妈肯定做了很多好吃的。

  话音未落王卫就收到疫情防控的通知,不久医护人员穿着防护服来到执勤现场,此时的王卫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假期泡汤是小事,可这疫情来得也太迅猛了。

  接下来的日子,王卫忙开了。她所在的查缉点主要担负着禁毒缉私、缉枪治爆、反恐维稳等边境保卫任务,采取的是“三组四班倒”勤务模式,也就是每三天就得执勤一个通宵。工作任务本就不轻松,疫情一来,更多了份职责,人手派不开,王卫主动申请加班,一班接着一班连轴转,每天王卫带头对过往人员、车辆进行排查,体温测量。

  冬天,北方还是冰雪覆盖,而冬日的西双版纳早已成了夏天模样,身穿执勤服再加防护服的王卫,每活动一下就觉得闷热难耐,汗水顺着护目镜瞬间就遮盖了眼睛。“那种滋味,你都想象不到,又痒又难受的那种,你还不能摘。”王卫这样说。

  比起执勤的辛苦,让王卫更难接受的是一些人的不理解。“你们凭什么登记我的信息啊?离我远点,别把病毒传染给我。”每每遇到这些情况,王卫都会耐心地向过往旅客解释,用热忱和真心深深温暖着过往旅客。“大部分都是理解和支持我们工作的,我还记得曾有人给我们留下一袋橘子,上面写着‘警察同志,你们辛苦了!’这句话激励和鼓励我很久。”

  截止目前,王卫检查过往车辆8万余次,核查登记疫情重点地区人员1820人次,核查疑似感染症状人员42人。

王卫:查辑“疫”线扬青春

  危险,无时不在

  每天坚守在查缉点,爬车顶、钻底盘、拆车体、查物流,大家都习以为常了。疫情期间,苦一点、累一点大家都能克服。但是对于平常每天人流量过万的查缉点,危险还是像“病毒”一样潜伏在空气当中,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降临。

  大年初四上午9点,王卫在开展执勤时,发现一名旅客发低烧,进一步了解其还有武汉旅行史。王卫沉着冷静向单位领导报告,单位及时向卫健部门报告,卫健部门对该名旅客采取隔离措施,随后王卫也被隔离观察。

  14天隔离期满后王卫一切正常,她这才深深松了一口气。事后有人问她当时紧张吗,她说:“紧张啊,谁知道当时是什么情况,但这是我的职责,比起那些战斗在湖北一线的医护人员,这算不了什么。”

  隔离恢复后,王卫干各项工作更卖力了,张贴宣传海报,发放疫情防控宣传单,对容易滋生病菌的场所进行全面彻底的灭菌消毒,在执勤现场随时都能看到她的身影。身边的人和过往熟悉的旅客见到王卫都说她黑了瘦了,脸颊凹下去了,像变了个人似的。她说:“疫情防控不是一个人的事,需要我们每个人参与,只要能有效防控疫情,比做什么事都有意义!”

王卫:查辑“疫”线扬青春

  较量,一决高下

  穿上警服,她是守护边境的卫士;带上口罩,她是抗击疫情的勇者。王卫所在的查缉点在疫情防控的严峻态势下,既要防止“病毒”的蔓延,还要防住走私、贩毒等“毒瘤”的入侵。

  疫情期间,查缉点过往的人员车辆虽然少了,但违法犯罪的行为却不减,她们变得更加隐蔽,更加难以发现。

  2月26日11时37分,王卫在检查一辆客车时,发现客车的一个角落里摆放着一个轴承,王卫不动声色地对旅客进行体温查验、身份登记。结束后,王卫询问驾驶员轴承是谁的,驾驶员说是一个人托他带到昆明维修的。王卫看着这个铁疙瘩越看越不对劲,经验告诉她这里面很可能有问题,于是她将铁疙瘩搬进X光机进行扫描检查,发现里面藏有毒品,经进一步破拆,从轴承里查获冰毒2.8公斤。

  3月11日7时20分,王卫在检查一辆集装箱冷柜车时,询问驾驶员说不出准确的目的地,再询问时驾驶员浑身哆嗦,王卫觉得这个人有些反常,遂将冷柜车通过CT型车辆检测系统进行检查,通过图像分析,王卫从冷柜车里查获走私冻品1.9吨。

  当问起王卫是怎么查获这些违禁物品时,她说:“并不是我聪明,而是我在这个查缉点工作时间久一点,总结的方法多一些,这些是我们每名查缉点民警都具有的本领!”(云南长安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