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兒媳帶娃做飯還要受她氣,我心裡苦”婆婆的抱怨,沒得到同情

自古婆媳問題就是一個特別複雜的問題,任何一家人也逃不過關於婆媳問題的處理,這其中的道理說不完理不清。婆媳關係處得好就是“親母女”,處不好就堪比“敵人”,一言不合就吵起來,誰都有理誰都會說,這樣的家庭關係也一定是極其不和諧的。現在的兒媳嫁入別人家,那肯定不比過去,兒媳啥都能幹,做飯幹活樣樣在行。現在的兒媳基本上都是在孃家嬌生慣養,到了年齡嫁過去,也不會輕易改變她的性格。

婆婆吧,知曉兒媳這樣,能忍也就忍了,畢竟兒子結婚以後也有自己的生活,夫妻二人怎樣處理是他們的事情,不必太過干涉。況且兒子娶媳婦也不是婆婆娶媳婦,後半生也是兒子和她過,所以兒媳怎麼樣追根究底還是夫妻二人要處理的事情。

現在這個時代,自己養的孩子誰不是樣樣操心養到大的,不管是要嫁出去的女兒還是要去娶媳婦的兒子。所以很多婆婆在兒子婚後也改不了樣樣要操心的習慣,這本不是什麼壞事,畢竟大半輩子都為兒子操心下去了,想要輕易改變做到真正放手也不現實。

“幫兒媳帶娃做飯還要受她氣,我心裡苦”婆婆的抱怨,沒得到同情


但是婆婆如果事事任勞任怨為兒子媳婦操心,什麼都捨不得讓他們做,事事包攬做到周到,或許你剛開始兒子媳婦會感激你,但若是時間久了真的能保證他們不會覺得這是應該的嗎,即使這樣但畢竟是你自己慣出來的兒子媳婦,你樣樣操心最後卻又覺得不被體諒委屈,最後也不會得到大家的同情與理解的。

我身邊就有這樣一個活生生的例子,我樓上鄰居,兒子結婚也有一段時間了,因為兒子媳婦工作太忙所以主動要求去做飯帶娃,最近卻一直給我們抱怨媳婦多壞多不好。其實說出來也沒多大的事情。夫妻二人工作忙,剛買的房子每個月又要還貸款,兩個人也都是拼了命的工作。

所以媳婦剛生完孩子沒多久就趕忙去上班了,後來婆婆就幫他們去帶娃,基本上也就住在那裡每天幫他們做家務帶娃。大家在家幹過家務的人應該都知道幹家務這份“工作”是沒有休息日的,每天都有很多家務要幹,更何況還要帶娃,婆婆可謂是任勞任怨的幹。

“幫兒媳帶娃做飯還要受她氣,我心裡苦”婆婆的抱怨,沒得到同情


平時媳婦兒子放了假在家抱怨工作累休息時間太少,也不會主動去幫婆婆分擔家務,但婆婆也從來不說,覺得兒子媳婦工作辛苦,每次都是主動幫他們把事情做得妥妥帖帖的,不用他們操心。

有時候小兩口休息日晚上想放鬆放鬆,出去吃飯也是把娃丟給婆婆去帶,玩到很晚回來也是什麼都不管直接去睡覺了,婆婆對此也從不曾有怨言,只是把什麼事情都做好了。畢竟她為兒子操心了大半輩子,也不覺得累,就算有點不滿也是自己養的兒子,體諒他們工作辛苦,大多時候忍忍就過去了。

矛盾的爆發點其實都不在上面,上面的頂多只能算是鋪墊。那次婆婆早上起來就感覺有點不舒服,但也沒多在意,畢竟人到了一個年紀身上毛病多也屬實正常了。到了傍晚,實在撐不住了,就帶著娃去醫院看了看。後來開了點藥,醫生說是感冒要多休息。回來以後婆婆把娃哄睡著看了看時間,兒子媳婦過一會就要下班了。因為去醫院也沒來得及買菜,就把冰箱裡有的菜簡單炒了兩個蔬菜,煮了點粥。

“幫兒媳帶娃做飯還要受她氣,我心裡苦”婆婆的抱怨,沒得到同情


做完以後就回房間休息了,本來是想打電話給兒子讓兒子回來的時候順路買點熟食,後來因為身體不舒服躺床上就把這事拋諸腦後了。等到兒子媳婦下班回來,婆婆從床上起來才想起來忘了跟兒子說,但想著將就一晚也沒關係。出去準備把炒好的兩個蔬菜拿出來熱一下,就在廚房裡和他們說了一下自己今天去醫院的事情,說自己年紀大了身體越來越不中用了,動不動就出毛病。

本來說這事也不是刻意的,就是順口說了一下,最後也只得到了兒子的一句簡單的關心讓她多休息,媳婦就躺在沙發上看電視就好像沒聽到一樣。婆婆本來也不是想聽到他們說多好聽的話,但看媳婦連一句最基本的關心都沒有,心裡就有點不舒服了但也沒表現出來。

婆婆把晚飯都端到桌上,粥也都盛好了喊他們吃飯,喊了好幾聲媳婦才懶洋洋地從沙發上爬起來吃飯。媳婦坐到桌上,看見晚飯就兩個簡單的蔬菜,遲遲沒拿筷子。婆婆看媳婦沒吃飯就問怎麼不吃,媳婦冷冷的來了一句:“我工作累了一天回到家就給我吃這兩個菜嗎,忙了一天連個好的都吃不到,糊弄誰呢。”說完就離開餐桌氣鼓鼓地回了房間,也不吃了。

“幫兒媳帶娃做飯還要受她氣,我心裡苦”婆婆的抱怨,沒得到同情


婆婆被媳婦這一套弄的也沒心情吃飯了,本來身體就不舒服還受氣,這心裡自然就開始委屈。兒子看見兩人這樣就連忙打圓場讓婆婆不要管她,她工作辛苦牢騷多,他們吃他們的就行了。

這事之後婆婆就跟我們來抱怨說:幫兒子媳婦帶娃做飯還要受她氣,我心裡苦啊。”我們聽完她講述這件事情之後其實心裡覺得媳婦這樣追根究底還是婆婆自己慣的,婆婆本來可以不管,自己自願去操心最後還委屈。

我們就勸她要不就別給他們操心了,讓他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去處理就好了。小兩口再忙工作再辛苦也不能把所有的事都推到父母身上,他們也不是不能做就是覺得反正有人做自己為什麼要做,這樣的話還不如回自己家好好享受清閒的日子,就別呆在兒子家了。他們自己的生活他們自己操心就行了,兒子也老大不小了難道還要跟在他後面為他操心一輩子嗎?

誰知婆婆卻回了一句:“不行啊,我兒子離不開我啊。”當時就覺得這婆婆真的是“無藥可救”了,自己慣的兒子媳婦不被體諒覺得委屈還不肯離開,說得難聽點就是自找的,誰也怪不了誰,只能怪自己,婆婆的抱怨,沒有得到任何人的同情。

“幫兒媳帶娃做飯還要受她氣,我心裡苦”婆婆的抱怨,沒得到同情


其實現在這樣的事情發生的有很多很多,很多婆婆都習慣性地把兒子媳婦的事情當作是自己的事情。但是兒子畢竟也已經結婚了,也不是小孩了,婆婆也不能跟在兒子後面一輩子為他操心吧。

他們可能認為兒子會永遠在自己身邊,而女兒嫁出去了就是別人家的媳婦了,殊不知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他們都有自己的生活,兒子娶了媳婦就已經產生了自己的小家庭,兒子媳婦的生活都應該由他們自己來操心,做長輩的也應該要懂得放手,否則他們永遠都不會長大,這樣也只會害了他們。

如果有一天你不在他們身邊,那他們會懂得如何處理本來就應該自己處理,但卻一直依賴於你的事情呢?雖說父母和子女有著剪不斷分不開的血緣關係,但是終究是兩種不同的個體,生活也不會處處緊密相連。

有的父母在兒子結婚後還會和兒子住在一起,洗衣做飯也是樣樣都包攬了,當然這是取決於個人的選擇,父母願意付出,兒子媳婦也願意一大家子住一起,那自然是沒問題,這本就是父母願意幹的,不管結果如何,兒子媳婦再怎樣懶惰不體諒父母,雖說是兒子媳婦不懂感恩,但追其本源還是父母慣出來的,父母不願意讓兒子吃苦不願意讓他自己去操心自己的生活瑣事,不願意放手。

“幫兒媳帶娃做飯還要受她氣,我心裡苦”婆婆的抱怨,沒得到同情


很多婆婆一面勞心勞力樣樣事情都要為兒子媳婦操心,一面又委屈自己做了那麼多付出了那麼多最後卻不被體諒得不到回報,實際上就是因為自己抓的太緊不願意放手,說白了就是自己自找的。明明是兒子媳婦的事情不是你自己的事情,你非要全部攬在自己身上把他們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情來操心。

久而久之兒子媳婦只會覺得你為他們操心是理所應當的,自然不懂得感恩回報。所以做長輩的在該放手的時候也要適當放手,雖然是自己一手養大的子女,但他們也有長大的一天,也會有自己的生活。雛鷹之所以能堅韌不拔的在天空中飛翔,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父母放手讓他自己去嘗試,如果一直捨不得,只會成為一直在“襁褓之中的巨嬰”。

道理其實都是一樣的,願意為兒子付出自然沒錯,但你也要學會適當放手,不能等到最後他們覺得理所當然不懂得感恩的時候,那就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