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大將張遼,蜀國上將關羽,兩個不同陣營的人如何成為摯友的?

前言

東漢末年分三國,出了多少才俊,張遼字文遠,三國時期魏國曹操手下名將,戰功無數,合肥城下,孫權率十萬大軍圍攻,然而由於張遼先聲奪人,僅以八百敢死隊就敢面對數萬江東精兵良將,孫權圍攻合肥城十幾天沒法攻克,無奈下令撤軍,張遼的英勇在三國絕對是數一數二的,張遼關羽陣營不用,怎麼成為摯友的呢?

魏國大將張遼,蜀國上將關羽,兩個不同陣營的人如何成為摯友的?


張遼關羽是老鄉、

關羽和張遼都是山西人,張遼是山西的雁門,而關羽是山西河東,也就是現在的山西運城人,由於同鄉的關係,在那個動盪亂世,找到了一些共鳴,古人對故鄉的歸屬感很強,關羽也很看重這層關係,為兩個人戰亂年代的那種感情奠定了一個基礎,雖然關羽整整比張遼大9歲。

魏國大將張遼,蜀國上將關羽,兩個不同陣營的人如何成為摯友的?

同病相憐,都是其他陣營的降將

劉備無數次吃了敗仗,在戰亂中倉皇撤退,誰也不知道他會逃到那裡,因為劉備戰敗以後,失去了影訊,成了徐州之戰的失蹤人口,於是曹操兵臨下邳城,關羽兵力不足,被曹操生擒,不得已選擇了歸降曹操,並立下誓言。

曹操欣賞關羽的為人膽識,忠勇,很重用關羽,關羽歸降,兩個人才有機會成為了朋友,兩個人都是其他陣營的降將軍,張遼是來自呂布陣營,關羽則出自劉備陣營,真是因為這個原因,有點同病相憐,在曹魏的陣營裡,兩個人也走得越來越近。

魏國大將張遼,蜀國上將關羽,兩個不同陣營的人如何成為摯友的?

忠肝義膽,英勇無雙

俗話說的好,人以類聚,物以群分。兩人雖為同鄉,也在一陣營,當時關羽的名氣,溫酒斬華雄就已經在威名赫赫了,交朋友的前提,兩人都是武將,在武藝上最起碼要相匹配,兩人為故人,沒事一起喝喝酒,討論一下兵法武藝,一二而去,自然而然的成為了要好的朋友,關羽忠義兩全,自是朋友,定當肝膽相照。

關羽得知大哥劉備的消息,馬不停蹄的的奔赴大哥劉備,曹操便派張遼做說客,張遼接到任務,時不時的找關羽吃飯喝酒,然後關羽表達了桃園三結義,兄弟三人的情誼,且發誓同生共死,不可背棄,於是才有了後面的過五關斬六將,曹操放行關羽,也是是落了一段佳話。

魏國大將張遼,蜀國上將關羽,兩個不同陣營的人如何成為摯友的?


張遼和關羽都是三國時期名將,忠義兩全,俠肝義膽,兩人因為種種原因成為摯友,也背道而馳,各為其主,張遼威震逍遙津,關羽大破曹軍,雖中計被斬殺,後世也給了很高的評價。關於兩位猛將怎麼成為朋友的,你們有什麼想法呢?歡迎下方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