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後被質問為啥啃老,回答:父母退休金比我工資高,算貼補不算啃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如今社會,“啃老”已經不是一件新鮮事,特別是“初出茅廬”的95後,由於沒有積蓄,常常需要父母的幫襯。

可很多年輕人似乎並不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在“啃老”,他們覺得父母的退休工資比自己的正式工資還高,適當補貼一下自己也說得過去。

“啃老”啃得名正言順 他的做法令父母寒心

阿輝是個典型的95後,有著年輕人的恣意瀟灑。畢業後他在外面租了一個小房子,平時除了上班,週末和節假日就喜歡和朋友聚聚或出去走走。

阿輝的經濟情況很一般,他才畢業兩年,沒什麼積蓄,工資也剛夠付他的房租和生活費。父母想著阿輝生活壓力大,他們也就阿輝一個兒子,自然能幫點是點,所以時不時往阿輝卡里打錢。

95後被質問為啥啃老,回答:父母退休金比我工資高,算貼補不算啃

有了父母的補貼,阿輝的業餘生活過得還挺“滋潤”,美其名曰:父母退休金比他工資高,自己啃的合情合理,算補貼不算啃。

可自從阿輝工作後,兩年多時間裡,從來沒有回家看過老兩口,即使是過年過節,阿輝也總是約著朋友出去玩,說平時工作太忙需要放鬆一下。

老兩口想著年輕人正是奮鬥的時候,工作忙些也是好事,可阿輝休息的時候仍不回家,甚至除了要錢,電話都很少給父母打,這讓老兩口非常寒心。

但老兩口還是自我安慰,孩子還沒定性,等他年長一些,成家立業有了責任感,自然就會多回家看看了。

95後被質問為啥啃老,回答:父母退休金比我工資高,算貼補不算啃

父母貼補孩子是情理之中 可孩子要有感恩心

據瞭解,國家對退休老人的政策非常優待,老人的退休工資每年以5%的速度上漲。

反觀年輕人,就業和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大,特別是在房價高企的今天,如果沒有父母的幫襯,年輕人想要靠自己買房幾乎是不可能的。

從這個方面考慮,父母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補貼一下孩子也算得上是“情理之中”。

再加上咱們中國也是個重家族和血緣的國家,父母對兒女的付出也是比較多的。很多父母對孩子的愛是不求回報的,寧願委屈了自己也不願束縛了孩子。

95後被質問為啥啃老,回答:父母退休金比我工資高,算貼補不算啃

但身為子女,卻不能因為父母的無條件付出而把這一切都當成是理所當然。

作為成年人應擔負起該有的責任,不論是心理還是經濟上,都應逐漸走向獨立。父母為家庭、子女操勞了一輩子,晚年生活無非是希望兒女多在身邊陪伴,能有個人說說話聊聊天,要求並不高。

95後被質問為啥啃老,回答:父母退休金比我工資高,算貼補不算啃

​子女應該怎麼做,才能回報父母的無私付出呢?

1、努力工作

有些年輕人習慣了啃老,覺得有父母就夠了,自己不用太努力賺錢,所以工作越發懶散。這種想法是非常危險的,人不能一輩子都靠著父母,畢竟父母會老、會生病,以後花錢的地方不少,也需要兒女的照顧。

努力工作能讓自己在社會有一個立足之地,經濟狀況也能穩步提升,當一個人不再需要向父母要錢,甚至可以反過來補貼父母的時候,就說明這個人真正成熟和獨立了。這樣才能減輕父母的負擔,為他們養老提供底氣。

95後被質問為啥啃老,回答:父母退休金比我工資高,算貼補不算啃

2、常回家看看

這個觀點已經是“老生常談”了,對於很多父母來說,晚年生活比較單調,子女是他們唯一的精神寄託。子女在忙工作的同時,也別忘了常給父母打電話,瞭解他們的生活和身體狀況,也讓他們多瞭解你的情況;在遇到難題時,多和父母說說,他們也許幫不上什麼忙,但一家人有商有量,能讓家庭更緊密、更和諧。

除此以外,子女在過年過節時多給父母帶些禮物,多回去陪陪他們;還可以幫父母找到他們的興趣點,多帶他們參加集體活動,讓他們的老年生活更充實。這些都能讓父母感受到子女的愛和回報。

95後被質問為啥啃老,回答:父母退休金比我工資高,算貼補不算啃

啃老不能啃一輩子,年輕人還是要對自己的未來有所規劃,別因為父母的愛讓自己變成一隻“蛀蟲”,努力工作、回報父母才是一個人應該承擔的責任。

你工作後對父母有所回報嗎?歡迎留言分享。

ps: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貝貝豆育兒課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