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找中國要兩億,不給就搶土地,中國用實力說話,一分都別想要

對於充滿商業精神的歐洲國家來說,大部分戰爭其實也是一種商業活動。從

鴉片戰爭庚子事變,歐美國家無一不要賠款的。這些賠款就是戰爭的直接收益,不但軍費開支可以補回去,還能為國家掙一筆錢。這樣的戰爭當然多多益善。

如果對手失敗了,可又不肯付錢怎麼辦?列強們也有辦法,搶奪重要的城市或者首腦人物,逼對手支付贖金就行了。歐洲人是有這個傳統的,貴族騎士們如果能堅持到被俘虜的那一刻,一般都會被贖回去,生命安全不用擔心。

在中國人看來,這種行為跟綁票沒有太大的區別,可人家認為這是天經地義沒什麼不對的。所以英法等國對中國發動戰爭時,也抱這種念頭。1884年法國人打算佔領基隆,就是為了逼清政府賠款。

一國找中國要兩億,不給就搶土地,中國用實力說話,一分都別想要

法國完成對越南的侵佔後,開始打起中國的主意。1884年6月,法軍挑起觀音橋事變,然後向清政府索賠兩億五千萬法郎,約合3800萬兩白銀。法國直接威脅說,如果中國不肯給錢,就要佔領一兩個港口作為抵押品。

仗還沒打,法國人就獅子大開口,清政府怎麼肯答應?於是,法國調來一支艦隊,首先向馬尾港內的南洋水師發動進攻,一舉全殲了中國南方的海軍力量。清政府的綏靖妥協害死了將近八百名水師官兵。

法國人感到僅憑封鎖東南沿海是無法逼清政府就範的,便準備攻佔臺灣的主要港口。8月4日,一支小型法國艦隊駛入基隆港,要求清軍投降。而守衛基隆的是湘軍名將劉銘傳,半個月前剛剛到任。

一國找中國要兩億,不給就搶土地,中國用實力說話,一分都別想要

劉銘傳此時年近半百,跟著曾國藩征戰多年,本來已經功成身退,榮歸故里。朝廷突然下旨讓他督辦臺灣軍務,便快馬加鞭地趕到臺灣來。劉銘傳發現清軍的守備力量薄弱,只有聯合悍勇的地方民團,才能擋住法國人的進攻。

法軍對清軍的認識還停留在二十年前,認為清軍一觸即潰,亳無戰鬥力,因此只投入了一百多人登陸,軍艦則躲在岸炮的射程外,無法提供火力支援。

趁著法軍立足未穩,清軍和民團武裝從兩側發起夾擊,一下子把法軍趕回了海里。法軍損失數十人,卻沒有任何收穫,第一次基隆之戰以法國失敗而告終,法軍開始意識到臺灣的清軍比較難對付。

一國找中國要兩億,不給就搶土地,中國用實力說話,一分都別想要

10月初,法軍主力艦隊發動第二次進攻,陸戰隊增加到2000人。在大口徑艦炮的掩護下,法軍終於攻佔仙洞山,向港內的清軍開炮轟擊。與此同時,另一支法軍艦隊偷襲淡水,劉銘傳不得不派兵增援,造成防守兵力不足,使當面法軍奪取了基隆城。

劉銘傳早就命令基隆城堅壁清野,不留下任何物資。法軍無法利用基隆作為前進基地,加上外圍的民團不斷的騷擾,只好守在城裡,不敢向內陸進攻,於是法軍把主力轉向淡水滬尾方向。

10月8日清晨,大批法軍陸戰隊上岸,直撲守軍炮臺。炮臺建在山上,只有穿過一片熱帶叢林,才能上山。而此時濃霧還沒有散,法國士兵一頭扎進了茫茫的叢林。

沒想到這裡埋伏著無數的民團戰士,他們滿臉塗著油彩,像死神一樣悄悄摸到法國士兵跟前,一刀就能砍斷他們的喉嚨。法軍遭到突然襲擊後亂成一團,無法排成方陣作戰。清軍趁機衝殺過來,徹底打亂了法軍的陣型。

一國找中國要兩億,不給就搶土地,中國用實力說話,一分都別想要

法國陸戰隊倉皇撤退到海灘上,讓軍艦把他們全部撤走。清軍宣稱擊斃300多法國人,法軍則只承認陣亡27人,受傷49人。真實數字可能我們永遠也無法確定,但法軍若真有600人登陸的話,損失上百應該是有的。

不管怎樣,基隆之戰消滅的法國侵略軍數量,都是清朝歷次反侵略戰爭中比較多的。以往列強軍隊的傷亡經常是兩位數,甚至個位數,清軍的無能實在讓人汗顏。

一國找中國要兩億,不給就搶土地,中國用實力說話,一分都別想要

法軍不得不放棄佔領淡水的計劃,宣佈從海上封鎖臺灣。基隆港內的法軍更是毫無作為,兩次增兵都沒有打開局面。第二年3月,法軍轉而攻佔澎湖列島的馬公城,但對戰爭的勝負已經沒有了影響。

因為中法兩軍在鎮南關決出了勝負,馮子材痛殲法軍,收復諒山,取得完全的勝利。這樣一來,法國對中國的戰爭計劃破產了。雙方簽訂《中法新約》,結束了戰爭。

雖然中國又讓出一部分主權,但兩億五千萬法郎的賠款徹底泡湯,法國實際上是輸了,內閣也因此倒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