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國強晚年諸葛亮,每看一遍都落淚,他更像我們的“好父親”!

應該說,電視劇對中國文學藝術的傳播是有著巨大貢獻的。這比傳統的評書、戲劇等藝術形式要直接的多,其傳播的力度和被接受的程度都遠遠大於傳統的藝術形式。但不同的是,電視劇往往良莠不齊,能稱之為經典的少之又少。

隨著網絡的興起,特別是網絡小說的巨大創作能力,為電視劇題材帶來了革命的春天。不過可惜的是,很多網絡劇是狗血劇,剛剛看了開頭就知道結尾,編劇的能力還不如普通的吃瓜群眾。更有甚者,完全是靠著網絡小說的知名度和名氣來拉動流量,根本缺乏可觀看性。而像《琅琊榜》這樣精品的網絡劇少之又少。

筆者看過的電視劇不少,能稱之為優秀電視劇的其實不在少數,比如央視版的四大名著,比如《雍正王朝》《大明王朝1566》《走向共和》《漢武大帝》《榮歸》《神探狄仁傑一二三》等。

唐國強晚年諸葛亮,每看一遍都落淚,他更像我們的“好父親”!


這些電視劇之所以謂之好,是因為它們都走心,不僅從劇本設計編劇等方面有著專業化很高、水準很高的要求,在取景、服道化等方面也有著精緻的考究。整個電視劇給人看下來,蕩氣迴腸,引發共鳴和感慨。而不像那些小鮮肉引流量的網劇那樣蒼白無力,矯揉造作。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電視劇可分為藝術級別的電視劇和走流量消費電視劇兩大類。

對於後一類,筆者實在無話可說,但其市場拓展能力卻不能小覷。對於前一類電視劇,筆者則發表一下看法。

好的電視劇不外乎好看、耐看、不厭其煩地看,忘了再看,想起來再看,總之反反覆覆的看,每看一次都有不一樣的收穫,雖然劇情熟悉,卻總能看出些與眾不同的特殊的文化內涵。另外,好的電視劇一定是有成功的角色。

唐國強晚年諸葛亮,每看一遍都落淚,他更像我們的“好父親”!


比如86版《西遊記》中六小齡童飾演的孫悟空、馬德華飾演的豬八戒,93版《三國演義》中鮑國安飾演的曹操、唐國強飾演的諸葛亮,《雍正王朝》中焦晃飾演的康熙、唐國強飾演的雍正、王繪春飾演的八爺、杜雨露飾演的張廷玉;《漢武大帝》中陳寶國飾演的漢武帝、歸亞蕾飾演的竇太后;《神探狄仁傑》中梁冠華飾演的狄仁傑、張子健飾演的李元芳等。這些經典角色為電視劇成為經典貢獻了巨大的力量。而在這些經典的角色之中,能讓筆者每次淚奔的卻只有一個角色,這就是由唐國強飾演的晚年的諸葛亮。

為何偏偏是這個角色讓筆者心動不已?六小齡童的孫悟空不是童年最崇拜的英雄嗎?那麼好玩而又剛正不阿、急性子的孫猴子多麼可愛,的確,確實如此,但六小齡童的孫猴子卻缺乏對人物內心的深度演繹。豬八戒好玩好色好調皮的確很經典,但他無法成為崇拜的英雄人物。

唐國強晚年諸葛亮,每看一遍都落淚,他更像我們的“好父親”!


鮑國安飾演的曹操這個角色狡詐而雄才大略,但同樣因為奸雄而難成為崇拜的英雄,這個角色負面的東西多了些。

焦晃的康熙,就演技而言,恐怕這個角色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那種不怒自威、英明睿智、霸氣側漏、言談舉止老練成熟的貴胄氣息直楔人心,恐怕康熙本人在世看了也自愧弗如。不過這個角色太高大上,與我們的心距離是很遙遠的。唐國強飾演的雍正,似乎延續了諸葛亮的一些形象,但不同的是,這個角色傳遞的正能量和諸葛亮完全沒法相比。王繪春飾演的八爺如果這個角色不虛偽,如果他更大膽一些,耿直一些,也許會更讓人醉心。杜雨露飾演的張廷玉其實內斂而頗有魅力,但那種高度沒有達到頂點。

唐國強晚年諸葛亮,每看一遍都落淚,他更像我們的“好父親”!


陳寶國飾演的漢武大帝威武霸氣、雄才大略、睥睨群雄,是個十足的大政治家,但他的過於自大自信,給人一種凌駕於一切之上的距離感。竇太后則太壞,讓人恨得牙癢癢,這樣的角色無法成為心目中的英雄。

唐國強晚年諸葛亮,每看一遍都落淚,他更像我們的“好父親”!


梁冠華和張子健其實可以看做是一個角色。可以說,梁冠華的狄仁傑缺了張子健的李元芳搭配就失色很多,《神探狄仁傑4》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不過,狄仁傑和李元芳之間的那種非父子而親如父子的感情和關係的確是異常精彩之筆,因為刻畫出了真實、正義而生動的人性。

現在回到唐國強飾演的諸葛亮這個話題上來。應該說,唐國強飾演的晚年諸葛亮是一個不可複製的經典。從七擒孟獲到北伐中原,特別是六出祁山,是唐國強這個諸葛亮角色最出色最能打動人心的經典。

在這短短的幾集中,諸葛亮失去了前期神的力量,早年的諸葛亮意氣風發,指點江山,處處高人一等,謀略上更是令其他謀士騎馬也追不上。火燒博望坡、火燒赤壁、草船借箭、借東風、三氣周瑜、奪荊州,在和敵人的對峙中,諸葛亮如同大人打小孩,一舉手皆成齏粉!但到了北伐中原就不一樣了,諸葛亮從神變回了人,而且是一個實實在在、有血有肉和普通人沒啥兩樣的被責任壓得喘不過氣的老人。

唐國強晚年諸葛亮,每看一遍都落淚,他更像我們的“好父親”!


唐國強的晚年諸葛亮最打動人心的地方在於絕望!不論是上方谷還是五丈原,諸葛亮表現出一個普通人的內心掙扎。希望——破滅——重新燃起希望——再次破滅——祈禱——絕望——死亡。這個人生公式其實就是任何一個人一生的總結。少年時我們都胸懷大志,那時,我們都有著無窮無盡的夢想。及至我們走上社會,也期望和其他成功人士一樣風光無限,於是拼搏努力奮鬥,然而經歷很多挫折之後,希望破滅了。然而我們不甘心,因為年輕,於是再次燃起希望繼續奮鬥,但又失敗了,於是希望再次破滅。反反覆覆的希望——破滅,於是我們開始信佛,開始祈禱,然而在現實中都不能改變的個人能力,難道神就能改變?

唐國強的晚年諸葛亮時常對空祈禱說,懇請先帝在天之靈保佑,又懇請二將軍三將軍暗中輔佐亮北伐成功!這和我們在無法克服困難迷茫之際是一樣的心境。聰明如諸葛亮,他其實已經知道北伐成為死棋,但他不想承認,也不能承認,他只能藉助這種虛假的幻想來麻醉自己一定還行。人力都不能為,神鬼豈能為之?接下來,祈禱無任何作用,於是就陷入了絕望。

上方谷諸葛亮(唐國強)站在大雨之中,一動不動,羽扇垂下,任雨水從頭上身上羽扇上澆灌下來,他閉著眼睛。我們看不清諸葛亮此刻是流淚了還是沒有流淚,但我們理解這種心情,這種面對即將到來的勝利卻翻盤功虧一簣心情是何等沮喪,是何等想嚎啕大哭,但作為丞相,他不能,他只能忍著,而在大雨之中,他即使默默流淚也無法讓人分辨,但他絕不能讓三軍將士看出他的疲憊,他的絕望,尤其是看到他的淚!事實上,此刻的諸葛亮已經懂得天意難違,可他又如何去面對先帝,剩下的只是綿綿望不到頭的絕望!

唐國強晚年諸葛亮,每看一遍都落淚,他更像我們的“好父親”!


記得當初看到這個鏡頭,心頭大震,自己的眼淚也刷的一聲落了下來。此刻你既為諸葛亮痛心,但更有一種和他一樣的悲傷和痛感,也許這就是代入感的藝術魅力!

比起上方谷一幕,更催人心的是五丈原。五丈原上的唐國強的諸葛亮,可能感動了好多人淚崩!尤其是那首夕陽版的《臥龍吟》對劇情的感染力起了振聾發聵的作用。

年事已暮,殫思竭慮,在中軍帳中,諸葛亮常常想起一個念頭又轉身搖搖頭,丟下羽扇,滿臉憔悴。從漆黑的夜晚到黎明到來之前,他端著燭臺查看地圖,孤獨的身影煢煢孑立,那是一種說不出的淒涼、悲愴、掙扎。而當士兵再三給他熱飯,諸葛亮消瘦疲憊的臉上舒展了一絲體貼下屬的微笑,這真叫人痛徹心扉。

唐國強晚年諸葛亮,每看一遍都落淚,他更像我們的“好父親”!


說到這兒,筆者突然想起,諸葛亮在四川地區一直流傳著“諸葛大爹”的暱稱,而唐國強在這裡飾演的一幕,讓人突然有了一種如親人般親切的藝術感染力。這些藝術效果特別真實、生動,足可以感動一個人默默流淚。

尤其是諸葛亮生命的末期,即使手顫抖地握不住筆管,他仍然要為姜維撰寫兵書,這是關係到蜀漢未來的重大的差事,他拖著重病身軀一筆一筆完成,鞠躬盡瘁到極致。特別是生命的最後,諸葛亮躺在病榻上,奄奄一息,旁邊燭光斑駁,他兩腮深陷下去,鬢髮花白而蓬鬆,一陣清醒一陣糊塗,服道化讓人真實看到一個老人即將去世的場面震撼。

唐國強晚年諸葛亮,每看一遍都落淚,他更像我們的“好父親”!


這個鏡頭,可以說是93版《三國演義》最經典的鏡頭之一,比起現在電視劇中腦袋一歪就斷氣的那種潦草不同,諸葛亮的臨終化妝、服飾、道具以及到演員的體態、神情、劇情到達到了情景合一的高度和諧境界。

由於受託孤之重,大業未完,諸葛亮真是死不瞑目。在糊塗之間,他閉上的眼睛看到了三分歸一統,看到了劉禪接受了曹睿、孫權朝拜,他流淚看著劉禪,這哪兒是君臣之情,而是父子之情才有的!但當他朝拜劉禪起身之時,劉禪卻已經不知去向,大殿裡空蕩蕩的,諸葛亮四處尋找而不得,隨著他眼球的動,在一陣驚厥之後,他從迷糊中醒來,眼前還是圍著他病榻的熟悉的眾軍官的面孔。彌留之際,諸葛亮竟然沒有想到自己的妻子和兒子,這也許是一個小小的遺憾。這些鏡頭就把一個人的內心世界完全的以藝術的形式展示出來,太具有感染力了。

唐國強晚年諸葛亮,每看一遍都落淚,他更像我們的“好父親”!


筆者每次看到這一集都要落淚,因為太真實了,歷史中真實的諸葛亮應該就是這個樣子!落淚不是因為諸葛亮偉大,而是因為他太像一個普通的父親了,為了蜀國的大家,他奉獻了自己的一切!

唐國強晚年諸葛亮,每看一遍都落淚,他更像我們的“好父親”!


93版《三國演義》,諸葛亮最後是在出營寨檢閱士兵時去世。這個場景雖然很感人,尤其是無數士兵整齊高呼“丞相保重”。但在兩軍對峙之際,諸葛亮的病重乃是軍中絕密,不可能出營,更不能為士兵知道。但就藝術表現力而言,卻十分出色。諸葛亮去世,眼淚從眼角滴落,羽扇從四輪小車墜落,而他這傳奇而淒涼的人生也就此畫上句號。但如果是諸葛亮至死都攥緊那把羽扇,死不瞑目,是不是更有藝術感染力呢?

唐國強晚年諸葛亮,每看一遍都落淚,他更像我們的“好父親”!

唐國強飾演的晚年諸葛亮,他就在我們的身邊,他是一個有著大愛卻悲劇的父親,雖然的他的名字叫諸葛亮,但實際上,他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好父親!我們沒有理由不淚奔!而這樣經典的角色,這樣經典的片段,在當今的影視中已難以尋覓。

因此上說,真正的藝術是超越時間和空間的,不論歷經多少歲月的洗禮和空間的轉換,人世的更迭,它都能發出震撼人心的不朽的生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