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命運而言,休論公道”

一生之中,總有某個階段或者某個時刻,我們會覺得自己“太慘了”,甚至是最慘的那一個。

佛說:“眾生皆苦。”

可是當苦難降臨到具體的某個人甚至是自己身上時,我想幾乎每個人都曾質疑或者抱怨過命運的不公。

為什麼有些人一出生就擁有了一切,而你奮鬥一生都不曾擁有萬分之一;為什麼有些人既擁有財富智慧又擁有美貌才華,而你卻可能連基本的健康都沒有;為什麼有些人如此幸福,而你卻要經歷那麼多的苦難......

最近讀到了一句話,對此有一種釋義,那就是:

“就命運而言,休論公道。”

“就命運而言,休論公道”

這句話出自史鐵生的《我與地壇》,少時的語文課本中我們都曾讀到過這篇文章的節選,但具體內容其實我早已記不太清,只記得講的是北京一個叫“地壇”的公園,作者史鐵生是一個坐輪椅的殘疾人。

也許是因為課業“強迫式”的閱讀,也許是因為年少的懵懂無知,當年竟然完全忽視了這篇觸動人心的散文,就像忽視了史鐵生這位作家一樣。

從前未曾細讀過他的作品,也未曾認真瞭解過的他人生,對史鐵生的所有印象都停留在外界的評價上。

提到史鐵生想必很多人會說他是一個“身殘志堅”的榜樣,一個面對苦難卻樂觀堅強的作家,甚至可能除了《我與地壇》,再也說不出與之相關的其他作品。

但在細細讀過他的作品之後,我覺得“身殘志堅”這樣的形容詞太過“刻板”也太過“敷衍”了。

就像《我與地壇》這篇文章,留在少年的我印象中的,不過是描寫了一座公園而已。可經年之後再次讀來,才發現原來在那一方小小的公園裡,發生了那麼多“人生與命運”的故事,裡面又承載了那麼多作者對“生與死”的苦苦思索,以及帶給讀者關於生命的感動與啟發。

“就命運而言,休論公道”

試想一下,一個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本以為人生才剛剛開始,可是上天卻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毫無預兆地讓他忽的殘廢了雙腿。但上天卻仍然不願意放過他,在往後的人生中,各種病痛接踵而至,肌肉萎縮、腎病、尿毒症......最後突發腦溢血與世長辭......

史鐵生的大部分人生幾乎都是在病痛中艱苦掙扎的生活,作為一個普通人,我無法想象面對這樣的命運到底怎樣做到人們口中的“樂觀與堅強”,甚至讓人覺得他好像完全忽視般地忍受了長期的病痛和與之帶來的精神折磨,我對此帶著天然的“懷疑”。

而這也是我為什麼覺得“身殘志堅”抑或“樂觀堅強”這類的形容詞太過刻板和敷衍,這樣的形容詞像是給人定製了一套統一的制服,再化了一個迎合大眾審美的妝容,而其下真實人類的面貌與骨血、性格與情緒、人性與慾望都被輕易地遮蓋了,或者說是讓許多人輕易地忽視了他是一個“真實的人”而非一個意象或“榜樣”。

“就命運而言,休論公道”

我私自猜想,史鐵生他自己也未必喜歡別人這樣形容他。

因為在他的作品中,史鐵生很直白地表露了自己面對殘酷命運時的痛苦與掙扎,就如呆在地壇的時光裡,他最常思考的是“我要不要去死?”、“我為什麼活?”這類的問題.......統統與“身殘志堅”和“樂觀堅強”無關。

相反,他的文字裡總是帶著一種憂鬱和傷感,但這種憂鬱和傷感又不至於讓人感到絕望,而是奇妙地給人帶來某種思考和力量,比如正視命運的無可奈何與無法逃避。

相比用“身殘志堅”這類的詞形容史鐵生,我更喜歡的是另外一種說法,是我在史鐵生的作家朋友徐曉的文章中看到的一句話:

“他的堅強不表現在他沒有軟弱,而表現在頑強地與軟弱鬥爭。”

在朋友眼中的史鐵生沒有那麼”完美“,卻更加真實和感人。面對命運的長期折磨,史鐵生不得不尋找自己能夠活下去的理由,而我認為這也是為什麼他的文字能夠帶給很多人力量,因為我們都曾問過自己“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

對此每個人的答案都不盡相同,也許有人能很快找到答案,也許有人很久都找不到答案,但其關鍵在於你能夠堅持“一直尋找下去”,就像史鐵生一樣從來都不曾放棄,也從未敢放鬆過尋找的努力。

面對無公道可言的命運,無論是幸與不幸,這種頑強地與軟弱鬥爭的精神,也許正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的吧。


*流觴陣地公眾號:takuse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