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理學不會內家拳

有正確的知才有正確的行,否則就是煮沙成饌,縱經千劫,亦不可得。也就是說練任何東西都要很清楚的知道要達到什麼目標,採取的方法和手段是什麼?否則都是盲修瞎練,不可能有成就。如憨山大師名言:“修行容易遇師難,不遇名師總是閒,自作聰明空費力,盲修瞎練亦徒然”。

通常而言,一般的體育運動、競技項目、健身柔術等,其目標、原理、方法都比較好理解,易做到,只要下功夫,一般都能有所成就,根據身體天賦、努力程度,成就大小不同而已。

內家拳由於其效顯著,加之不受年齡限制,耄耋之人亦能制人,因此廣受追捧,習者眾多。但由於對其原理和方法知之甚少,甚或知亦不信,能達到和實現目標的確實不多,多數都練成了操或者外家模式。

內家拳之所以難成就,主要在於它的原理與現代體育和運動大相徑庭。肯定的說,它不是簡單的肢體運動,而是一種心腦運動。練功練的是腦子、是神意,而要明白這些東西要比學會形體動作難得多,搞不明白,不會有成就。

佛在《楞嚴經》有一段說的也是佛家正確修行要建立在正確的思維基礎上:“佛告阿難!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業種自然,如惡叉聚。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猶如煮沙,欲成嘉饌,縱經塵劫,終不能得。云何二種?阿難!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枉入諸趣。”佛家修行階梯為信、解、行、證,解就是要了解理解的意思,由此才能正確的行,最後才能證得。故有“開悟是修行開始”的說法。

內家拳不如其難,但確實也不容易,一旦理解錯誤,走入岔道,迴轉很難。內家拳要想有所成就,明理確實是極其重要的一步。

內家拳的理都有什麼呢?

基礎的有:

1.練意不練力,用意不用力。

2.凝神聚意,六合於一。

3.摸實打虛,梢領肘送。

具體見後續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