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御史建議八旗子弟從事紡織業 嘉慶:先降你的職

清朝以八旗制度立國。按照這個制度,八旗裡的男丁不能從事任何生產經營性勞動。他們的生計問題,由國家發放錢糧解決。

在清朝入關之初,八旗人數不多,朝廷供養這一幫人,還不成問題。但是,一兩百年後,八旗人數急劇膨脹,已經成為國家財政的沉重負擔。為了供養這群特殊的群體,每一個皇帝都傷透腦筋,想盡辦法,但都見效不大。

清朝御史建議八旗子弟從事紡織業 嘉慶:先降你的職

1816年,監察御史羅家彥奏報朝廷說,鑑於國家財政的困難,供養全體八旗子弟已經不現實了。與其這樣,不如減少八旗子弟的供養。那麼,減少供養後,這些八旗子弟怎樣謀生呢?

羅家彥便提出了一個解決八旗子弟生計問題的新辦法:"八旗老幼男婦,皆以紡織為業。"這就是說,讓這些八旗子弟從事紡織業,來維繫生計。

不得不說,羅家彥這個辦法很巧妙,一舉兩得,既減輕了國家財政負擔,又讓八旗子弟重新從事生產經營性勞動,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經濟社會發展。而且,社會上少了許多遊手好閒、坑蒙拐騙的八旗子弟,也有助於社會風氣的好轉。

清朝御史建議八旗子弟從事紡織業 嘉慶:先降你的職

而且,許多八旗子弟也一定會歡迎這個辦法。事實上,由於八旗人數急劇上升,大部分八旗子弟能夠領到的錢糧顯得越來越少,入不敷出,生活過得相當拮据。於是,已經有一部分八旗子弟,不滿足於長年累月遊手好閒、不事生產、坐吃山空的日子,悄悄地去學習手藝,改變自己的人生境遇。可是,他們反而遭到其他八旗子弟的歧視和白眼,被認為是不務正業。

那麼,嘉慶皇帝收到羅家彥的奏摺後,是什麼反應呢?

嘉慶皇帝沒有急於表態,而是將這件奏摺交個八旗旗主討論。顯而易見,八旗旗主自然會堅決反對這個辦法。嘉慶皇帝見反對意見太大,便迅速地站到了維護祖制的立場上來,發佈了一份諭旨。

清朝御史建議八旗子弟從事紡織業 嘉慶:先降你的職

在這份諭旨裡,嘉慶皇帝首先指出:"我八旗滿洲,首以清語騎射為本務,其次則誦讀經書,以為明理治事之用,若文藝則非所重,不學亦可,是以皇子在內廷讀書,從不令學作制藝,恐類於文士之所為,凡以端本務實示所趨向……我朝列聖垂訓,命後嗣無改衣冠,以清語騎射為重,聖謨深遠,我子孫所當萬世遵守。"這就是說,八旗子弟,是要以"清語騎射"為根本,不需要做其他事情。

嘉慶皇帝進而說:"若如該御史所奏,八旗男婦皆以紡織為務,則騎射將置之不講。且營謀小利,勢必至漸以貿易為生,紛紛四出,於國家贍養八旗勁旅,屯住京師本計,豈不大相刺謬乎?"在他看來,如果真的批准羅家彥的建議,八旗子弟都去從事紡織業,那麼必然會荒廢騎射,此舉不僅會導致八旗喪失民族本色,而且也與八旗兵保衛北京的本職相違背。

清朝御史建議八旗子弟從事紡織業 嘉慶:先降你的職

嘉慶皇帝說: "近日旗人耳濡目漸,已不免稍染漢人習氣,正應竭力挽回,以身率先,豈可導以外務,益遠本計矣。"意思是,八旗子弟在耳濡目染之下,已經有了漢化傾向,阻止還來不及呢,怎麼能引導他們不務正業?

最後,嘉慶皇帝嚴厲地批評了羅家彥:"羅家彥此折,若出於滿洲御史,必當重責四十板,發往伊犁。姑念該御史系屬漢人,罔識國家規制,但他識見如此,竟欲更我舊俗,豈能復勝宮官之任?著革退御史職務,仍回原衙門以編修用。"嘉慶皇帝認為,如果提出這個辦法的是滿洲御史,必將重打40大板,還要發配伊犁。現在姑且念及羅家彥是漢人,從輕發落,降職為翰林院編修。

清朝御史建議八旗子弟從事紡織業 嘉慶:先降你的職

於是,一條可能改變八旗子弟命運,更有可能影響清朝國運的改革建議,無疾而終。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仁宗實錄》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