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內部正在“變白”,它若進入休眠期,地球將變成一顆冰球

引言:每當太陽從東邊升起,新的一天又開始了。在白天裡太陽光照射在地球的一面上,幾乎所有的生物都需要太陽的照射。幸運的是地球能夠自己轉動,所以地球任何一面的生命都會受到太陽的照射。那麼太陽有多重要?如果它進入了休眠期,地球將會變成一顆冰球。

太陽內部正在“變白”,它若進入休眠期,地球將變成一顆冰球

開篇第一問,太陽對於地球來說有多重要呢?如果單純對於地球來說的話,即使沒有太陽地球仍然還存在,但是對於地球上的生命來說,沒有了太陽就相當於沒有了生存的希望,因此太陽的重要性一般都是對地球生命而言的。同時由於日常生活中我們把太陽當作是理所當然的,因此太陽的重要性也可以從反面來突顯。那麼如果太陽消失了,或者不再發光發熱,地球將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眾所周知,地球上有七成的面積都是海洋,如果太陽光不再照射到地表的話,那麼地球上的氣溫就會驟降,全球海洋將可能全部結冰,屆時地球就從一顆水球變成了一顆冰球。要想知道冰球是怎樣的嗎?上網搜搜天王星和海王星就知道了。全球海洋結冰意味著絕大多數的海洋生物將會滅亡,除了那些生存在深海地區的物種之外。

太陽內部正在“變白”,它若進入休眠期,地球將變成一顆冰球

同時太陽光的消失對於陸地上的生物來說也是致命的打擊。首先是陸地上的植物,它們素來有生態系統的“生產工”之稱,因為綠色植物能夠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出氧氣,不僅如此還能夠在體內產生葡萄糖,它們自身就是大多數食草動物的食物。如果植物無法正常進行光合作用的話,那麼將會導致植物大面積死亡,接下來就會導致大量的食草動物的滅亡。處於食物鏈最頂端的人類雖然不會在瞬間受到影響,但久而久之也會受到嚴重的波及。

據地質學家的研究發現,地球歷史上曾經發生過五次物種大滅絕事件,其中有四次大滅絕就是全球變冷導致的。人類將全球變冷的時期稱為“冰期”,它有大小之分。大冰期足以讓地球上大多數生物都滅絕,而小冰期也會給人類帶來很多麻煩。根據史書記載,距離現在最近的一次冰期就在中國歷史上的明末清初。這次冰期雖然不大,但也在全球範圍內造成了影響,而在當時中國的影響就表現為各地出現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太陽內部正在“變白”,它若進入休眠期,地球將變成一顆冰球

當小冰期來臨,導致氣候變冷農民莊稼收成不利,再加上統治者對農民的剝削,最後就演變成了大大小小的農民起義。那麼導致小冰期到來的原因是什麼呢?對此來自斯坦福大學的專家理查德認為這其中有兩個原因,一是那個時期歐洲正處於開闢新航線和開拓殖民地的過程,他們發現美洲之後大量屠殺了當地的土著居民,導致野外大量的植物瘋狂增長得不到壓制。這些植物吸收大量二氧化碳,間接導致全球氣候降低。

第二個原因和太陽活動有關。進入21世紀之後,天文學家通過觀測發現太陽內部的黑子數量明顯減少了,而且它的內部還出現了“發白”現象。為什麼會出現這些現象呢?當太陽進入休眠期之後,太陽活動就減少了,太陽黑子的數量也就減少了,它對外的輻射也就減弱了,直接導致地球的氣溫下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