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愛一直都在,但從未說出來

有一種愛一直都在,但從未說出來

一、

在我們河南有一個家喻戶曉的戲劇叫做《卷席筒》劇中的人物曹保山和妻子被押赴刑場的時候妻子對一雙年幼的兒女千叮嚀萬囑咐的唱段一時成為經典,不斷的被戲迷愛好者模仿傳唱,唱詞如下:

抱嬌兒止不住悲聲大放,霎時間兒就要離開爹孃,今日裡爹和娘含冤喪命,實可憐你姐弟二人從今往後無爹無娘,孤苦伶仃誰來撫養......兒呀兒你睜開淚眼再看看娘,孃的話你要句句牢記心房,行路奔大道,莫走溝河旁,餓了進村去討要殘茶剩飯,多多少少姐弟相讓二人一同充飢腸,大街之上有惡狗提防被咬傷,夜間破廟躺一躺小心受寒涼。我兒年幼小未經風和霜怎不叫為娘我牽肚掛腸......

這哀婉悲傷悽悽慘慘的唱詞是那樣的簡單樸素,描寫的都是生活中實實在在的細節。母親要和年幼的子女分離怎能不對他們未來的生活充滿擔憂牽掛。

有一種愛一直都在,但從未說出來

二、

如果說上述問題僅僅只是一個戲劇的話那麼我們來看看下面一則新聞:在湖北省通山縣孟壠村有一個老人名叫孟阿香。1997年丈夫去世留給她的只有一個破爛不堪的家和三個先天性智障的兒子。

2018年92歲的孟阿香離開人世,大家在料理後事的時候發現她家閣樓上的3口大缸裡一共裝了上千斤未脫殼的稻米,當所有人都意識到這是她多年來省吃儉用留給兒子的口糧時無不當場落淚。

孟阿香用瘦弱的身軀為兒子遮風擋雨,用微弱的生命之火照亮了人間母愛的偉大與高尚。

孟阿香沒有高深的文化,沒有看見過外面的世界,也說不出那麼多的道理來,但在她沉默的世界裡處處寫滿了對孩子的愛。

有一種愛一直都在,但從未說出來

三、

“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父母也許一生都不曾把“愛”這個字說出來,但他們卻用行為證明了自己的愛。

在醫院裡一個病人要動手術,在準備進手術室的時候突然哭了起來,醫生安慰他說:“別害怕,小手術沒事的,一會兒就好。”病人說:“我不是怕手術,我在想我的兒子。”一時之間大家都沉默了。

有一位母親每天晚上都要看天氣預報,她關心的不是本地的天氣情況而是孩子打工的那個城市。每當看到那個城市的天氣有變化的時候就會打電話告訴孩子要注意身體。

作家史鐵生在散文《秋天的回憶》中寫到母親昏迷前的最後一句話是:“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

天上的白雲聚了又散,窗外的桃花謝了又開,我們和父母的相遇是一場生命的輪迴。無論我們的腳步有多遠,無論身在何處總有一雙目光在注視著我們,祈禱著我們平安健康,雖然這種愛未曾說出來但它一直都在。

有一種愛一直都在,但從未說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