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王朝兩大制度,日本都沒學,一個好處多,一個壞處大(下)

中原王朝兩大制度,日本都沒學,一個好處多,一個壞處大(下)

書接上文,上篇文章介紹了那個日本沒學帶來好處的制度,那麼這次我們談一談日本沒學帶來害處的制度。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一下關注,去我主頁看上篇。

相信很多聰明的朋友看完上篇,就能猜出個一二了,日本大化改新沒學帶來害處的制度就是"科舉制度",從封建王朝的發展進程來看,大多數時期科舉制度都起到了積極推動的作用,我們今天看到的"八股取士"等禁錮思想的制度,在創立之初可並非如此。

從"行政任命"到"公務員考試"

隋朝在中國的歷史上是個短命的王朝,二世而亡,只有短短的三十八年,但是就是這樣一個曇花一現的王朝,卻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無數的先河,它不僅結束了中國長達四百餘年的分裂時期,在政治上創造性的發明了三省六部制,在經濟上創造的輝煌,更是終唐一朝都未曾超越。由隋文帝開創,隋煬帝發展完善的科舉制度,更是對日後一千三百年間的中國歷史產生深遠的影響。科舉制度並不僅僅是一項單純的選官制度,它的影響遍及政治、文化、思想多個方面,直到一千三百年後的今天,我們依舊無法逃避科舉對國人思想的影響。

隋朝的統治者,充分看到了國家權力分散於地方的種種弊病,尤其是官吏選拔權的分散,直接導致了東漢末年氏族門閥的崛起,進而使得國家四分五裂。為了適應封建大一統的國家政體,隋文帝創造性的發明了科舉制度,這種制度遠遠超過以往歷史上的任何一種制度。

中原王朝兩大制度,日本都沒學,一個好處多,一個壞處大(下)

中國真正完備的行政體系大約形成於春秋戰國時期,身處亂世的各國諸侯,想要自保、自強甚至是稱霸一方,就需要有一支高質量的管理團隊,在那個年代,各方諸侯、大夫形成了"養士"的傳統。所謂"養士"就是統治者將擁有一技之長的人招攬至自己門下,為他們提供衣食住行,給他們以施展才華的空間。

當時的選官制度大多憑藉的還是統治者的個人好惡,街市上的殺豬賣肉的人,可能會轉眼便身登廟堂,而一國宰相,也有可能會一夜之間變成一無所有的窮光蛋。顯然這種充滿不定因素的選官制度在競爭激烈、社會動盪的春秋時代,因其靈活性而具有較大優勢。但是這種制度顯然無法形成穩定的官僚體系,因而在漢朝統一、穩定的封建帝國建立起來之後,慢慢的被淘汰了。

兩漢時期,相對固定的人才選拔制度形成,這時官僚的選拔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由上而下的直接"行政任命",就是朝廷對於某位民間較為有名氣、有學識的人才直接委以官職,這稱之為"徵辟";另一種則是由下向上的舉薦,由地方官員向中央推薦自己所發現的優秀人才,然後朝廷再進行任命,這稱之為"薦舉"。

"徵辟"和"薦舉"看起來是一項較為合理的制度,對於穩定的國家管理體系的建立有著良好的作用,但是這兩種制度的弊病也同樣明顯,其中最大的危害,便是導致了官場上"近親繁殖"現象的產生,東漢以後的氏族門閥的形成,便得益於此。最後選官權力完全落入豪強地主之手,後來出身便成了官吏的選拔的最主要標準,於是出現了"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的可笑局面。由於氏族門閥勢力極度膨脹,國家不得不作出妥協,實行了九品中正制,官吏的選拔直接和出身掛鉤。

隋朝結束了中國幾百年的分裂時期,也同時終結了士族地主的統治時代,科舉制度作為一種更為公平、科學的選官制度登上歷史舞臺。

公元587年,隋文帝楊堅開科舉之先河,他下令開"文采秀美"科,提倡文人以詩詞歌賦求取功名。隋文帝雖然開創科舉制度的雛形,但是文帝一朝更多的還是以恢復前朝的"察舉制"為主。隋煬帝大業3年,楊廣下令,朝廷"開科取士",科舉考試選取進士,進而選取官吏的制度正式成型。隋朝科舉考試的主要內容是"時務策",所謂"時務策"就是讓考生就當時國家政治生活、社會生活方面的問題提出對策。這種辦法將讀書、應考和做官三者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為優秀人才的脫穎而出提供了必要條件。

在隋朝科舉制度形成以前,官吏的選拔並未形成明確的標準,通常君王或者是官僚的個人好惡便是人才選拔的標準。科舉制度相比來說,顯然是一次革命性的變革。它為人才的選拔提供了一個較為公正的標準,客觀上對於清平政治局面的開創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無數的寒門才子在科舉中脫穎而出,這充分顯示了對人才的尊重,這是一個國家走向興盛的重要標誌之一。

中原王朝兩大制度,日本都沒學,一個好處多,一個壞處大(下)

顯然,科舉制度遠遠超越了前朝歷代所謂"以德取人"、"以能取人",甚至是赤裸裸的以身份地位選才的制度,它最大程度的規避了血緣世襲和士族政治的壟斷所帶來的弊病。這種公開考試、公平競爭、擇優錄取的人才選拔制度,客觀上為每一個人都提供了一種改變命運的可能,讓普通人家的子弟有了由讀書而進入仕途的渠道,從而贏得了整個知識分子階層的支持,為封建國家的穩定作出了突出貢獻。以至於在當時傳出了"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的聲音。

在中國實行科舉制度的一千三百年間,這項制度的影響滲透到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無論是社會結構、人文理念,還是政治制度、教育思想,無不帶有他的烙印。

隋唐以後,中國政府的官吏,大多是通過科舉考試選拔出來的,這一千三百年裡,由科舉所產生的進士大約有十萬人之多,舉人、秀才數以百萬,科舉制度相對來說,為國家的發展提供了一個能力較為出眾的管理團隊。由科舉入仕途者,當然並非全是有識之士,但大凡通過科考成進士者,多數都非庸才,不至於出現"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的可笑局面。宋、明兩代以及清朝漢人的名臣能相、國家棟梁之中,進士出身的佔了絕大多數,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科舉制度的成功。

科舉對於文化知識的普及和推廣也起到了相當大的推動作。儘管大多數人讀書的目的是出於對世俗功利的追求,但是這在客觀上形成中國人重視文化教育的傳統。科舉取士的制度形成之後,中國的教育水平和尚文風氣都得到普遍的提高。明清時期,中國僅秀才便長期保持在五十萬人左右,這五十萬人中只有極少數的能夠走上仕途之路,其餘大多數都生活在民間,他們對知識的普及、文化的傳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可以說,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科舉制度相對於其他官吏選拔制度來說,是最為公平、最為合理的,它在我國漫長的封建發展史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一千三百年的持續時間,說明了它強大的生命力。但是從明代開始,科舉制度的弊病也開始顯現出來,考試內容陷入僵化,變成只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重考生的實際學識。大部分讀書人為應科考,思想漸被狹隘的四書五經、迂腐的八股文所束縛;無論是眼界、創造能力、獨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大部分人以通過科考為讀書唯一目的,讀書變成只為做官、光宗耀祖的"敲門磚"。

中原王朝兩大制度,日本都沒學,一個好處多,一個壞處大(下)

另外科舉雖然為讀書人提供了一條出路,但是到後來"學而優則仕"成了讀書人的唯一出路,所以中國的歷史上獨立的知識分子階層早已消失,科舉制度最後限制了人才的出路。到了清朝,無論在文學創作、或各式技術方面有傑出成就的名家,卻多數都失意於科場。

可以推想,百年以來,多少精英被困科場,虛耗光陰。清代科舉制日趨沒落,弊端也越來越多。清代統治者對科場舞弊的處分雖然特別嚴厲,但由於科舉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舉制終於消亡。

但對於日本來講,科舉的好處十分明顯,那就是把官吏的任免權收歸中央,而非家族繼承,這樣真正加強了皇權,減少了地方軍閥的爭端。

久而久之,皇權就從象徵性權力變成了真正的"實權",一大批"天子門生"成為高官後,必然會引起家族的不滿,但經過一兩次洗牌,也就能穩定局面。中國古代也有不少地方割據政權,但這些政權也都依靠"科舉取士"的方法,加強集權,如果日本肯學起來,那麼即使最終掌權的不是"天皇"家族,新上臺的"家族"也勢必會因此加強中央權力,頻繁的地方軍閥戰爭最終會逐漸熄滅的。

中原王朝兩大制度,日本都沒學,一個好處多,一個壞處大(下)

謝謝關注子寰兄,點我頭像查看,更多歷史故事,正在每日持續更新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