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10口,7人感染新冠肺炎,3人倖免!疾控中心解開謎團

一起生活的一家10口,7人被檢查出感染了新型冠狀肺炎病毒,3人卻倖免沒有感染。


這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麼?為什麼同住一個屋簷下,3人卻可以倖免?在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第81場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當地疾控中心就解開了這一謎團!


一家10口,7人感染,3人倖免


這一家十口人住在廣州天河區,其中一位是外籍感染者,其他9位家人分別是他的妻子、三個孩子,還有岳父、岳母、妻弟、妻弟媳,以及妻子的侄子。


他們一起住在城中村自建的7層樓房中,把1-5層出租出去,一家人生活在6-7層。


這位外籍感染者被發現後,其家人以及整棟樓的租戶都作為密切接觸者被隔離。


不過,這一家先後有7個人確認感染,但有3個人未感染,這3個人分別是外籍感染者的妻弟、妻弟媳和妻子的侄子。


據廣州市疾控中心瞭解,這三人除了吃飯外,不太和其他人走動,接觸少。


平時他們家都是老人買菜回來做飯,一家人在6樓吃飯。


而外籍感染者的妻弟、妻弟媳,每天吃完飯就回到7樓的房間,一般不太走動。


妻子的侄子吃完飯也回房間打遊戲,和其他人的接觸相對較少。


張周斌表示,新冠肺炎的傳播途徑主要有兩個:


一是,近距離呼吸道飛沫傳播,

二是,密切接觸傳播。


而廣州對這次大排查發現的病例進行梳理後發現,基本都是通過這些途徑感染的。


此外,還有在一些密閉空間內的密切接觸。這些地方相對來說空間狹窄,空氣流通性差。比如小酒館通風差、人多密集,喝酒聊天,一待就是幾小時,再如果有一些頻繁光顧的外籍人士,感染的概率也就高了。


而張周斌也強調,如果我們避免了這樣的一些環境,是不需要擔心感染的。


所以說,一定要當心近距離呼吸道飛沫傳播和密切接觸導致的傳播


疫情常態化,這些不可忽略!


1. 通風很重要!


每天至少兩次開窗通風,是降低感染風險的有效措施。


無論是在自己家、還是在單位,還是外出就餐,都不可忽略“通風”這個問題。


比如,如果需要在外就餐,可選擇表面清潔的桌椅且靠近門窗等通風較好的位置就坐。


2. 保持1米社交距離!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與他人保持至少1米(3英尺)的距離,尤其是與咳嗽、打噴嚏和發熱的人保持距離。


一家10口,7人感染新冠肺炎,3人倖免!疾控中心解開謎團


比如:

▼ 排隊過程中要佩戴口罩,減少交流,與相鄰的顧客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


▼ 在外就餐避免面對面就坐,可以選擇同向而坐,且相隔1米以上。並且儘量縮短就餐時間,減少同行人員之間的交流。


隨著復產復工,社交距離一定要有!北京地壇醫院感染性疾病診療與研究中心首席專家在1月28日的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佈會上就談到,要儘量減少近距離接觸,近距離主要是在1-2米之間或者1.5米的距離,可能會造成傳播,我們需要做好防護。


注意,家人、朋友、同事關係再好,也要注意保持社交距離!


3. 少聚集,減少不必要出行!


減少出行,避免前往人員密集的場所。畢竟你無法判斷身邊人的情況。尤其是聚會、聚餐時,相互交流頻繁,吃飯喝水張口,是病毒傳播的最佳途徑。


最近健康時報記者採寫的《1傳36:哈爾濱疫情防控是如何失守的?》(截止4月20日最新數據已更新至1傳57人)一文中,就梳理了一條聚餐導致的傳染。確診患者郭某明與其女友王某苓(無症狀感染者)在3月29日與陳某一家進行了聚餐,從而埋伏下了新一輪的聚集性病例。


一家10口,7人感染新冠肺炎,3人倖免!疾控中心解開謎團


4. 洗手這個習慣,不能忘!


戴手套不能取代洗手!手不小心汙染到了病毒,然後手再去揉眼睛,或者觸碰身體的其他部位,就可能造成病毒侵入感染。


不洗手就不要碰自己的臉,這點很關鍵。”這也是浙江141人醫療隊1月26日抵達武漢當天的第一堂培訓課。


一家10口,7人感染新冠肺炎,3人倖免!疾控中心解開謎團


5. 口罩還是要戴起來!


即使是在低風險地區,如果人比較多,要全程佩戴口罩,保持手衛生。


最近,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與在歐中資企業、華人華僑、留學生進行交流時就談到,只要在單位,就應該戴口罩。而根據接觸的海外回國病人案例,大多數人是在辦公室裡被同事感染的。


本文編輯:任璇

審稿主任:楊小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