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科幻遇到丹寨苗族文化——“科幻大王”韓鬆任職丹寨輪值鎮長

第一次隨著全球科幻作家工作坊到訪丹寨的時候,韓松只說了一句:"沒來夠,下次我還要來"。12月1日至3日,韓松如願再訪丹寨,帶隊第二期丹寨全球科幻作家工作坊,並擔任丹寨萬達小鎮第65任輪值鎮長。正如韓松在《脫貧攻堅激發科幻作家新創作靈感》 一文開篇所講,"中國的扶貧事業正在吸引新的參與者——科幻作家"。

當科幻遇到丹寨苗族文化——“科幻大王”韓松任職丹寨輪值鎮長

作為輪值鎮長,韓松此行的執政綱領是深度體驗丹寨祭尤文化節,尋訪蚩尤文化發源地,用科幻視角去發掘丹寨神秘而傳奇的文化奧秘,汲取創作靈感,與全球科幻作家們共同創作並完成以丹寨為主題的短篇科幻小說集,讓丹寨成為全球科幻迷的"朝聖地"。韓松說,"希望萬達小鎮和丹寨,成為整個地球上甚至是我們太陽系乃至宇宙中一顆閃耀的明珠。"

此行的科幻作家還包括寫過《看見鯨魚座的人》的糖匪、寫過《傀儡城》系列的趙壘、寫 過《森林貴族多萊》的蘇莞雯、寫過《黎明之前》的靚靈,以及憑藉《請發貓照片》獲得2016年軌跡獎和雨果獎最佳短篇小說的美國科幻、奇幻作家內奧米·克里茨,三次獲星雲獎提名、一次雨果獎提名美國科幻作家、歷史學家卡洛琳·艾夫斯·吉爾曼,憑藉《上升氣流》獲2015年星雲獎提名的弗蘭·懷爾德和身兼作家、數學家、演員與母親四職的澳大利亞科幻作家薩曼莎·默裡。

當科幻遇到丹寨苗族文化——“科幻大王”韓松任職丹寨輪值鎮長

在排佐村,第二期丹寨科幻工作坊作家參觀了當地畫家創作的55幅木製烙畫。這些畫作記錄了排佐村600年的歷史,生產發展和民族風情文化,全面展現了苗族祖先們從北方遷徙至排佐村並創造美好生活的歷程。排佐是苗語Biel jiul的漢字音譯,意為:山坡的盡頭。中外作家們以科幻的視角,在宇宙與時間的盡頭看排佐,讚歎連連。靚靈說:"苗文化對牛有特殊的崇拜,在苦難漫長的歷史遷徙之後,牛幫助下開展的農耕生活為種族帶來了繁衍生息的曙光。他們在秋收後以鬥牛為娛樂,但也不忘以人的力量牽繩拉住牛腿防止其死亡。在慶典時為女性戴上牛角的銀頭飾,也將牛角放在重要建築的入口或低調飾於屋頂瓦片。對牛的崇拜與感激,其實都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在南皋鄉石橋村,科幻作家們拜訪了國家級古法造紙傳承人潘玉華與他的"紙會唱歌"體驗館。丹寨縣南皋鄉石橋村以留存完好的苗族古法造紙技藝聞名於世,是中國古法造紙工序、工具保存得最完整的地方之一,被譽為"中國古法造紙之鄉"。2006 年,石橋古法造紙技藝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弗蘭·懷爾德說,古法紙非常適合製作成卡片與禮物,有其獨特的價值。蘇莞雯則表示:"提到紙我總會聯想到文字與書,但來這裡之後我發現苗族皮紙能夠傳承下來是因為它們被廣泛應用於本地的喪葬、禮儀、刺繡等民俗藝術中。不同的創作目的能夠極大拓展素材的可塑性,科幻小說也是如此。

當科幻遇到丹寨苗族文化——“科幻大王”韓松任職丹寨輪值鎮長

此外,第二期丹寨科幻工作坊作家還與當地文聯與作家協會的多位老師進行了文化交流,深入瞭解了苗族賈理、苗族語言、苗族舞蹈等當地各類文化的傳承與保護,以及當地民俗與旅遊產業發展等情況。在採訪中,韓松感嘆道,苗族文化曾經是我們中華大地上非常先進的文化,而丹寨保護完好的苗族文化,令人震撼、非常吸引人、非常了不起。而萬達來到丹寨精準扶貧後帶來的變化更是令人欣喜,祝願丹寨今後有更高質量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