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的社會生活

 民國始於1912年,是中國近代史最重要的轉折時期,也是中國社會生活各方面動盪和變化最為劇烈的時期。從茹毛飲血到現代科技,人類文明前行的歷史包括了物質和精神兩個層面。人類所從事的一切社會實踐活動,既是物質的,又是精神的。在精神引導下創造物質文明,在物質驅使下追求精神文明,這是人類生活中密不可分的兩個終極。

人生天地間,首要的問題是解決最基本的物質需求——衣食住行,人人有飯吃,人人有衣穿,方可安居樂業,才能有條件去追求更高的精神享受,於飯後茶餘進行休閒或娛樂活動。從根本上說,衣食住行,吃喝玩樂既是社會現象,又是文化現象。中國人在衣食住行上從來沒有馬虎過,在休閒娛樂方面更是講究高品位的追求。在中國歷史的發展進程中,穿衣吃飯住宿出行以及休閒娛樂的觀念一直沒有停止前行的的步伐。時代不同,風格相異,其中漢服和唐裝是中華民族最具標誌性的兩種服飾;而古人在飲食方面也是極為講究的,色香味形,缺一不可;從古代風水學的興起,我們也注意到國人對居住環境和房屋朝向乃至內部結構和外在造型的重視程度;為了出行的便利,我們的祖先亦很早考慮到對非人力資源的利用,馬車、牛車和騾車等畜力為主的運輸工具的出現,因地域不同而製造的形狀各異的船隻,均體現出中國人民的聰明才智。中華民族還是一個很會休閒享受娛樂的民族,這從古已有之的諸多節氣和各種節日中可以見出,無論是民間產生的各種慶典或祭祀,還是皇城內進行的大型娛樂,以及中國曆代文人發起的藝術行為,均傳導出我們這個民族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

中國久遠的歷史一方面形成了自己獨有的民族風格,但同時也養成了固步自封、妄自尊大的不良作風。作為世界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當它的歷史蹣跚煢行到清朝的時候,情況有了很大的不同,鴉片戰爭的一聲炮響,撞開了鎖國閉關的天朝帝國的大門,各種各樣的西式玩意兒一股腦兒地湧進東方這片古老的土地,加之一批批留洋學生的不斷迴歸,使國人的意識形態發生了愈來愈大的變化,人們日常生活從傳統走向開放,西方文明和東洋文化逐步為國人所認識和接受,最明顯的變化便是人們對衣食住行和休閒娛樂有了全新的改變。


民國時期的社會生活

1911年辛亥革(蟹)命爆發,革(蟹)命軍給農民剪掉象徵清王朝統治的辮子

“西學東漸”首先沖刷了中國上千年的陳規舊習:女子裹足和男子蓄辮。早在百日維新期間,

康有為就曾上書《請禁婦女裹足折》和《請斷髮易服改元折》,認為女子裹足,不能勞動;

辮髮長垂,不利於機器生產;寬衣博帶,長裾雅步,不便於萬國競爭的時代,請求放足、斷

發、易服以便於“與歐美同俗”。可以說,從頭到腳,維新派提出了最生活最便捷的學習西方文明的重要舉措,具有開啟民智的意義。儘管這一舉措曾經遭到過保守派的極力反對,在諸多地方鬧出了轟動效應的“剪辮”風波,但國人對現代文明追逐的腳步並沒有因此而停止。女子放足和男子剪辮的變化,無意中改變了人們鞋帽服飾的傳統等級觀念。民國初頒佈的《服制》規定官員不分級別都以西式大髦和燕尾服作大禮服,是對封建服式等級制的徹底否定。孫中山還提出“適於衛生,便於動作,宜於經濟,壯於觀瞻”作為改良服飾的指導思想,這一與現代文明接軌的服裝觀念在中國的實施,使得人人須臾不可離身的服裝,徹底擺脫封建倫理的規範,向著實用、經濟、衛生、美觀的方向發展,這是服裝史上的重要轉折。

在服裝變化中,穿洋裝是一大時尚,這不能簡單地歸於崇洋的傾向。民主制的確立激勵了人們對西方民主社會的嚮往,人們醉心於自由平等,天賦人權的思想,認為由這種思想建立的生活方式代表社會的前進方向,洋裝是文明的的象徵,受到人們的喜愛。社會實踐的結果是,洋裝在中國的流行,並未取代中國服裝,而是促進了中國服裝的改良。中山裝的出現,就是中西合璧的產物。它以西服為模本,改大翻領為立領,四個貼口袋,五個扣,去掉腰帶。女性服裝一改寬大直筒式的滿裝,依照西方的人體曲線美加以剪裁,演變成今日的旗袍。這都是沿用西式服裝的審美和價值觀念,結合中國傳統的某些形制而創作的新服式,可謂西體中用最成功之作。穿什麼,不穿什麼是個人行為,一些先進的思想家們都把個人安排生活的自由視為個體自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個人權利。個性解放的呼聲與商品經濟的發展,刺激了人們的生活慾望,在穿著打扮上追新求異,合理的,不合理的浪急潮湧。西裝革履,長袍馬褂,袒胸露背,長靠短打,新舊土洋,千奇百怪,真正開始了服裝自由穿著的時代。在劇烈的社會變遷中,服裝的變化得風氣之先,敏感地表現了文化氣候的走向.

.

民國時期的社會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