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這些高校科研取得大突破

疫情期間,大眾的神經都被檢測試劑、抗病毒疫苗等高科技項目牽動著,而在大眾目光之外,還有許多高校在科研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快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1. 港大成功研發高速顯微鏡,為腦疾病提供研究線索

香港大學9日宣佈,該校研究團隊攜手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團隊成功研發“雙光子熒光顯微鏡”,它能捕捉神經元之間的電子訊號和化學物質傳遞。

該顯微鏡採用了由港大團隊研發的超高速激光掃描技術,以一對平行的反射鏡產生一排激光脈衝,速度比目前的激光掃描技術快至少1000倍。在實驗中,研究人員利用高速顯微鏡將掃描激光投射在小鼠腦部,為小鼠大腦皮層進行每秒1000至3000次的二維掃描影像。

目前,該研究成果已在學術期刊《自然·方法》(Nature Methods)上發表。

2. 清華神經調控實驗室研發成功新型腦起搏器

4月11日,清華大學教授李路明帶領的神經調控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團隊展示了神經調控最新技術成果——“AI+腦起搏器”。

據介紹,“AI+腦起搏器”是一款帶有藍牙傳輸心電腦電信號的新型腦起搏器,具有心臟保護、摔倒報警、隱私保護、遠程程控等諸多功能。該項技術的應用將為科學家們開展腦科學研究提供重要幫助,同時也將為臨床醫生隨時獲取患者相關數據提供便利。

據瞭解,國外腦起搏器原技術壟斷者已有數十年未曾進行顯著技術更新,該實驗室團隊在成功打破技術壟斷後,不斷聽取臨床應用反饋,積極結合先進技術,先後研發了遠程程控、變頻刺激、高場強核磁兼容等技術。

3.揚州大學研發城市水網漏損監測系統

日前,由揚州大學朱儁武帶領學生團隊研發的最新“城市水網漏損監測系統”已在市場投入試用。該系統通過分區專用的水計量裝置來對城市獨立區域內的流量進行監控,及時監測出漏損情況後通過漏損監管平臺進行警報提醒,從而有效降低城市供水過程中的漏損率。

此外,該監管平臺還結合了GIS地圖等技術,為客戶構建了基於物聯網和雲計算的可視化漏損監管平臺,實現城市供水管網的漏損監控及定位,同時兼具水網數據管理與分析、管網資產評估、水力模型建模、優化供水調度、水量預測、水網分區等功能。

4.北京協和荊志成團隊發現肺動脈高壓致病新基因

最近,北京協和醫院心內科教授荊志成團隊發現罕見病特發性肺動脈高壓(IPAH)的全新疾病基因前列腺素合成酶(PTGIS),該基因的罕見變異可解釋6.1%的IPAH患者病因。研究同時發現,攜帶PTGIS罕見變異的患者對前列環素類藥物治療更為敏感,或可為臨床精準用藥提供指導。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心臟病學》。

據悉,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副研究員王曉建、孫凱,副主任醫師徐希奇為該論文共同第一作者,荊志成和哈爾濱醫科大學校長張學為共同通訊作者, 北京協和醫院黨委書記張抒揚全程參與了研究的設計和實施。

5. 武大首獲全新DNA單鏈磷硫酰化修飾系統

近日,武漢大學藥學院教授王連榮課題組在《自然·微生物學》在線發表了細菌DNA磷硫酰化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了一套全新的磷硫酰化限制-修飾系統——DNA單鏈磷硫酰化修飾Ssp系統,並解析了感應基因組修飾抗噬菌體系統的分子機制。

該研究集中了新基因簇的發倔、新型蛋白功能的鑑定以及新型感應修飾防禦系統的解析等關鍵成果,開拓了磷硫酰化修飾以及細菌防禦系統研究新的領域。

6. 現實版“鋼鐵俠”外骨骼助力機器人研製成功

近日,東部戰區總醫院、哈爾濱工業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究人員經過多年的技術攻關,研製出了一款能夠完成多項複雜動作、負重能力強、續航時間長的可穿戴外骨骼助力機器人,填補了國內機器人領域的多項空白。

團隊負責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王修來表示,該機器人不僅可用於士兵作戰設備並執行特種任務,未來還可作為醫療康復機器人幫助患者正常行動。

目前該機器人已在擬人化外骨骼結構設計與功能實現、高功率密度柔順驅動單元、人體運動意圖檢測與辨識、人—外骨骼協同運動控制等方面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

7.南大:揭示與近藤無關的量子海市蜃樓

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丁海峰課題組發現了一種不依賴近藤效應的量子海市蜃樓效應。近日,他們的研究成果以《橢圓量子圍欄中近藤無關的海市蜃樓》為題發表在《自然—通訊》上。

該效應不再侷限於費米能級附近,而是能夠在較寬的能量範圍內進行探測。結合系統的實驗探究和解析模型,該研究揭示了量子海市蜃樓的形成機制,表明量子海市蜃樓是由橢圓量子圍欄一個沒有放置原子的焦點的電子波函數,與經過圍欄和放置在另一焦點處的原子反射回來的波函數相干疊加的結果。在此基礎上,他們還進一步通過對量子海市蜃樓的精密調控實現了基本邏輯操縱,如邏輯非門、扇出門和或門等。

大學,既是培養人才的搖籃,也是科研創新的重要陣地。疫情期間,高校科研工作者們仍然堅守科研,不斷創新,這才是國家棟梁,值得關注和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