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房價的事兒!10餘年走勢分析及經驗總結,給你最真實的建議

關於房價的事兒!10餘年走勢分析及經驗總結,給你最真實的建議

數據

首先,先看兩組數據:

一、2007年到2018年全國房地產商品房市場銷售數據;

二、2007年到2018年全國商品住宅銷售量價變化情況。

十餘年來,全國房地產商品房市場規模逐步擴大,從2007年不足3萬億到2018年15萬億,增長了近4倍。

十餘年來,全國房地產市場經歷了三次國家集中宏觀調控,2008年、2014年和2016-2017年,前兩次調控對商品房成交影響非常明顯,基本遏制了成交規模。但是,2016年9月開始的宏觀調控,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對市場的規範和增長速度的控制,全國商品房成交規模在持續增大,但增長速度在逐步放緩。

關於房價的事兒!10餘年走勢分析及經驗總結,給你最真實的建議

十餘年來,全國商品住宅市場成交規模在波動中迅速增長,雖然在2008年和2014年出現下滑,但總體從2007年7億㎡到2018年14.8億㎡,增長了近1倍。

十餘年來,全國商品住宅平均價格,自2008年起,逐年上漲,從3600元/㎡到8500㎡。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到,各城市發展水平不同,政策有所區別,個別城市價格水平遠超全國平均水平,在價格走勢方面也會出現波動起伏的現象,但是,這不能改變全國商品住宅價格持續上漲的走勢。

關於房價的事兒!10餘年走勢分析及經驗總結,給你最真實的建議

關於房價降不降的命題,我們從三個方面來看:

調控層面

首先看調控層面,2016-2019年近三年的宏觀調控走勢:

2017年:調控組合拳,樓市迅速降溫;定調明年:堅持房住不炒,加快建立租購併舉住房制度及長效機制,滿足首套剛需,支持改善需求,首提縣域去庫存。由於2016年房價暴漲,2016年9月30日北京率先推出調控政策,引發了全國第一波調控潮。2017年隨一線及熱點城市調控加碼,三四線城市超預期回暖,調控政策不斷跟進蔓延;限購/限貸/限價/限售/限商/信貸收緊等組合,致整體樓市降溫顯著。

2018年:房住不炒、因城施策。但調控政策卻是由緊到松,3月兩會重申“房住不炒”,加快建立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及長效機制,各地城市調控加碼:6-8月“堅決遏制房價上漲、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治理地產市場亂象,多方面穩控樓市;年底調控政策略有鬆動跡象,菏澤打響2018年放鬆調控第一槍,廣州、珠海、杭州多地進行政策微調。

2019年上半年:全年主基調是“穩預期,控風險,房住不炒”;調控層面是緊盯市場,分類調控;貨幣層面是從嚴從穩,邊際放鬆;供需層面是落戶放寬,棚改增量。

從近幾年政策變化來看,決策層是一方面要力保樓市穩定,降低風險,控制房價上漲,另一方面是要開源引流,改變供應結構,地方上是要因城施策,促進樓市健康穩定發展。所以從調控層面,短期內其實是看不到房價下降的趨勢。

關於房價的事兒!10餘年走勢分析及經驗總結,給你最真實的建議

開發商層面

其次看房地產開發商層面,2007年到2018年,土地出讓規模受政策影響出現波動,在2013年達到近24億㎡,之後出現斷崖式下降,不過,自2016年開始,土地供應穩步上升。土地出讓金未隨供應規模的變化而大幅波動,而是在穩步上升,實際樓面價近年來也是持續穩步上升。從開發商的角度看,土地樓面價的上升,肯定是不願意見到房價下降的。

關於房價的事兒!10餘年走勢分析及經驗總結,給你最真實的建議

需求層面

最後看市場需求,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2018年我國城市化水平達到59.58%,而發達國家城市化水平大多在75%以上,我國的城市化水平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未來,依然會有數以億萬計的人口湧向城市,住房需求將極為龐大。近兩年樓市調控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房價上漲,但是也抑制了購房者購房的需求,目前消費的慾望和購房的需求仍然大量存在!有需求也就意味著樓市在一定程度上的火爆,房價會降嗎?

關於房價的事兒!10餘年走勢分析及經驗總結,給你最真實的建議

所以,無論是從政府層面、開發商層面還是需求層面,可以預見房價會出現局部時間和地域的波動變化,但是無法預見房價在短期內明顯下降的趨勢。近兩年密集的調控政策,其實目的是為了穩定房地產市場,讓房地產市場有序、健康、可持續的發展,讓房價維持在一個相對合理的範圍,但是房地產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的地位在短期內是不可撼動的。所以,無論是現在還是不遠的將來,不管是自住還是投資購房置業,請理性看待,結合自身條件合理置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