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 | 福建:黨建有力量 環境高質量(中國環境報)

黨建 | 福建:黨建有力量 環境高質量(中國環境報)


以“五有”特色黨建文化為抓手,把黨的建設融入業務、融入一線、融入人心,提振幹事創業激情。

行走八閩大地,滿目青山疊翠、碧水奔流。山水和諧相融的曼妙風景,不僅是大自然的神聖賦予,更凝聚著福建省生態環保鐵軍的堅韌與執著。


福建省生態環境廳始終把黨的建設擺在首位,創新打造“有靈魂、有血性、有規矩、有載體、有溫度”的特色黨建文化,讓廣大黨員幹部把對黨的忠誠和事業的熱愛,凝聚成共鳴、轉化為信念、匯聚成力量。


厚植風清氣正土壤,涵養綠水青山生態。在黨建工作的引領下,福建省生態環境質量常年保持全優,生態文明指數全國第一,同時也鍛造出以福建省環境監察總隊為典型的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八閩大地,一支與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相適應的新時代生態環保鐵軍已然成型。

堅持政治統領

黨建工作有靈魂

根深才能葉茂,本固才能枝榮。福建省生態環境廳在黨建工作中,始終牢牢把握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線,強黨性之基,鑄信仰之魂。


強化頂層設計,制定出臺《廳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制度》,明確學習重點、要求和計劃,推動形成理論學習的制度化、常態化,切實增強廳黨組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設。


充分發揮“頭雁作用”,福建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付朝陽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帶頭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綱要》等重要書籍,組織專題學習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各黨支部也通過三會一課、黨日活動等載體,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在學深悟透黨的創新理論中堅定精神座標,汲取奮進力量。


持續拓展黨建工作新維度,緊密結合“互聯網+”,創新拓展H5微黨課、騰訊TIM“雲端黨建工作社區”等宣傳新路徑,讓理論學習更加“觸手可及”。


通過組織觀看主題教育影片、紅色教育基地,開展主題歌詠、演講比賽等形式,強化機關文化建設,在潤物無聲中進一步凝聚黨組織正能量,營造幹事創業的濃厚氛圍。

強化擔當作為

黨建工作有血性

鍛造一支與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相適應的新時代生態環保鐵軍,需要黨員幹部內強素質、外塑形象,更需要牢固樹立有血性的鮮明品質,敢為敢當。


抓工作畏首畏尾,想創新怕擔風險,懼困難裹足不前,如今,這些困擾部分黨員幹部成長的煩惱,在福建省生態環境廳正被化解。


旗幟鮮明為敢於擔當、清正廉潔的幹部撐腰鼓勁,福建省生態環境廳接連出臺《關於進一步激勵幹部擔當作為推進高質量發展實現趕超任務的實施方案》《福建省生態環境系統幹部容錯糾錯實施意見》,鼓勵幹部甩開膀子一心幹事。


圍繞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連續開展生態環境執法“大練兵”、環境監測專業技術大比武、固廢信息化監管技能競賽等活動,比做法、曬經驗,形成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積極組織“最美生態建設者”“最美基層環保人”推薦評選活動,發揮先進典型示範引領作用,激發精神動力,凝聚奮進力量。

完善頂層設計

黨建工作有規矩

福建省生態環境廳以黨建工作為載體,引導廣大黨員幹部自覺把黨的紀律規矩刻在心上、融入血脈。用遵規守紀的實際行動,成為每個人敢於擔當的底氣。


紮緊制度的籠子,福建省生態環境廳先後建立健全了《黨組議事規則》《“三重一大”事項集體決策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保證“三重一大”事項經集體討論決定,樹立重實幹、重實績的鮮明用人導向。


從嚴落實組織建設,按照強化政治功能、提升組織力的要求,嚴格黨的組織生活制度,編制《支部換屆規範》《發展黨員規範》等工作實務手冊,進一步規範開展“三會一課”、黨員活動日、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等。制定《支部達標創星標準》,開展黨支部達標創星活動,紮實推進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切實提升服務發展的源動力。


建立健全乾部量化考核評價體系、幹部輪崗交流制度、幹部上掛下派鍛鍊制度,解決幹部人崗相適應、崗位單一、成長路徑偏窄等問題,激勵廣大黨員幹部崗位建功、爭創一流。


不斷健全警示、堵漏、巡察、懲戒多管齊下的反腐倡廉從嚴治黨機制。常態開展警示教育,進一步築牢思想防線。各級黨員幹部簽訂《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書》,層層傳導壓力、夯實責任。結合垂改以巡察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堅決做到發現一起,查處整治一起。

著力落細落小

黨建工作有載體

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有機融合,福建省生態環境廳虛功實做,實現黨建工作有形化,既讓黨員幹部受到觸及靈魂的教育,又能讓人民群眾看到實實在在的變化。


激發幹事活力,把配合中央生態環保督察作為檢驗黨建工作成效的主戰場,主動查問題、找原因、提思路,以昂揚的鬥志、鐵軍的精神,把黨建工作的成效,書寫在八閩青山綠水間。


打好疫情阻擊戰,發揮生態雲作用,把指揮中樞建在“雲端”,讓醫療廢物管在“指尖”;出臺《新冠肺炎疫情環境風險防控工作指南》《新冠肺炎疫情醫療廢物應急處置企業運行管理規程》等文件,指導幫助各地生態環境部門和相關單位進一步擰緊管理的“安全閥”;組織多支督導檢查組,連日奔波在全省各地的醫療機構、醫廢處置第一線,越是危險的重點部位,越是嚴督細查,針對性開展一對一指導。


主動開展“長空亮劍”“碧海銀灘”“守護淨土”等十二項專項行動,提升凝聚力,強化執行力,喚醒每一名黨員幹部的鬥志與血性,助力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


把攻堅現場變成練兵的“考場”,深入運用生態雲平臺實施動態管理,通過一市一會商等形式,“雲端會診”找短板,“一竿到底”強整改,把汙染防治攻堅戰打成殲滅戰。


植根於人民的沃土,發揮駐村扶貧臨時黨支部作用,進一步融合責任、目標、服務,將生態文明理念融入脫貧攻堅全過程,促進貧困地區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嚴管厚愛並重

黨建工作有溫度

福建省生態環境廳始終把服務群眾、方便群眾、造福群眾作為黨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讓黨員群眾時時觸摸黨建的脈搏、感受黨建的溫度。


在全國率先建成省級生態環境領域“親清服務平臺”,實現一個門戶、一號通行、一網通辦、多表合一;企業落實主體責任有政策指導、有親情提示、有諮詢互動、有治理方案, 讓企業監管既有剛性約束,又有親情溫度。開展親清服務廳長接待日活動,“雲端”零距離為企業復工復產紓困解難、保駕護航。


把解決群眾身邊“小事”,作為實現民生福祉的“大事”,持續開展百姓身邊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治集中攻堅行動,讓人民群眾切身感受生態環境質量的持續向好,提升幸福感和獲得感。


同時,福建省生態環境廳主要領導帶頭,主動開門納言、問計於企,現場辦公推進落實。深入一線,送服務到基層、送技術進企業、送溫暖入人心,面對面地傾聽廣大幹部職工、企業負責人所思所想所盼,對短時無法解決的問題,建立“一本賬”,依託生態雲平臺按月調度,聯合辦公,逐項銷號。廣泛開展幹部職工慰問、職工醫療互助活動,推進勞模和職工療休養工作,讓黨建工作溫暖每一位幹部群眾。


綠滿八閩,黨旗正紅。正是以“五有”特色黨建文化為抓手,充分發揮黨建的決定性導向和牽引作用,福建省生態環境系統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的激情正源源不斷轉化為生態環境保護的內生動力,八閩生態環境的“工筆畫”正愈發精謹細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