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普通健康人群,淋巴瘤患者更應該加強對新冠肺炎的防護,專家為患者答疑解惑

長沙晚報通訊員 王美琪 全媒體記者 彭放

  疫情期間,很多淋巴瘤患者承受著腫瘤和防疫的雙重心理壓力,如何讓免疫力低、易感染的淋巴瘤患者在保證治療的同時安穩渡過疫情?如何緩解焦慮心情?圍繞這些問題,長沙晚報記者邀請湖南省腫瘤醫院淋巴瘤血液內科主任、湖南省抗癌協會淋巴瘤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周輝教授,為廣大淋巴瘤患者答疑解惑。

  問:在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期間,相比於健康人群,腫瘤患者是否更應加強防控?

  周輝:相較於普通健康人群,淋巴瘤患者更應該加強對新冠肺炎的防護。淋巴瘤本身是一種發生在血液系統和免疫有關的惡性疾病,可以導致患者免疫功能下降;淋巴瘤患者在接受放化療時,免疫功能又會不同程度受損。因此,腫瘤患者抵禦病毒感染的能力較健康人群減弱,一旦被新冠病毒感染,病情進展會更快,嚴重程度更高,死亡的風險更大。因此,在特殊時刻,淋巴瘤患者更須加強防護意識,避免感染新冠病毒。

  問:疫情期間,淋巴瘤患者的診療和隨訪計劃是否需要調整?您有哪些建議?

  周輝:首先,肯定要嚴格按照科學的疫情防控方法,做好自我防護,不能夠輕視新冠病毒。勤洗手、少出門、多開窗通風、出門必須戴口罩,衣食住行都要做好防護,同時,要調整好心態。對於淋巴瘤患者來說,特別注意以下事項:

  對於侵襲性程度比較高的淋巴瘤病理類型,像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伯基特淋巴瘤、淋巴母細胞淋巴瘤、外周T細胞淋巴瘤、NK/T細胞淋巴瘤的患者,建議按時到醫院裡做治療。必要時也可以用一些增強免疫力的藥物,如胸腺法新,一方面可以提高免疫力預防病毒感染和其他病原體感染,另一方面能加速身體康復,延長生存期。只有增強了機體抵抗力,患者才可能擁有更強的免疫力,從而更強地抗擊新冠肺炎。如果不能到省級三甲醫院就診,可以到當地有資質醫院進行新冠肺炎篩查後,在當地醫院按期治療。如果患者已經達到了完全緩解,目前只是複查階段,可以適當推遲複查。

  對於一些惰性淋巴瘤,像濾泡淋巴瘤、粘膜相關的淋巴瘤、邊緣區的淋巴瘤、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小淋巴細胞淋巴瘤、淋巴漿細胞淋巴瘤等,建議患者推遲一點治療。推遲兩週到一個月,一般對患者病情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如果患者身在湖北,可以通過醫院微信或是線上諮詢,與醫生聯繫,在醫生的指導下,在家裡適當地口服一些藥物來控制疾病。

  疫情期間,許多平臺進行了線上諮詢的義診,患者也可以通過這樣的活動,諮詢相應的醫生,瞭解自己疾病進展的情況。如湖南省腫瘤醫院就有一個醫聯體的(微會診)診斷平臺,病友可以通過微信直接和醫生、護理人員進行溝通、會診。近期,湖南省抗癌協會淋巴瘤專業委員會也正在開展線上義診,來幫助患者得到及時的診斷和治療。


相較於普通健康人群,淋巴瘤患者更應該加強對新冠肺炎的防護,專家為患者答疑解惑

  問:淋巴瘤患者如果要去醫院就醫,應注意哪些?

  周輝:如果是懷疑淋巴瘤的初治患者,比如說淋巴結長得很快,那麼建議患者就近就診,儘量在當地進行腫塊病理活檢,明確是否為淋巴瘤。避免長途旅行,這個時期不建議跨省到北上廣等地大醫院尋求治療。

  如果患者確實需要到醫院進行治療,比如正在化療中、病情還未穩定的患者,來院途中需全程戴好口罩,做好隔離措施,儘量減少乘用公共交通,優先使用私家車,最好能提前在線上和醫生預約好時間,錯開集中就診。

  如果患者的治療已經結束,只是複查階段,建議推遲來院複查,等疫情好轉後再來。

  問:淋巴瘤的患者有時會全身乏力、發燒,怎麼分辨是“癌性發熱”還是新冠病毒感染導致的發燒?

  周輝:新冠肺炎一般是以發燒為主要表現,伴有輕度的乾咳、乏力、呼吸困難,還有腹瀉等症狀。而癌性發熱是指癌症患者在排除感染、抗生素治療無效的情況下,出現的直接與癌症有關的非感染性發熱。淋巴瘤的“癌性發熱”表現為以中低度的發燒為主,一般不會伴有乾咳、呼吸困難、腹瀉、全身痠痛等病毒性感染的症狀,且病程較長、時間發展較慢,可伴有體重下降、盜汗、皮膚瘙癢。二者之間的鑑別主要看肺部CT是否出現新冠肺炎典型影像學表現和核酸檢測是否為新冠病毒陽性。通常還有新冠肺炎病人或疑似病人的接觸史,這對早期鑑別診斷也很重要。

  任何患者如出現發熱、乏力、乾咳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可疑症狀,尤其有與湖北歸來人員直接或間接接觸史,應及時與醫務人員聯繫進行病情判斷,一旦症狀加重應在做好防護措施情況下,即刻就近去指定發熱門診就醫。

  問:疫情期間,淋巴瘤患者,特別是需要就醫的患者怎麼樣緩解焦慮、恐慌等情緒?

  周輝:目前,各大醫院都加強了疫情防控工作,如湖南省腫瘤醫院從從2月5日開始就設立三層篩查、半封閉式管理,來防止交叉感染,保證來院患者和陪同家屬、醫護安全,患者無需因來院而恐慌。

  希望病友們在疫情期間,做好少出門、少聚集、戴口罩、勤洗手、多喝水等個人防護,保證充足的休息、適當的鍛鍊和均衡的飲食,可以在家裡練練瑜伽、跑步機上跑跑步。同時,保持良好心態,不信謠不傳謠,對戰勝疫情、戰勝淋巴瘤充滿信心。如果確實有嚴重的心理焦慮和恐慌情緒,可以通過網絡就醫平臺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目前,淋巴瘤是一個可治癒的疾病,新冠肺炎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患者不需過於擔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