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魯迅並沒有拒絕諾貝爾獎

也許很多人在與友人聊天的過程中,會以很驕傲的語氣提到魯迅拒絕諾貝爾獎,不過很遺憾的告訴大家,這並不是真的。

這些事還得從劉半農說起

科普:魯迅並沒有拒絕諾貝爾獎

當時諾貝爾獎金的評委之一的瑞典人斯文.赫定北大任教。

劉半農想為中國作家爭取一個名額,認為魯迅是理想的候選人。

可魯迅在給友人臺靜農的回信中自稱

“諾貝爾賞金,……我也不配”

1924年,斯文.赫定寫信給德國漢學家衛禮賢,瑞典漢學家高本漢,詢問他們“中國文學目前的狀況如何?那裡還有沒有可考慮的、在世的、真正的大作家?”

科普:魯迅並沒有拒絕諾貝爾獎

衛禮賢重點推薦了梁啟超,並將胡適和徐志摩作為第2和第3候補。

科普:魯迅並沒有拒絕諾貝爾獎

與衛禮賢不同,高本漢認為,目前的中國,“根本無法找到任何一位諾貝爾文學獎人選”。

科普:魯迅並沒有拒絕諾貝爾獎

1925年~1926年,赫定與衛禮賢繼續進行書信往來。他們討論的對象,包括了梁啟超和徐志摩。

在1927年9月,斯文.赫定真正屬意的諾獎候選人是胡適。

胡適卻認為自己學識不夠,並未積極翻譯自己的著作,

“我因為希冀獎金而翻譯我的著作,我可沒有那厚臉皮。我是不配稱文學家的。”——胡適

所以,直到1939年,赫定才正式提名胡適為諾獎候選人;失利後又於次年提名了林語堂。

科普:魯迅並沒有拒絕諾貝爾獎

在這場諾貝爾候選中,魯迅的立場是冷靜而理性的;不冷靜、不理性的,是文化界不負責任的神話演繹。

科普:魯迅並沒有拒絕諾貝爾獎

我這人偶爾認認真,常常劃劃水。

如果想關注我,請慎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