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這位81歲老人捐56422張照片,去王力宏的演唱會不為看王力宏

“曉”視角,用光影記錄杭州發展精彩瞬間

杭州這位81歲老人捐56422張照片,去王力宏的演唱會不為看王力宏

譚啟曉

杭州這位81歲老人捐56422張照片,去王力宏的演唱會不為看王力宏

老城站火車站拆除前

杭州這位81歲老人捐56422張照片,去王力宏的演唱會不為看王力宏

大部分人沒見過的老杭州東站火車站

杭州這位81歲老人捐56422張照片,去王力宏的演唱會不為看王力宏

五萬多張照片每張都有拍攝內容記錄,包括當時的天氣

杭州這位81歲老人捐56422張照片,去王力宏的演唱會不為看王力宏

譚啟曉攝影作品展

國慶前,杭州市檔案館推出了一個“‘曉’視角,帶您回看杭州——譚啟曉攝影作品展”。展出的照片勾起了觀者對杭州這座城市暖暖的回憶:老城站拆除前是怎麼樣的?奧體的大蓮花是如何從無到有美麗盛開的?西湖變成溜冰場是哪一年?老底子杭州人是怎麼辦喜事的?上至城市歷史大事件,下至百姓居家日常,這個展把杭州的方方面面濃縮進了相片之中。展覽中所呈現的400多張照片,每一張都生動精彩,清晰地記錄著杭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創新活力之城向著獨特韻味別樣精彩的世界名城發展邁進的鮮活腳印。很多人也許會好奇,譚啟曉何其人也?他是怎麼拍下這麼多關於杭州的照片的?帶著這些疑問,我拜訪了今年81歲的譚啟曉老人。

杭州這位81歲老人捐56422張照片,去王力宏的演唱會不為看王力宏

400多張只是冰山一角,81歲老人與56422張膠捲相片的故事

到達譚啟曉老人的家,儼然走進了一個博物館,第一印象就是資料多,書多。這些被整齊存放的資料是譚啟曉老人畢生的心血。剛落座,譚老師就送給我一張他的“名片”,這個名片很特別,是他自己手繪的1:50000比例杭州市濱江區平面圖,上面標註了譚啟曉的家——中興花園百合苑,每一張“名片”都是“定製”的,上面寫著我的名字以及拜訪當天的日期。

杭州這位81歲老人捐56422張照片,去王力宏的演唱會不為看王力宏

譚老送給我的專屬“名片”

譚啟曉老師認真的嚴謹與他的工作有著密切的聯繫,退休前,他是杭州鐵路設計院的工程師,畫過上千張圖。在電腦不普及的年代裡,圖都是自己一筆一畫繪製的。說明來意之後,我們的話題自然從照片開始。

1957年,從上海鐵路學校畢業的譚啟曉被分配到了北京鐵道部設計院,一個偶然的機會,領導安排他用相機記錄蘇聯專家來設計院講課期間的內容,當時單位提供的相機名為“康泰克斯”,鏡頭是德國的蔡司鏡頭,譚啟曉像寶貝一樣拿在手裡,按下了人生當中的第一次快門。沒想到與攝影的這一結緣,一轉眼就延續了幾十年。1982年,在北京工作一段時間後,譚啟曉回到故土杭州。他也擁有了屬於自己的第一部海鷗4B照相機,帶著這部相機,他留下了幾十年杭城變遷的珍貴照片。去年,譚啟曉把他珍貴的56422張底片、相片以及四十多本資料記錄本捐給了杭州市檔案館,本文開頭所提的那個展覽中的400多張照片,正是這5萬多張中的冰山一角。

杭州這位81歲老人捐56422張照片,去王力宏的演唱會不為看王力宏

當年的“杭馬”

譚啟曉告訴我們,之前有人曾對他表示質疑,膠捲照片怎麼可能數的這麼清楚,精確到個位數,是不是隨便說的一個數?譚啟曉說:“我之所以對這個數字這麼有底氣,是因為我給每一張膠捲照片都做了‘身份檔案’的。”說著他翻開了資料本給我看,“你看,每張照片我都寫了編號、拍攝的時間、地點、光圈大小、快門速度……”這些“檔案”編排整齊的程度令人驚歎不已,看得出譚啟曉的執著與認真。

杭州這位81歲老人捐56422張照片,去王力宏的演唱會不為看王力宏

“以前拍照片不像現在手機刷刷刷拍一大堆然後可以挑選,膠捲很貴,很多場合就是拍一張定乾坤的,不能再反悔了,這也是膠捲的珍貴所在。所以那時候拍照我都是非常認真的,有些時候,我是先畫了速寫,再拿著相機按著我的圖去拍攝,還得專門等著合適的天氣。有一次我心裡像拍一張火車穿過錢塘江大橋的照片,我在錢塘江大橋等了一個多小時,因為始終沒見到我心目中覺得‘美’的火車,要麼是顏色不好看,要麼是車尾對著我,最後終於等來了一趟,我一拍,和我畫的畫面八九不離十,我才滿意收工。”譚啟曉至今對過去的拍攝故事歷歷在目。

杭州這位81歲老人捐56422張照片,去王力宏的演唱會不為看王力宏


用相片書寫杭城鐵路變遷史,見證“過路小站”到亞洲最大交通樞紐之一的杭州東站

因為工作就是經常與鐵路打交道,譚啟曉有著深深的“鐵路情懷”。從流水般的綠皮火車到風馳電掣的“復興號”,從“徹夜排隊”到“動動手指”,從名不見經傳的“過路小站”到亞洲最大交通樞紐之一的杭州東站,說起杭州鐵路的故事,譚啟曉如數家珍。

杭州這位81歲老人捐56422張照片,去王力宏的演唱會不為看王力宏

杭州鐵路記憶

言談間,他拿出了一部他整理的杭州火車“百年曆史”,那是一本資料集,其中除了譚啟曉拍攝的鐵路照片之外,還彙集了他收藏到關於杭州鐵路相關的影像、文字資料。鐵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凝結的是國家的記憶。他極為珍惜這些資料,因為這記錄著杭州鐵路實實在在的歷史。這些資料中,不僅有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拍攝的杭州站外觀,還有1938年到1939年間,在日本鐵蹄下淪陷的杭州站被炸燬的外觀。他指著一張泛黃的老照片說,這張照片還原了杭州東站最初“過路站”的模樣。“東站真正運營是在1992年4月1號,它也就一個二層樓的建築,也就幾百平方米。每天只有四對列車,也就是說平均三個小時才有一趟車,旅客是很少很少,當時是冷冷清清的。”另外,這裡面還有1993年7月7日,譚啟曉得知杭州站要拆掉重建時特意趕到老城站前拍下了珍貴的瞬間、1999年杭州鐵路新客站的外觀……一張張照片不僅見證著杭州鐵路不斷髮展壯大的進程,還反映著杭州這座城市的變遷和發展。

杭州這位81歲老人捐56422張照片,去王力宏的演唱會不為看王力宏

杭州這位81歲老人捐56422張照片,去王力宏的演唱會不為看王力宏

現在的杭州東站

去王力宏的演唱會不為看王力宏,只為見證“大蓮花”的首次盛開

一位81歲的老人也跑去演唱會現場?你也許很難想象,但是譚啟曉告訴我們,8月11日,王力宏的演唱會在杭州奧體博覽中心舉行。他和老伴提前吃完晚飯就早早地到“大蓮花”了,不為看王力宏,只是為了記錄“大蓮花”首次盛開的那一瞬間。

杭州這位81歲老人捐56422張照片,去王力宏的演唱會不為看王力宏

譚老在王力宏演唱會當晚拍的照片

杭州這位81歲老人捐56422張照片,去王力宏的演唱會不為看王力宏

“白蓮花開放了”專輯

杭州這位81歲老人捐56422張照片,去王力宏的演唱會不為看王力宏

專輯內關於奧體在建時的記錄

杭州這位81歲老人捐56422張照片,去王力宏的演唱會不為看王力宏

說起譚啟曉和“大蓮花”的故事,那還要從2006年12月16日開始說起。““那天我在電臺裡聽到一個新聞,說奧體博覽中心要建在濱江和蕭山,以七甲閘河為界,奧體中心設在七甲閘村,博覽中心設在七甲閘河以北的蕭山區界,我當時就在想,是不是可以把奧體中心從無到有的過程用自己的方式記錄下來。於是我就帶著相機、騎著自行車趕了過去。”那時候七甲閘村還沒有拆遷,是成片的農田和農居,他用相機記錄了下來。從那天起,他就開始了對此項工程的連續追蹤攝影。在此後的十餘年時間裡,他用數千張照片記錄下了奧體中心這朵“蓮花”逐漸綻放的全過程。

2009年的元旦,七甲閘村拆遷工作開始。

杭州這位81歲老人捐56422張照片,去王力宏的演唱會不為看王力宏

原來拆遷前的地圖

杭州這位81歲老人捐56422張照片,去王力宏的演唱會不為看王力宏

拆遷前的七甲閘村

杭州這位81歲老人捐56422張照片,去王力宏的演唱會不為看王力宏

拆遷前的人家

2010年1月18日,八萬人主體育場工程試打樁。

2011年4月30日,體育場的一圈基礎已經打好。

2012年8月31日,二層看臺已完工。

2013年3月8日,準備主體育場蓮花瓣的鋼結構吊裝。

2014年4月3日,蓮花瓣骨架已全部完成。

2015年5月21日,落日的餘暉將“蓮花”照得金碧輝煌,別有一番韻味

……

杭州這位81歲老人捐56422張照片,去王力宏的演唱會不為看王力宏

杭州這位81歲老人捐56422張照片,去王力宏的演唱會不為看王力宏

杭州這位81歲老人捐56422張照片,去王力宏的演唱會不為看王力宏


對於譚啟曉而言,大蓮花更像是他從小看著長大的一個孩子,所以建成後的第一次亮相,他風雨無阻也要前往記錄。在王力宏演唱會的當晚,紫色的光映襯地“蓮花”動感飄逸,懷著興奮和愉悅,他和老伴在場館外拍了很多照片。譚啟曉說,奧體中心的建設是整個杭州的大工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也是我們杭州的一個標誌性建築。說到這番話時,譚老的臉上寫滿了自豪感。

在譚啟曉的鏡頭下,還記錄了有很多具有紀念意義的杭州照片,比如錢塘江上的十座橋、杭州地鐵的發展、雷峰塔的重建、“龍”的兩隻眼睛(西湖和湘湖)、孩兒巷98號古宅保護等等。這位樸實無私的老人不僅老有所樂、更老有所為,他說:“我的一生是社會給我的,檔案館需要,我就把這個資料給他們,我的所有東西與其留給我的兒孫,不如無償還給社會,更能發揮這些照片的價值。”

杭州這位81歲老人捐56422張照片,去王力宏的演唱會不為看王力宏

杭州這位81歲老人捐56422張照片,去王力宏的演唱會不為看王力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