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杰特擬IPO:“患難夫妻”否極泰來,權秋紅能否迎來第二春?

日前,倍杰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倍杰特)在證監會官網披露了招股說明書,公司擬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發行股份總量不超過4100萬股,欲募集資金2.4億元,用於環保新材料項目(一期)建設,地址在內蒙古烏海市,保薦機構為華英證券。

資料顯示,公司在煤化工分鹽結晶、工業高鹽水處理回用及零排放、中水回用處理、工業與市政汙水處理運營服務等領域提供技術研發、諮詢設計、系統集成、項目管理、核心設備製造、投資運營等一體化解決方案,依靠強大的技術研發能力和深厚的項目管理經驗在工業汙水處理領域奠定了技術優勢和行業地位。

營業收入增長停滯不前,成長空間受限

招股書顯示,2016-2018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3.12億元、3.94億元和4.01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13.37%,實現淨利潤分別為0.82億元、0.80億元和1.03億元。

從財務數據上看,2017年營業收入比2016年有不少增幅,但淨利潤卻下滑,出現增收不增利,2018年營收較2017年也僅增加700萬元,公司業績明顯停滯不前,上市後如不能改善,也遲早會被投資者拋棄,那這樣的帶病企業能否上市呢,答案是有待觀察,畢竟還要經過委員們的審核。

數據顯示,截止2016年末、2017年末和2018年末,公司應收賬款淨額分別為7,530.97萬元、17,831.62萬元和26,244.48萬元,佔當年度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4.14%、45.24%和65.37%,其中項目質保金佔當年度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0.15%、10.08%和17.67%。

公司給出的解釋是,隨著公司業務規模的擴大、應收賬款也相應增加,導致公司應收賬款餘額及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持續增長,且應收賬款餘額的增長幅度顯著大於營業收入的增長幅度。

不過,我們前面可以看到,近幾年公司的營業收入並沒有明顯增長,幾乎是停滯不前,所以,也就不存在公司所說的公司業務規模擴大的情況,無非就是說的漂亮一點,嚴格來講,有信披違規的嫌疑,公司還沒有上市,就把自己這樣包裝,上市後就更難說了。

“患難夫妻”否極泰來,權秋紅能否迎來第二春?

據經濟觀察報報道,2004年4月,一件猝不及防的事情發生,讓權秋紅遭遇人生最大的打擊,事業陷入低谷。鄭州大河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也就是倍杰特的前身總經理突然提出“分家”,更令她沒有想到的是,合夥人釜底抽薪,不僅帶走了公司的數名骨幹,自立門戶,還在《大河報》上刊登聲明稱,“鄭州大河”辛苦4年開發的膜清洗、阻垢藥劑等招牌產品及商標都被搶注,公司剩下的只有債務和沒有生氣的廠區,經歷如此打擊,權秋紅一度有過輕生的念頭。

2004年10月,北京倍杰特國際環境技術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權秋紅以貨幣出資700萬元,張建飛以貨幣出資300萬元,持股比例分別為70%和30%。

不過,根據資料顯示,2001年2月至2006年3月,張建飛美國陶氏化學公司中國及香港區液體分離部任首席代表,直到2006年4月才到倍杰特任職,也就是說前兩年,張建飛還是幹著自己的事業,另一邊卻已和權秋紅偷偷地另起灶爐,而且其供職公司業務與倍杰特是競爭關係,這樣做也是違背商業道德。

根據招股說明書顯示,經過一系列的股權轉讓,截止目前,權秋紅直接持有公司48.20%的股份,為公司控股股東。張建飛持有公司16.59%的股權,盧慧詩持有公司12.68%的股權,其中權秋紅與張建飛為夫妻關係,與盧慧詩為母女關係,張建飛與盧慧詩為繼父女關係,以上三人合計持有公司 77.47%的股權,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從招股書的描述來看,權秋紅之前應該是有過一段婚姻,並且與前夫還育有一女兒盧慧詩,也是公司現在的董事會秘書。而權秋紅與前夫具體何時離的婚,招股書並未透露,不過,從公司創立的時間及股權分配來看,2004年權秋紅與張建飛的關係應該就比較密切了,而那時候正是權秋紅最落魄的時候,與鄭州大河剛剛分家。

但根據經濟觀察報當年的報道,張建飛是權秋紅挖過來的,並擔任倍杰特集團公司總經理。

截止目前,權秋紅是公司的董事長,張建飛是公司的總經理,盧慧詩是公司的董事會秘書,且都是公司董事,三人還合計持有公司 77.47%的股權。

由此來看,其三人完全控制著公司,也是典型的家族企業,從長遠來看,這樣是否利於公司的發展,也是值得商榷的。

結語

倍杰特的資本路剛剛啟動,但目前來看,公司還是存有不少問題,權秋紅能否迎來資本市場的又一春,還有待考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