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記憶 | 江蘇淮安古末口:不能忘卻的城市之源

古末口,位於今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皇冠國際小區西側。《左傳》記載:“哀九年(公元前486年),吳城邗溝,通江淮。”春秋時代的周敬王34年(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出於運兵爭霸中原的需要,於長江與淮河之間開鑿邗溝,其北端名為末口。末口自建成至明永樂13年,1900多年間,一直是交通要塞,兵家必爭之地,也是江淮甚至運河經濟中心。邗溝是淮安城市文明的“源頭”,其終點末口,可以說是淮安城市的起源。

城市記憶  | 江蘇淮安古末口:不能忘卻的城市之源

古末口碑亭

末口地處古淮河(古黃河)與古運河交叉口,南船北馬,南征北戰。古淮河是一道天然屏障,擋住北方強敵入侵。古運河一望無際的縱深與周邊河網密集,湖蕩太多,便於防禦,便於隱藏。末口對於古代兵家來說,既可攻又可守,非常難得的戰略要衝。

三國時,魏將陳登鎮守末口,抵抗孫吳;鄧艾也曾在這裡屯兵,作伐吳的準備。東晉初年,大都督桓溫在這裡收集散兵遊勇,積蓄力量以圖北進。五代時,周世宗柴榮征伐南唐,曾駐兵末口,攻楚州城四十天才攻下。

在大宋政權南退的楚州保衛戰中,將領趙立被金軍炮石擊中頭顱身亡。戰將李彥先部隊先後三次在末口強行登陸救援趙立,都被金軍擊退。完顏昌帶著六千精兵在末口,與李彥先不足三千的將士打了一場你死我活的水上拼殺仗。在淮水中,李彥先部隊不甘示弱,敢打敢拼,用船對船相撞的方式與金軍同歸於盡。終因寡不敵眾,李彥先部隊全軍覆沒。李彥先全家表示不當亡國奴,不做投降派,抱著一團,全部跳入末口附近淮水,壯烈殉國。

南宋初年,名將韓世忠和夫人梁紅玉在鎮江黃天蕩,大勝金兀朮。金兀朮乘黑夜突圍逃跑。韓梁緊緊追擊,直把金兵趕到淮河以北。此後他們駐守末口,以淮河為界,與金人對峙。韓世忠帶兵不過三萬,駐守末口十多年,金人不敢南犯。梁紅玉是末口人,在駐守末口時不幸中箭身亡。後來淮安人在西門建旌武詞,祭祀韓世忠;在末口建梁紅玉祠。

城市記憶  | 江蘇淮安古末口:不能忘卻的城市之源

古末口

末口是連接運河與淮河的交通要道口,南來北往的船隻均要通過末口。南方富庶的糧草等物資北上,特別是供應皇家生存的必需品,均要走末口這個特定的要道口。可以說,末口是維繫中國大動脈運河的咽喉。可見,歷史上末口是多麼的繁華!

唐代淮安是一個重要的港口城市,末口就是天然良港。當時末口有個新羅坊,是新羅(今韓國)僑民的聚居區,他們在這裡從事造船業和航海業。他們的造船水平和航海技術名揚四海,外國人由華回國常特地來此訂船,泉州、廣州有時也有人來這裡訂船或租船。唐開成四年(839年),日本高僧園仁法師入唐求法,三次經過淮安,均在新羅坊停留,由新羅人出面為他辦理有關事務的交涉。

城市記憶  | 江蘇淮安古末口:不能忘卻的城市之源

古末口碑記

淮安的歷任地方官員都在末口周邊興修水利,減少災害,確保往來船隻行駛安全。元末明初,運河漕運步入繁華期,解決好末口貨運問題迫在眉睫。明洪武三年(1368年),淮安知府姚斌在淮城新城東門外建仁字壩,封堵末口,出入運河船隻在壩前卸下貨物,用轆轤絞拉過壩出入黃河。永樂二年(1404年),總理漕運陳瑄,在仁字壩以西又建造了義字壩。隨後,又在末口的上游,興建了禮字壩、智字壩、信字壩。至此,末口建成了仁、義、智、禮、信“五壩”。

“五壩”實際上就是貨物轉運碼頭。當時官方明確規定:官民商船北上,分別從不同的壩口盤壩過淮,用車輛運至清口後水運北上。漕船由仁、義二壩入淮;商船、民船由禮、智、信三壩入淮。由於“五壩”南來北往的官商雲集,船舶排隊,貨運交易熱火朝天,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港口城市,是當時淮安地區最繁華的地方,也是千里運河最繁華處。永樂13年(1415年),陳瑄開鑿清江浦河道,西移邗溝。從此南北行駛的船隻,不再經“五壩”過淮。由於貨運不經“五壩”與黃河改道,使“五壩”逐漸毀壞、消失,以至於它們的名字,人們也久已忘卻。惟有禮字壩一直保留至今。末口也就失去了1900年的輝煌。

末口雖消失在人們的視線裡六百年,但其燦爛輝煌的文化,對歷史文化名城淮安的貢獻永載史冊。

作 者:陳伯新

編 輯:寒冰

城市記憶  | 江蘇淮安古末口:不能忘卻的城市之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