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巡察災情,助工兵打通道路

凌晨時分,大席河洪水預警聲嗚嗚響起,位於下游的河源市連平縣內莞鎮顯村值班員急忙搖動報警器,發出預警。村治保主任、鑼長圍著自然村跑了四圈,一邊敲銅鑼一邊大喊向鄉親們預警洪水來了,趕快向國道轉移……

4月29日,由省三防辦、省應急管理廳、河源市三防指揮部聯合主辦,連平縣三防指揮部,上坪鎮、內莞鎮政府承辦的基層防汛工作桌面推演及實戰演練圓滿完成,上述情景是演練中的一幕。

無人機巡察災情,助工兵打通道路

省應急管理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演練高度還原了河源市2019年“6·10”洪災的場景,是近年來我省參演層次、演練地點、演練場景和環節最多,協同處置情形最複雜,投入科技手段最先進的一次防汛應急處置和救援綜合性演練。

“哪裡有洪水,我都在這住大半輩子了,沒事,洪水不會來的,我不走。”顯村村民賴大叔聽了前來攙扶的民兵來意,拒絕轉移。見勸說無效,2名民兵互相使了眼色,一左一右架著賴大叔安全轉移。與此同時,大部分群眾在村幹部有序組織下向著應急避護場所前進。

高科技在此次演練中也大派用場。設置的模擬情節中,龍川縣因持續強降雨,發生多處山體滑坡,導致道路交通中斷。

省應急管理廳派出無人機對災區進行空中勘察,將現場勘察繪製圖回傳至省應急管理廳指揮中心,通過三維建模科學測算滑坡量和工程量,為工兵打通道路提供資料,有力指導開展後續救援工作。

除此之外,安置學校師生、調派直升機運送物資和轉移傷員、使用無人機運送物資、派遣應急通信保障車恢復現場通信等,在本次演練中均達到了預期效果。

無人機巡察災情,助工兵打通道路

省委黨校應急管理教研室主任宋儒亮表示,本次演練充分考慮了監測預警、會商研判、決策指揮、避險處置的應急救援四大方面,公眾參與度高,大大增強了應急演練效果。

無人機巡察災情,助工兵打通道路

“並非只有當天的演練才會提升各單位的應急管理能力,事實上,前期的蹲點準備過程,也能提升應急管理水平。”省應急管理廳相關負責人強調,目前我省鄉鎮機構改革正在推進,可藉此契機進一步加強基層應急管理能力建設、健全部門協作機制,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記者】黃鴻基 謝慶裕

【通訊員】粵應宣

【作者】 黃鴻基;謝慶裕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