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多聞闕疑,慎言其餘(處世哲理)

孔子:多聞闕疑,慎言其餘(處世哲理)

【原文】

子張學幹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子張”姓顓孫名師,字子張,春秋陳國人,孔子的弟子。“幹祿”指求得祿位。“闕”即空置。“尤”是過失。“殆”為危殆不安。)

【今解】

子張向孔子請教求得官職的方法。孔子說:“多聽別人說道理,把可疑的擱置一旁,其餘的也要謹慎去說,可以減少過失;多看別人作為,把覺得不妥的擱置一旁,其餘的謹慎去實行,可以減少悔恨。說話少過失,行事少後悔,祿位就在其中了。”

孔子:多聞闕疑,慎言其餘(處世哲理)

【智慧啟發】

我們說話的時候,通常只能說出重點,無法說得十分周全。所以聽的時候難免產生疑惑。最好暫時擱置起來,等待聽完之後,自己舉一反三,看看還有什麼可疑的地方?

有機會問清楚,當然最好。若是做不到,就應該謹慎地去說,以減少過失。看見別人做事,有些地方看得懂,有些地方不明白。這時候要多看幾次或者問清楚其中的道理。不能夠全盤接受,或完全加以否定。

要做到說話少犯錯,做事少悔恨,必須從現在這一刻開始,養成謹言慎行的好習慣。而且每天要自我反省,不斷改善。有機會還要多聽、多看、多學習。多聞多見,便是多多考證古今中外的寶貴經驗。闕疑闕殆,表示儘量淘汰這些經驗中不足以信賴或者可能產生不良後果的成分。

孔子這種慎上加慎的態度,既可以減少自己的後悔,也能夠減少他人的責難,值得大家習。

孔子:多聞闕疑,慎言其餘(處世哲理)

【智慧之光】

之一:求職是人人必經的過程,各有各的遭遇,不能夠同日而語。所以不必急於傳授自己的經驗,因為別人不一定用得上。孔子這種要求,則是共通的,人人可用。

之二:要不要追求祿位?要怎樣求取?那是個人的價值觀,我們都應該加以尊重。但是孔子的主張,是「謀道不謀食」,先守住道義,不可以寡廉鮮恥去追求,值得參考。

之三:謹言慎行,並不限於求取官職時,才用得到。我們無論處於什麼情況,從事什麼活動,幾乎都離不開這個應該遵守的法則。時時如此,千萬不要大意。

【智慧踐行】

說話之前最好先想一想,可能產生什麼後遺症?做事之前,最好先想一想,有什麼地方,可能使自己悔恨的?事前預防,總比事後補救,要妥善得多。

(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違權請聯繫小編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