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坑殺”四十萬趙軍,不是坑殺,後人對 “坑 ” 理解錯了


白起“坑殺”四十萬趙軍,不是坑殺,後人對 “坑 ” 理解錯了

長平之戰有多少人被戰神白起活埋了?瞭解歷史和軍事的人對“長平”這個詞並不陌生。它曾在戰國中後期奪走了秦趙數十萬將領的生命,成為趙、秦乃至中華民族心碎的地方。長平之戰是秦趙兩大國的決戰。在此之前,秦國改道,國力急劇增強,兵力東移。

有一段時間,韓,趙,楚,燕,齊都飽受兵禍之苦。秦昭襄王時期,就採取了范雎的遠近進攻的計劃,重點殺掉六國的生力軍。武靈王胡服之後,趙軍兵力強大,奪取了千里之地,東勝後毀於一旦,他自然想與羌秦會合,確定世界大局。戰爭是不可避免的,所以雙方都以秦對韓成皋的進攻為藉口,把韓成皋切成兩半,爭奪上黨的所有權。


白起“坑殺”四十萬趙軍,不是坑殺,後人對 “坑 ” 理解錯了

趙軍在這場戰爭中犧牲了50萬人,只有240人倖存,秦軍損失了不少於20萬名精銳戰士。在這場戰爭中,戰爭的激烈程度、情節的曲折、結局的悲劇性,都可以作為後人學習的教材。兩千多年前,秦始皇統一六國的過程,是一個充滿無數血腥悲劇歷史的時期。其中,白起在戰爭後,在坑中殺死了40萬趙軍。


白起“坑殺”四十萬趙軍,不是坑殺,後人對 “坑 ” 理解錯了

雖然大家都知道,白起最終殺死了40萬趙軍,但僅限於史料記載。不可能知道那一年有多悲慘。1995年5月12日,山西省高平市永祿鄉將軍嶺永祿村村民李珠海和兒子李友金在自家果園平整土地,計劃種植部分農作物。突然,李珠海的鋤頭掉下去,挖出一個頭骨!實際上,這個地區是古代長平戰爭的老戰場。


白起“坑殺”四十萬趙軍,不是坑殺,後人對 “坑 ” 理解錯了

對這裡的村民來說,在自己的田裡挖出骨頭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所以,李珠海沒多想,只是重重地吐了一口唾沫在地上說:“嘿,我又把那塊古屍骨挖出來了!”不過,過去挖出來的骨頭都是碎片,不多。這次不一樣了。你挖得越深,你看到的骨頭就越多。這些骨頭堆在一起,縱橫交錯,還有許多腐爛發黑的箭,詭異可怕。


白起“坑殺”四十萬趙軍,不是坑殺,後人對 “坑 ” 理解錯了

山西省文物專家來到現場,經過細緻的挖掘和測量,還有地理位置的比對、屍骨的規模,得出結論,這就是2000多年前,戰神白起坑殺趙軍的現場!史書記載,戰國末期的秦趙長平之戰,戰神白起一舉戰勝趙國大軍,將四十萬降卒悉數“坑殺”。


白起“坑殺”四十萬趙軍,不是坑殺,後人對 “坑 ” 理解錯了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括軍敗,卒四十萬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計曰:‘前秦已拔上黨,上黨民不樂為秦而歸趙。趙卒反覆。非盡殺之,恐為亂。’乃挾詐而盡阬殺之,遺其小者二百四十人歸趙。前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趙人大震。”《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括軍敗,數十萬之眾遂降秦,秦悉阬之。趙前後所亡凡四十五萬。”


白起“坑殺”四十萬趙軍,不是坑殺,後人對 “坑 ” 理解錯了

從史書對這件事的論述來看,它不應該是虛構的,而應該是歷史的真實事件。活埋40萬人是不合理的。想想看。在冷武器時代,士兵和平民沒有太大區別。任何樹枝或石頭都能與刀劍競爭。40萬人不是一個小數目。即使他們一個接一個地束縛著你,他們也必須被束縛很長一段時間。他們知道他們將被活埋。掙扎抵抗怎麼樣?


白起“坑殺”四十萬趙軍,不是坑殺,後人對 “坑 ” 理解錯了

吵鬧的時候,你覺得白起的士兵還能把它們綁起來,推到坑裡,用鏟子和鏟子把土填滿嗎?因此,即使秦軍真的殺了40萬趙兵,也不能活埋。1995年10月20日,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晉城市文物局、高平市博物館組成的考古隊進入永祿村。長平之戰考古發掘工作啟動。那一年的血腥歷史即將出現。

在“將軍嶺一號屍骨坑”裡,骨頭堆得不規則,有的在背上,有的在側面,有的彎著腰,有的與軀幹分開,有的被鈍器、刀片、石頭等砸傷,令人震驚。人們常說的“坑殺”不是挖坑埋人,而是有“坑爹”和“欺騙”的意思。《史記》原文本作“阬”,《辭源》對“阬”的解釋:“坑陷,殺害。”《玉篇》也說:“阬,陷也。”由“阬”演化成“坑”,可見長平之戰是用了陰招、損招來騙殺了四十萬人,也就是說,那是用欺騙和不光彩的軍事手段殺人。因為用陰招和損招騙殺40萬人,才造成了白起心理壓力巨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