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超:一位陶艺家的「知白守黑」

陈超说,知白守黑的意思,取自《道德经》“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陈超:一位陶艺家的「知白守黑」

这件以《知白守黑》命名的作品,是陈超近几年来颇为成熟的一件作品,刚刚获得了第十一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展银奖。

陈超:一位陶艺家的「知白守黑」

陈超

2005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雕塑系

现为宁波博物馆策划展览部策展人

2016年就读中国美术学院陶艺系研究生

曾获“第十一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展银奖”

陈超:我对陶瓷的未来感兴趣来自宁波音乐广播私家车986

西方教育的表现手法,融合东方哲学的意识形态,陈超说,这也是他近几年努力践行的方向,回归艺术的本质,不断反思东西方文化,建立文化的共通、共融和共荣的可能性。“相对于仿古,我更对陶瓷的未来感兴趣,立足观念和艺术的延伸。”


陈超:一位陶艺家的「知白守黑」


初次见陈超,是在他的陶土工作室里。和四周刚刚脱膜、还未干透的陶坯颇为搭调的是,陈超戴着顶毛线帽子,胡子拉碴,身上系着件围裙,上面布满泥点。是我印象中艺术家的样子,接着地气又有点出尘脱俗的味道。

陈超:一位陶艺家的「知白守黑」

2008年,纯粹出于个人爱好,陈超开设了一家陶土工作室,是宁波最早的私人陶艺工作室。

在这个不足60平米的狭长空间内摆放着一个高约2米的窑炉,左右两边的墙面上整齐而密集的布置着木框格子,上面放满了形状各异的陶瓷器皿和一些雕塑作品。

窑炉的左右两边赫然印着“乐土万岁万万岁的字样”,正面则是一变形金刚。“你不觉得窑炉锈迹斑斑的外表看上去很像变形金刚变身前的大黄蜂吗?

调皮如陈超。

陈超:一位陶艺家的「知白守黑」

图为记者和其他慕名前去学陶艺的中外学员们

陈超:一位陶艺家的「知白守黑」

看似简单,却极其考验功力

陈超大学里主修的是雕塑系,现在是宁波博物馆策划展览部的策展人。2016年就读中国美术学院陶艺系研究生。

十年的时间里,他前后被邀请参加国内外艺术展近20场。用陈超的话说,在他们的这个圈子里,他们极力想要争取的就是“被认可”。

陈超:一位陶艺家的「知白守黑」

陈超:一位陶艺家的「知白守黑」

2011年9月,宁波美术馆开始举办宁波当代艺术展,由一位从事当代艺术三十年的艺术家发起,共有18位艺术家参展,陈超也被邀在列。此后每两年一节的宁波当代艺术展,陈超的作品从未缺席。

陈超:一位陶艺家的「知白守黑」

陈超的第一件装置陶艺作品《新瓷区》

他说,“宁波的慈溪上林湖是越窑的发源地,越窑又是瓷器之始,现在的龙泉青瓷就是从这里传承过去的。但是现在宁波已经没有制瓷的文化和氛围了,很多人也记不起这段历史的辉煌。所以

我想用当代艺术的方式唤醒宁波这段几乎被遗忘的历史。”

陈超:一位陶艺家的「知白守黑」

作品《一千一个红包》

2013年开始,陈超创作系列装置作品《一千零一系列》,它来源于陈超小时候听过的故事《一千零一夜》。陈超开始不断关注到中国当下社会中渐渐消失的传统,也关注与时代快速发展格格不入的现象。

陈超:一位陶艺家的「知白守黑」

陈超:一位陶艺家的「知白守黑」

作品《千零一系列之预言家》

你的梦和现实距离有多远?

我们如何耗尽理想的价值?

记忆会限制感知的视野吗?

……

这些都是陈超自己经常思考的问题,他将它们一一记录下来,共有一百个之多,再用自己的声音录制,最后就被收入到了作品《预言家中》。

陈超:一位陶艺家的「知白守黑」

一千个人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陈超知道当不同的人听到这些蕴含着哲学和艺术的问题时,会产生无数个答案。

窑具搭建的上层建筑能不能关照自己的内心?预言的成真或幻灭会不会取决于修为?这是陈超所期待的作品和观众之间迸发的火花,如同烧制陶艺时,因为温度,火焰的姿态不能被预判一样,一切因为不可知而令人着迷。

陈超:一位陶艺家的「知白守黑」

陈超说,“创作就如人生,会随着经历和心境而变化。”纵观他的创作历程,作品从宏大叙事走向了平易近人,呈现出“安静”的本质,这是一种艺术创作中冲动后的回归,也是对东方审美中内敛含蓄的当代性表达。

“知白守黑,莫如是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