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選擇意法半導體合作設計芯片,實得中華縱橫術之妙,一舉多得

華為與意法半導體展開合作,共同研發設計移動和汽車芯片。明眼人大概可以推測出,中國科技巨頭此舉是為了爭取替代方案,保護自己免受某些限制。但雙方的合作有很多奧妙,待小編為大家解開玄機。

雙方的合作是強強牽手

華為選擇意法半導體合作設計芯片,實得中華縱橫術之妙,一舉多得

強強合作

華為擁有世界一流的半導體芯片研發能力,旗下海思品牌,在今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收同比大增41%,達到了驚人的17.55億美元,全球排名猛漲11位,超越索尼由第25位升至第14位。這是中國大陸科技企業首次進入全球半導體公司排名前15的行列,實現歷史性突破!

而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是老牌國際半導體生產商,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創立於1987年。該公司製造多個種類的產品,包括:CMOS影像傳感器、編碼器/解碼器、無線專用集成電路、電腦周邊專用集成電路(如硬盤與打印機)等產品。

意法半導體更是憑藉其在汽車領域的豐富經驗,成為世界領先的汽車半導體方案解決商,以支持汽車製造商及其電子系統供應商。

長期以來,意法半導體一直是華為的傳感器芯片供應商。其實,雙方這種聯合芯片開發早在去年就開始了,只是一直沒有公開宣佈而已。

華為聯合法意半導體共同設計芯片頗得華夏縱橫術之微妙

華為選擇意法半導體合作設計芯片,實得中華縱橫術之妙,一舉多得

傳感器遍佈手機

華為目前從各種渠道獲得芯片,購買或自研後依賴芯片供應鏈生產。例如與臺灣半導體公司臺積電的夥伴關係。華為的5G芯片和服務器微處理器的最後成片都依賴臺積電的晶圓製造能力。但是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華為通過正常供應體系,獲得臺積電的芯片製造支持,正在遭受嚴重的影響。

而通過海外聯合設計研發的方式,相當於間接方式購買芯片。這是提前應對,所謂技術零百分比限制一旦實施,帶來的一些風險。華為與意法半導體之間的新合作,或許代表雙方傳感器芯片的長期供應協議的策略性擴展。

合作讓華為間接獲得EDA(電子設計自動化)軟件的使用權

華為選擇意法半導體合作設計芯片,實得中華縱橫術之妙,一舉多得

EDA(電子設計自動化)

幾乎全世界所有的芯片設計公司都依賴於Synopsys和Cadence的EDA工具,甚至可以說無一例外。EDA工具是芯片設計方案與半導體物理世界的紐帶,EDA將工業電路設計以芯片方式,物理性的呈現,成為現代電子設備不可或缺的功能器件。

芯片設計是一個准入門檻極高的領域,對產品可靠性要求極其苛刻。在芯片設計領域,全球幾乎沒有任何一家EDA公司有和Synopsys、Cadence、Mentor三大EDA巨頭掰手腕的實力。在EDA界,創業最成功的結局就是被上述三大巨頭收購。

而在去年,Synopsys和Cadence都已停止向華為授權 license。話說這種工具軟件,咱們一時半會還真替代不了。

華為聯合法意半導體共同設計芯片,比較明顯的好處,就是間接獲得已經停止合作的芯片設計軟件Synopsys和Cadence Design Systems的使用權

華為獲得加速進軍汽車芯片的絕佳機會

華為選擇意法半導體合作設計芯片,實得中華縱橫術之妙,一舉多得

汽車自動化應用

與意法半導體建立緊密的聯繫,是華為加速打造汽車芯片的絕佳機會。這也是華為產品路線圖中,關於合作模式的新嘗試。

來自意法半導體的報告顯示:目前,每輛小汽車的平均芯片元件含量為330美元;對於輕度混合動力車,電池電動汽車(BEV)的這個價格將上升至513美元和910美元。具有高連接功能的完全自主的高級BEV的芯片含量可能會躍升至2,000美元以上。當今市場上的某些汽車模型已經達到了這一水平。

意法半導體制造專業汽車傳感器芯片,如陀螺儀、加速度計、運動、光學和圖像,是汽車芯片的行業領先者。要知道,意法半導體也是特斯拉和寶馬的汽車半導體領先供應商。

汽車領域是比手機類消費電子更大的蛋糕。與意法半導體的合作,將使華為進入自主駕駛科技界的第一梯隊。

結語

眾所周知,華為正在車聯網和自動駕駛領域做最大努力的延伸,這些細分市場將是華為現有業務之外的潛在增長領域。

這是世界科技的下一個重要戰場。

華為與意法半導體的新型合作關係,深得我中華縱橫術之妙,不僅為科技多元發展創造了捷徑,也為打破科技壁壘提供一種新思路。

奔跑吧,華為。中華需要華為!

本文為作者原創,頭條首發,轉載請聯繫作者,請大家關注我,為您帶來深度解析科技的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