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而立之年,該如何配置保險

2020年已經到來了,第一批90後已經順利的到達30歲這個坎了。在而立之年,越來越多的90後朋友開始意識到風險的存在以及規避風險的重要性。

今天種草君就和大家探討一下30歲該如何為自己配置保險


30歲90後的生活壓力:

1、上有老且下有小

90後這一代受國家獨政策的引導基本都是獨生子女,種草君也是其中一員。不知不覺會發現原來一直依賴的父母竟然要退休了,家庭的擔子要輪到自己來抗了

同時你會發現微信朋友圈裡面的內容慢慢的開始發生改變,曬娃,曬娃,還是曬娃。寶寶也來到了自己身邊。在洋溢著的幸福的同時,也意味著家庭的責任更加重了

不能再像以前這麼任性了,因為30歲的你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責任全在你身上


2、各種貸款的負債壓力:

房子、車子無疑都是成為一個家庭的標配,貸款也是再正常不過的選擇了。若平時還有點小愛好,信用卡、花唄估計也能刷不少。我們何曾想過若我們失去了收入,這筆錢該怎麼還呢


3、工作職場的壓力:

90後剛進入職場的時候都是意氣風發,經常獲得上級的肯定,年輕人有想法,敢拼也願意拼搏。回過頭來看現在的00後,有沒有發現很像以前的自己。而自己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晉升的壓力,中年危機的壓力隨之而來

30而立之年,該如何配置保險

▲ 圖:源於網絡中,如侵權,聯刪

90後的安全感從何而來

也許你該瞭解一下保險


30歲買保險常見誤區

誤區一:已經有了,無需再買

不少朋友的父母都非常有保險意識,都為他在小的時候就配備了很多的保險。就像我們現在總想為下一代配置保險一樣的心情

保險買是買了,但是夠不夠呢?種草君有份保險是小時候母親幫我買的,重疾保終身,保額3萬元。可能今天看來3萬元已經不算什麼了,但是在1990年的時候3萬已經是非常多了

這說明了什麼?隨著時間的推進,醫療技術會越來越發達,當然錢也會越來越不值錢。今天的50萬,在30年後,也許就只剩下20萬的購買力


種草君建議:

1、人生不同的階段要重新審視自己的保障配置,少年時期、初入社會、成家立業、事業有成、安享晚年這幾個不同的人生階段都需要有不同保障配置


誤區二:重疾太貴了,我有醫療險就好

的確對於30歲而言,重大疾病的保險價格已經漲到了一定程度,少則七八千,多則上萬。很多朋友在聊時候都會說買醫療險就好啦,醫療費用全報銷就夠了。重疾險就沒有必要了

種草君在“為什麼我們要買重疾險”一文中和大家分享過,我們為什麼要買重疾險

沒錯!醫療險的確可以解決大部分醫療費用,但是又有誰來為因為生病而無法工作所帶來的收入中斷買單呢?家裡的生活開銷、小孩教育費、老人贍養費、治癒後的康復費用,這些錢從哪裡來?這就是重疾的作用


種草君建議:

1、患病不可怕,因為能治

2、可怕的是生活還得繼續,而繼續需要錢

3、重疾險一定要配置好


30而立之年,該如何配置保險

▲ 圖:源於網絡中,如侵權,聯刪

誤區三:50萬太貴了,選10萬保額吧

如果你這麼想,那就大錯特錯了。有和夠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而夠不夠不是拍腦袋的,是有一套方法論去測算。保額的多少是根據你應該承擔多少的家庭責任而定的,不是保險公司定的,更不是賣保險的銷售定的


種草君建議:

1、家庭的保險費預算要控制在10%的家庭年收入左右
2、家庭的保額應該做到年收入的10倍左右

30而立之年,該如何配置保險

▲ 圖:源於網絡中,如侵權,聯刪

30歲買購買策略

之前種草君在“寶寶保險全方位配置攻略”一文裡面分享過寶寶配置保險的策略,今天分享的是30歲購買保險的策略

首先標配三件套:重疾險+意外險+醫療險

同時若你是家庭經濟支柱:必配定期壽險


簡單說一下推薦的理由:

1、定期壽險:

種草君在“為什麼我們要買壽險”一文裡面詳細講述過我們為什麼要配置定期壽險

如果用一句非常俗氣但是又非常霸氣的一句話就是“站著你是一臺印鈔機、躺下還是一沓鈔票”

人出去工作也就是為了掙更多的錢讓家庭更好的運轉和生活,如果倒了的人能換回來金錢,是不是可以給這個家庭一段時間的緩衝,讓家庭度過最艱難的時刻。

特別在30歲而立之年,你可是家庭的頂樑柱啊


3、重疾險:

重疾險是必不可少的標配保險之一,身為家庭支柱的你還敢裸奔?

30歲購買重疾險,的確不便宜。但是買重疾險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今天。當你每一年開開心心的過完生日之後,你會發現重疾險又貴了


3、意外險:

意外和明天不知道哪個會先來,我只知道每年300塊,你就能不在擔心意外導致你的家庭支離破碎


4、醫療險:

有了醫保作為基礎保障,基本小病小疼都能夠覆蓋了。那麼需要再配置一份醫療險去保障大病所產生的醫療費


30而立之年,該如何配置保險

▲ 圖:源於網絡中,如侵權,聯刪


商業保險怎麼選擇


意外險,怎麼選:


意外險的作用:

因意外而導致的醫療費用以及不幸身故或殘疾的保險金


重點關注:

1、身故責任的保額

成年人和小孩不一樣,小孩平時磕磕碰碰比較多,我們應該更多關注意外醫療以及保障是不是足夠全面

但是對於30歲的成年人而已。更多應該是身故/殘疾的責任保額,畢竟你要承擔不僅僅是自己的治療費,而是你背後家庭的責任。當自己不幸意外離開,有筆資金維持家庭的運轉


2、免賠額和報銷比例

報銷多少錢,除了醫療額度外,更重要的是免賠額和報銷比例。沒有免賠額,報銷比例100%,不限社保內外的,當然會更好


30歲意外險總結:

1、優先選擇高保額,現在市面上百萬保額也才300塊/年

2、意外醫療選擇,0免賠,100%賠付最佳

3、如有預算可以選擇不限社保,海外可能保障的產品


重大疾病保險,怎麼選


重疾險的作用:

萬一不幸得了重疾,是不是不能工作了,不能工作收入哪裡來,病治好了之後各種康復的費用是不是還要支出。錢從哪裡來?重疾險就是保障因大病而產生的家庭潛在損失


30而立之年,該如何配置保險

▲ 圖:源於網絡中,如侵權,聯刪

重點關注:

1、保選高保額

重疾險本質是收入損失險。自己生大病,往往無法工作,還有可能導致你的另一半也需要辭掉工作來照顧你。這個時候,就需要重疾險來保障我們的生活費用、康復護理費、房貸車貸等。因此建議,至少50萬起步


2、關注輕症/中症/重疾多次賠付的保障

30歲的重疾險基本可以說是你人生最後的一份重疾險了,等在到40歲、50歲的時候,再買重疾險就已經是非常不划算了。所以在30歲的時候一定要選擇一份保障全面的保險,因為他將會陪伴和守護你的終身

30而立之年,該如何配置保險

▲ 圖:源於網絡中,如侵權,聯刪


3、定期還是終身

這是大家非常糾結的問題,這個問題沒有絕對的答案,種草君個人覺得看預算吧

定期的好處在於便宜,壓力沒這麼大

終身的好處在於無憂,誰知道疾病哪天來

種草君建議大家根據自己的預算量力而行


30歲重疾險總結:

1、保額要做高

2、好好選擇,選擇保障比較全面的

3、不要糾結定期還是終身,根據預算選擇

30而立之年,該如何配置保險

▲ 圖:源於網絡中,如侵權,聯刪


醫療險,怎麼選


醫療險的作用:

1、門診險、小額醫療險:

這類產品一般保額、免賠額都比較低;日常門診、住院都有機會用到

2、百萬醫療:

這類就是市場上流行的高額住院醫療保險,一般保額都在幾百萬起步。
3、高端醫療:

可報銷私立、公立特需部的醫療費用,更多醫療資源的選擇


重點關注:

1、基礎保額

百萬醫療險,一般都是200-300萬的額度,但是醫療也不是額度越高越好的,畢竟是憑票報銷的保險。切記不要為了高保額的醫療險多交保費


2、免賠額及賠付比例

市面上常見百萬醫療險,免賠都是1萬元左右。當然也不乏有0免賠的優秀品種。原則是免賠越低越好,但是必然越低的免賠會越貴


3、保障是否全面

可以關注一下是否費用墊付服務;質子重離子是否可以報銷;是否可以附加特需部等等


30歲醫療險總結:

1、配置一份百萬醫療可以滿足基本的保障了,如果對私立醫院就診有需求的話,可以配置高端醫療,當然價格會貴一些

2、免賠額越低越好,根據自己預算選擇

3、不要過分關注保額,保障全面也是考慮的關鍵


30而立之年,該如何配置保險

▲ 圖:源於網絡中,如侵權,聯刪


定期壽險,怎麼選


定期壽險的作用:主要解決責任的轉移,也叫責任壽險,用較小的錢撬動最大的責任。

他適合於目前絕大部分的家庭主力,預防最極端的情況,假如家裡面經濟支柱不幸離開了,房貸/車貸/子女教育/贍養父母的責任,由壽險來承擔

壽險是最經典的、責任最簡單的保險

因此他的規則非常簡單,身故或全殘即可獲得一筆高額的賠付保險金。

市面上的定期壽險,從保障上其實都是大同小異的,並不會有太多的區別,我們購買定期壽險只需關注3點


重點關注:

1、槓桿率如何(偏不便宜)

簡單來說,今天交多少錢,能換來離開時的多少錢,必然是今天交的越少,未來獲得越多越好


2、健康告知門檻如何(容不容易買)

一款產品再好,但是他非常嚴格,你都買不到。那你再覬覦他也沒有,所以我們要選擇健康告知寬鬆一些的


3、賠付免責門檻如何(容不容易賠)

一般來說,壽險只要不幸離開人世就可獲得賠償。但是保險公司也會設定一下條件。比如,自殺不賠付,戰爭中死亡不賠付等等。所以我們在選擇的時候這些免賠條款越少越好


30歲壽險總結:

1、家庭經濟主力必配,30歲保障至60歲,100萬的額度,也就是1000多塊錢,真心不貴

2、買高槓杆的,買健康告知少的,買免責條款少的

30而立之年,該如何配置保險

▲ 圖:源於網絡中,如侵權,聯刪

牢記再牢記


正如90年出生的作家蔣方舟在《圓桌派》上說的:

“人在年輕的時候可以逃進很多東西,你可以逃進叛逆,你可以逃進審美,逃進藝術,逃進虛無。

但是在承擔責任那一刻,你發現現實中不僅自己很無力,有比你更無力的人需要去依賴你。”


作為90後,我們要

對工作負責,對家庭負責,對父母負責

這,就是成長


30歲的你要買保險的話,請謹記

1、先保障 後理財

2、先大人 後小孩

3、先保額 後保費

4、先規劃 後保費

5、先人身 後財產


30而立之年,該如何配置保險

▲ 圖:源於網絡中,如侵權,聯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