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錢,素質教育真的就是一場空?

前幾日,各大媒體瘋傳一對19歲,名為馮亞晞、馮亞晗的漂亮雙胞胎姐妹花。

沒錢,素質教育真的就是一場空?

他們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學霸,反而他們從小調皮,不愛學習,初中時數學成績都是班級倒數的,姐姐還曾考過17分超低的數學成績。

但八年級後,姐妹倆到美國求學,學業突飛猛進,分別拿到了牛津和劍橋的Offer。

沒錢,素質教育真的就是一場空?

後經採訪,姐姐亞晞說:

我們的父母是非常開明的,對我們的教育都是放養式教育。

父母從來沒有要求我們上過任何補習班,對我們學業上的要求也只求問心無愧就好,所以考試無論考多糟,爸爸媽媽也不會責怪我們,反而會給我們很多得鼓勵。別人寒假上課,我們寒假跟著媽媽環遊世界,我和妹妹還精通:英語、西班牙語、法語、中文四種語言。

我和妹妹數學成績不好,媽媽還不鼓勵我參加各類期中期末考試,怕跟其他同學比,傷我們自尊。雖然這樣得家庭教育非常罕見,但培養了我們不會輕易受挫得性格和樂觀得心態。相比較學習,爸媽更關心我們得運動。他們對我們得每天得運動非常嚴格,一放學就被拉出去跑步、網球、跆拳道等各種運動,2小時後才能回家寫作業。相比較成績,他們更在乎我們得身心健康,為人處世的生活態度。

所以我們在一個充滿尊重和愛的環境下長大的。

媽媽如此不按“正常學霸套路”出牌,最後姐妹竟雙雙被名校錄取,不禁讓很多人感嘆“別人家的孩子”。

後來有細心的網友發現,姐妹倆八年級,就進入了美國的一傢俬立學校國際班,8萬一年的學費,在校生只有132個,師生配比高達1:5。他們倆姐妹也就是在這所私人定製的學校裡,成績突飛猛進,提前畢業,遊學歐洲。

新聞全程並沒有透露資產,保護了多少平常人的自尊心,看著如此高額的投入,令多少人瑟瑟發抖。很多人感慨:“有錢真好”,“成績差了也能上名校”。但一個初中17分數學成績,直至後來被牛津數學系錄取,她所經歷的質變和量變真的都是錢能解決的嗎?

沒錢,素質教育真的就是一場空?

小編之前在豆瓣上曾看到過一名哈佛博士的發帖《說實話,我很嫉妒那些勤奮的富二代們》,他在文章裡寫到很有趣的一段話:

我最喜歡看各種富二代開著豪車出車禍或者無厘頭坑爹炫富的新聞,心裡想著只要他們還這麼無知、幼稚地遊戲人間,我懸得七上八下的那麼多心就安了。

這給那些在窮困中掙扎的貧民們提供了向上流動的機會,當然了,不可能如此簡單,但是,這些新聞彷彿給予了我們希望,讓我竊喜。其實,這一切只是幻象,當我每日靠著品嚐這些幻象才能活著,那麼我離死去也就不遠了。

該博士文中還提到自己的表妹家境優越,父親開著上市公司,豐厚的經濟支持,使表妹可以無限制地擴展自己的愛好。而自己出身於湖南寧鄉一個沒水沒電的村莊,父親打漁母親織網。由於缺乏醫生,人們被蜘蛛咬傷後要用火燒的土法來解毒。但自己這個原生家庭助力為零的孩子,通過不斷的閱讀,不斷靠書本吸取到大量知識,靠知識從鄉村走到了城裡,最終考上哈佛,真正地靠知識拉近了貧富地差距。

沒錢,素質教育真的就是一場空?

小編最後想說的是:所有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階層固化也不是我們所能改變的,所以必須要認清事實,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給孩子提供最好的。而不是一味地奉獻,也不是抱著拔苗助長地心態,因為你們想要的結果也不是傾家蕩產地買個學區房就能解決的。所以最好的選擇不是去教育孩子,而是提升自己,如果自己都沒有攀爬階級的慾望和行動力,又怎麼可以寄希望於一個孩子,盼他草雞變鳳凰,一個人改變一個家族的宿命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