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有山窮水盡時 從雙11是否降價看魅族一加錘子們的生存之道

自小米首開先河後互聯網手機的概念席捲圈內,上一輩國產手機圈四大巨頭“中華酷聯”除了已隱形的酷派,華為、中興、聯想均分別推出旗下互聯網手機品牌——“榮耀”、“努比亞”、“ZUK”,照搬照抄小米

零庫存、重營銷、價格戰的模式,結果是除了華為誰都沒太成功,但到底還是誕生了魅族、一加、錘子、360等一批新面孔,通過細分市場的方式堅強的活了下來。而且跟雷軍一樣也站出來了餘承東、羅永浩、劉作虎、黃章、常程、周鴻禕等好些個親力親為“為自家品牌代言”的大咖,隨便一句話就能掀起無數媒體和網友的關注,引流效果甚至比請明星代言還明顯。

終有山窮水盡時 從雙11是否降價看魅族一加錘子們的生存之道

圖1:當下國產手機圈四巨頭“華米OV”

譬如近期在網友問雙11小米已全線降價魅族降不降時黃章就回答,降價沖銷量是做虧本買賣或清庫存,情願小而美的魅族賠不起也沒多少庫存。再聯想到之前回答2019會否推出5G手機時黃章給出的答案,5G 早期產品只是實驗,等後續產品和市場相對成熟後再推。三言兩語,是否一個“仗義直言”的良心公知形象拔地而起?媒體也樂見其成,最好湊的稿件就是這種名人觀點不是?直接複製粘貼稍微調整下,流量便滾滾而來。但這些訊息幾真幾假,這就需要廣大受眾自行分析體會,多累啊是不?所以,乾脆直接扒皮好了,讓大家一次性看清這一輩國產手機圈新四巨頭“華米OV”之外的其它們都是怎麼活的。

1、高溢價

其實這三個字曾經是蘋果、三星這兩個大佬專屬,最誇張的時候業界有一種說法是全世界智能手機80%的利潤都被這兩家拿走了。以小米為代表的互聯網手機概念剛起時,國產手機廠商都在苦哈哈的過日子,除了華為一開始就堅決的做高端機外,國內所有手機廠商2000封頂的旗艦機,你覺得它們誰大賺特賺了?基本都在瘋狂燒錢,直到價格戰殺到剩下那麼一隻手就可以數完的格局後,剩下的幾家開始不約而同的漲價追求利潤,尤其是華為以及藍綠大廠的成功,讓小米和小米的學生們別提心裡有多膈應。

終有山窮水盡時 從雙11是否降價看魅族一加錘子們的生存之道

圖2:高溢價是現階段各廠商的核心追求

於是又一個個成了華為和藍綠大廠的好學生,文案扯到令人歎為觀止,隨便拉出個功能都是秒天秒地秒空氣的黑科技。然後價格三五百、一千、兩千的往上漲,各種溫水煮青蛙,讓消費者為各種實用性不大的噱頭買單。不過從結果來看,小米這個營銷起家的老師並沒取得多大成績,反倒是背靠藍綠大廠的一加,和幾乎Cosplay華為的中興小日子過得相當滋潤。當然一加的成功你可以看成是它站在藍綠大廠的肩膀上,也可以說它就是堆硬件,更可以說成它只適合動手能力較強的刷機黨、參數黨。其實說白了就是通過精準的定位牢牢卡住了一小撮特別的消費群體,一年只發售兩款高溢價的旗艦機,自然賺錢。

中興賺錢的秘訣也是高溢價,反正和華為一樣家裡有礦,不管一開始定價多高,反正只要配置高點營銷花哨點總有人會買不是,之後就是大家喜聞樂見的各種花式降價促銷唄,最後需要清庫存的時候打五折賣也不虧本不是,反正錢早賺到了最後清倉虧本就虧本唄,跟下班前一個點的超市一樣,賣一分是一分。再看看魅族和錘子這兩個試圖“高溢價”不成功的例子,不得不感慨出來混拼能力的同時還得拼背景。魅族的眼光不好選了個豬隊友聯發科這不才脫坑麼,阿里爸爸也沒像OV扶持一加那樣送錢送人送技術,不然魅族也不會動輒以小廠自居不是?

錘子就更別說了,如果只是單純的喜歡羅永浩的脫口秀,請買票支持下現場就好,至於手機嘛如果不是審美清奇還是算了,至少九宮格界面很多人就欣賞不來。而屢屢傳出被收購、找投資的消息,再加上羅永浩最近奔著小米雜貨店去的動作看,相信錘粉們也會各種表情複雜不是?對了,還得糾正一下,現在沒錘子了,為了尊重金主爸爸錘子現在改名叫“堅果”了,強烈建議老羅和三個松鼠來一波,畢竟支持一兩包堅果壓力不大,花大幾千的去支持羅永浩的夢想,對於老羅的真愛粉來說,這都是個問題。

2、期貨機

期貨機可能萌新們不是太理解,但“耍猴”大家都秒懂吧?小米發明的這套玩法說白了就是去庫存,先推出一批試試水,市場反響好就繼續下單,不行直接砍單完事,連倉儲、運輸成本都省了,直連電商。這套玩法的好處就是廠商沒庫存壓力,賣一臺賺一臺的錢。甚至現在廠商都要求消費者先交定金,然後再去工廠下訂單生產,不信去想想那些下單後半月以上才發貨的是咋回事。這不是什麼新鮮玩法,萬能的淘寶從一開始就是這麼幹的。但手機畢竟大好幾千的,中間可操作空間太大,某些廠商玩著玩著就玩出花樣來了——消費者根本搶不到黃牛加價機網上一大片,最後遭致罵聲一片。

終有山窮水盡時 從雙11是否降價看魅族一加錘子們的生存之道

圖3:小米期貨手機模式一度遭網友群嘲

最後連雷軍自己也看不下去了親自抓供應鏈,於是被模仿的小米其實變成了模仿它的華為和藍綠大廠,小米不再是零庫存了,所以現在小米手機能搶到了。而且一旦輿論上佔了下風,小米屢試不爽的一招就是降價促銷,消費者基本都是嘴上說不要身體很誠實。前一天還在怒罵小米這不如人那不如人,降價後馬上變這個價格你能買到驍龍845(舉個例子)真香!所以,本質上互聯網手機品牌都正在做或者做過期貨機。但小不是遮羞布,以今年魅族首款845旗艦機成功接棒“耍猴”稱號就能看出公眾其實相當反感這類行徑。

3、賣廣告

高端機拼“黑科技”、營銷、“溢價”,那麼在無價可溢的中低端機型上,不管“華米OV”還是魅族、錘子、360、聯想,價格戰打的簡直就是血流成河,某些走量的機型還真如同黃章說的那樣是賠本賺吆喝,不賺錢或者賺不了多少錢。是不是有一種錯覺,它們都是雷鋒嗎?答案當然是做夢,怎麼可能!秘密就在手機系統自帶的三百六十度無死角廣告上,出廠預裝、渠道分發、點擊計次、下載分成、位置競價……消費者以為自己花錢買了個手機,其實就是花錢買了個廣告終端,從傳播學角度看跟電梯裡、樓宇間、地鐵上……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屏幕沒啥區別。

終有山窮水盡時 從雙11是否降價看魅族一加錘子們的生存之道

圖4:只有你想不到沒有我們做不到的廣告投放路徑

據說某些狠角兒,手機還沒賣人家成本就回來了,跟現在的某些娛樂影視劇目一樣,還沒開拍光賣廣告位就賺的盆滿缽滿。至於廣告有沒有影響用戶的心情,這根本就不在考慮範圍之內好嗎,素來強悍的國人已經免疫和習慣了這一切,所以沒誰覺得這是問題。所有人都一個勁兒的追求性價比和物美價廉,其實每個人都內心無比清楚“一分錢一分貨”。

可能會有人說既然這個行業這麼好做,為什麼還有很多廠商倒了死了出局了呢?而且還不乏諾基亞、索尼、HTC等等曾經的霸主,這就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識了,譬如不同地域國家的國情文化、中外商業管理模式的變革、中外品牌營銷的對立與區別、還有某些企業家花式做大死等等多方面的元素,在此不加累述,以後視情況逐一分析。

話說回來,眼前的雙11降價不降價對於廠商來說問題不大,集體刷數據秀肌肉清庫存其樂融融四海昇平,對消費者來說還是看能否得到多少優惠。但長期而言,華為繼續壯大,小米、OV努力求變,第一、二陣營如此拼的情況下,魅族、錘子、一加、聯想、中興、360之類的是繼續下沉徹底細分某一領域安安靜靜的喝湯,還是做條有吃肉夢想的鹹魚,這才是終極難題。

沒有核心技術純靠花式營銷久了,消費者心智再難被洗的那一天,就是它們的山窮水盡時。

PS:CPU、運存、內存、屏幕、解鎖、攝像、電池、系統、價格……看到買一款手機需要了解這麼多知識時是不是有點懵,下一篇會出雙11暨2018年度購機終極良心攻略,不黑不吹只說大實話,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