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柞水,古鎮宴席三點水

三點水原為吉祥宴,因有一道雞肉和一道羊肉,取“雞”“羊”諧音合為“吉祥”。這種特殊的味道之所以能承載濃濃的祝福和美好的憧憬,是因為預示了人們對一切美好生活的深情嚮往與寄託。

讀柞水,古鎮宴席三點水

三點水席是柞水社川河流域民間的一種傳統宴席,自明末清初以來,一直經久不衰。據史料記載,鳳凰鎮古稱鳳凰嘴,早年稱“三汊河口”,唐武德九年,安徽、湖北、湖南、河南、山西、關中等地人遷入,在此務農經商,興建街房。清嘉慶年間,復建鳳鎮街,形成單日集市至今不衰。由於大量移民,各地移民在早期將自己的飲食習慣演進成宴席“八大件”,咸豐年間形成了“十大碗”。同治初,在“十大碗”的基礎上加入三道甜食,再配入八道涼菜和四個座碗而演化為“三點水”宴席,並形成固定的菜譜,成為當地一種特有的傳統飲食文化體系。

入席前,先上四個涼盤,中間放一糖果乾盤。四個涼盤有滷製牛肉、豬頭肉、豬肝、纏小腸或花生豆,幹盤一般為自制或購買的糖果。入席後,再上八道菜:肉糕、鮮魚、蒸雞、肚片、羊肉、豬蹄、腰花、蒸酒米。八道菜之中夾三次甜味流食,如八寶稀飯、蓮子羹、甜酒或銀耳羹等之類。

讀柞水,古鎮宴席三點水


三點水席種類繁多,稱呼多樣,其中有一種以數字來稱呼的宴席,非常特殊,如“八大件”“十大碗”“十三花”等等。所謂“三點水”席又稱三四席,是由四涼菜、四熱菜,四湯菜組合而成,每組四個菜,表示“事事如意,四季發財”之意。特點是層次分明,口味多樣,南北適宜,營養均衡。民國以後,宴席更為講究,如上涼菜時帶四乾鮮果及迎門點心,上熱菜時,每菜帶兩小碟或兩小碗,俗稱“掛鈴鐺”。


讀柞水,古鎮宴席三點水


“三點水”席歷史悠久、內涵豐富、菜品講究、注重養生,是歷代廚師智慧的結晶。


關於“三點水”席的來歷,據老一輩廚師講,在清同治年間,鳳凰街經營“三四”席最好的,要數百年老店鳳凰大酒樓。一日,從酒樓外走進幾位客人,點名要吃“三四”席。酒席上罷,掌櫃的徵詢意見,坐在上座的主賓微笑著說:“果不虛傳,此席乃南北風味交融的典範,烹法獨到,色香味佳,膳養均衡,為何冠以三四之俗名?”掌櫃見其舉止文雅,氣度不凡,連忙答道:“此名乃老輩流傳,確實欠雅,還望客官賜教!”客人略一沉思,說道:“鳳凰街傍三河交匯,水乃鳳凰之靈,這富庶之地三面環水,此宴菜分三組,各有四道菜,恰與點字下有四點水相吻合,就叫三點水席吧!”掌櫃聽罷連忙作揖叩謝。從此“三四”席在鳳凰街一帶就改稱“三點水”。


三點水席屬於喜宴類宴席,擁有固定的菜譜。其主菜也叫熱菜,大都採用蒸籠蒸制而成,寓意“蒸蒸日上”。主菜中有一道雞肉菜和一道羊肉菜,諧音“吉祥”。因席間賓客需用清水三次清洗湯勺,故稱“鳳凰三點水”。


一點水,入席前先擺四個或六個果盤,每位客人一杯茶水,供客人聊天。進入正席,先上八個涼菜,一個味碟,開始飲酒。酒過三巡,上第一道甜湯冰糖銀耳羹,一般叫“出大碗”。如果是喜事,廚師會要求放鞭炮、給喜錢,圖個吉利。在上冰糖銀耳羹的同時還要上兩碗清水,供客人洗餐具,以免鹹甜混味,此為一點水。


二點水,在穿插上菜以後,要上兩個主菜,一是清蒸羊肉,將羊肉剁塊過水去味,用花椒、幹辣椒、蒜在油中爆香,放入羊肉,加高度白酒點燃,滴入少許醬油,聞到羊肉酒香撲鼻半成品即成。將製作好的半成品羊肉分多層整齊地擺放在碗底,上面裝上菱形蘿蔔塊,放入蒸籠大火蒸半小時。宴席上菜時將羊肉倒扣入大盤內,放上香菜、蒜苗即成。羊諧音“祥”,故羊肉在“三點水”宴席中成為“祥肉”。二是上羊肉時要上雞湯,用當地土雞,加入山藥、香菇燉制而成。在上雞湯時,主人要向各位來賓表達敬意,逐個向客人敬酒兩杯,以表達謝意。然後上茶一杯,熱毛巾一條,讓賓客喝喝茶,醒醒酒。這時再上甜酒湯圓和糯米甜酒,在製作時將水燒開,放入湯圓,湯圓煮到飄起時加入米酒,裝碗上席即成。在上此菜時要上清水兩碗,此為二點水。


讀柞水,古鎮宴席三點水

讀柞水,古鎮宴席三點水

讀柞水,古鎮宴席三點水

三點水,到宴席尾聲、酒足飯飽之時,上一道水果羹,爽口醒酒。水果羹用蘋果丁、櫻桃放入水中煮沸,加糖、勾芡即可。上水果羹時要上清水兩碗,此為三點水。

三點水席的豐盛和悠閒,過去只有富庶人家才能做到。隨著現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節奏的加快,此席已很少有人去做,也很少有人能耐得住性子享用,只能作為一種飲食文化去傳承弘揚,作為懷舊人的一種修身養性、補養生息、休閒的首選。大可不必嫌其繁瑣,嫌其繁文縟節過多,也許會做悠悠古人之態,體味祖先們儒雅的生活!

來源: 柞水縣文化和旅遊局官方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