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盲也能當皇帝?還穩穩當當的做了7年?

歷史上出現了不少文化程度低的皇帝,比如漢高祖劉邦年輕時是一個市井之徒,整天無所事事耍流氓;宋太祖趙匡胤也年紀輕輕就出去打拼,以及明太祖朱元璋小時候家境貧寒也沒有讀過書。他們雖是草莽之輩,但也是每一個朝代的開國之君,有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後也都開始努力學習,將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經濟繁榮。

而歷史上有這麼一個皇帝,不愛學習、不愛當皇帝、更不喜帝王之術,是“皇帝界”有名的文盲。他一生都在玩,而且玩得相當有水平,他愛做木匠,凡是木匠活,他都要親自操作,並樂此不彼,甚至廢寢室忘食。他就是明熹宗——朱由校。

文盲也能當皇帝?還穩穩當當的做了7年?

由於沒有文化,明熹宗發佈命令指示,往往只能靠別人的擬稿來決斷。他又不願任人擺佈,為了彰顯自己似乎很有主見,往往不懂裝懂。一紙草詔、半張上諭,經過多次塗改,常常弄得文理不順,狗屁不通。頒發出去的告示,讓朝廷中人、天下百姓都覺得啼笑皆非。

文盲也能當皇帝?還穩穩當當的做了7年?

有一次,扶余、琉球、暹(xiān)羅三國派遣大使前來進貢,三個國家進貢的物品都是貴重之物,價值連城。金鑾殿上,儘管大使都是用的漢文書寫的奏章,但是宦官魏忠賢也是目不識丁的一個人,忙轉手遞給了明熹宗。沒想到大明皇帝竟然勃然大怒,奏章一把就被扔掉了,怒道:“外邦小國好沒道理”。說完變拂袖而去。原來是明熹宗不認識字,竟然把進貢的奏章當成了是交涉問題的奏章,所以才會生氣。

三國大使感到迷惑,其中一個大使多留了一個心眼兒,經過多方面的打聽才知道明熹宗不認識字,使臣們聽到是這個原因後差點笑掉大牙。第二日,明熹宗弄清楚情況後再次召見了使臣,而使臣們沒有了昨日的恭敬了。從這年起,大部分的藩屬國都停止了進貢。

文盲也能當皇帝?還穩穩當當的做了7年?

雖說明熹宗是文盲,但他真的是文盲嗎?真的是一個字都不認識嗎?其實不以為然,只是相對於皇帝來說,要求要嚴格一點,所以他成了世人眼中的“目不識丁”。在別人要眼中,他要揹負大明的重任,他高高在上,他遙不可及。但他也是一個可憐人,除去皇帝的身份,他就是一個普通人,他這輩子似乎不喜歡當皇帝,只想做一個簡簡單單木匠工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