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做聰明人,謹記“五不說”

柏拉圖有句名言:“智者說話,是因為他們有話要說;愚者說話,則是因為他們想說。”

人人都會說話,但不是人人都懂得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

都說言多必失,真正的聰明人,從來不說這5種話。

學做聰明人,謹記“五不說”

01、少說廢話,是一種美德

以前有個同事是個“話癆”,一點小事都能滔滔不絕說上半天。

你問他一件事,他東拉西扯說了一大堆,就是不給你一個準話;

你在火急火燎地趕工加班,他卻在你旁邊晃來晃去,一會問你在忙啥,一會跟你吐槽午飯太難吃;

你和他聊工作,他從喬布斯說到松下幸之助,洋洋灑灑發表了一大篇高見,最後交上來的東西卻驢唇不對馬嘴……

蔡康永就曾吐槽過這種人:

“喋喋不休”和“口才好”,完全是兩件事。跟一個寡言的人共處一小時,是很沉悶;但跟一個喋喋不休的人共處十分鐘,你就會想掐死對方了。

話多不可怕,可怕的是廢話連篇、言之無物,既消耗自己的精力,又浪費別人的時間。

真正的智者,說話都乾淨利落、一針見血。

他們不喜歡遮遮掩掩,拐彎抹角,有事就直說,只給你準確的信息;

他們不輕易發表意見,發言前必定深思熟慮,一張口就很有分量。

語貴在精而不在多,麻雀嘰喳千遍,也不如雄雞啼叫一聲。

有時間說一些不痛不癢的廢話,還不如沉下心做好手頭的事,讓自己說的話更有價值。

02、不說刻薄話,是一種教養

你身邊是否也有這樣的人,嘴巴比蛇還毒,還說自己只是性子直。

你買了件新衣服,她說這衣服胖人穿著不好看,讓你的好心情戛然而止;

男朋友送你一件禮物,你視若珍寶,她卻說這值幾個錢,還不如她男朋友送的;

你升職加薪了,她就在背後酸溜溜地說風涼話,給你添堵……

如果你為此不高興了,她還說你小氣。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一句刻薄的話,看似無足輕重,有時卻比刀子更狠,輕則掃了人的興,重則傷了人的心。

請記住,毒舌不是幽默,而是嘴賤;不是耿直,而是沒教養。

一個有教養的人,說話一定會考慮別人的感受,讓彼此都舒服。

你比他好時,他不說嫉妒的閒話;他比你好時,也不說炫耀的大話;即使你們之間有誤會,他也不會說沒根據的壞話。

說話刻薄的人,最後只會變成人人厭惡的孤家寡人;說話舒服的人,才能交到更多朋友,收穫更多喜愛。

03、不輕易許諾,是一種尊重

《史記》裡有個典故:“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講的是一個叫季布的人,為人言而有信,只要他答應過的事情,不惜萬難也要做到。他的承諾,比金子更值錢。

只可惜,現在像季布這樣堅守承諾的人,卻越來越少了。

經常在酒桌上聽到一些人高談闊論,一會說自己的項目幾千萬,一會說自己認識哪個名人大款,有什麼要幫忙的儘管說。

你若真找他幫忙,他拍拍胸脯滿口答應,讓你放心。結果你眼巴巴等了半天,禮也送了不少,他卻事後反悔,讓人空歡喜一場。

還有的人,借錢時說發了工資馬上還你,後來你不提這事,他也就忘了;

你幫了他的忙,他說改天一定請你吃大餐,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這些看似都是小事,但日積月累下來,就會慢慢透支一個人的信譽度。

喜歡吹牛的人,總會把牛皮吹破;滿口謊言的人,終會被謊言反噬。

如果承諾說過就忘,不如一開始就不要答應;如果誓言可以隨便打破,那麼這個人就不值得信任。

古人云:“諾不輕許,故我不負人;諾不輕信,故人不負我。”

不輕易許諾,不胡亂吹牛,既是尊重別人,更是尊重自己。因為你許下的諾言,就是你最好的名片。


學做聰明人,謹記“五不說”


04、不無謂爭辯,是一種豁達

有時候,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沒有意義的爭吵,讓人煩不勝煩。

記得上大學時,有次新同學聚餐,服務員送來一個果盤,有個人說這是葡萄,另一個人立刻跳起來糾正說這是提子。

兩個人都不甘示弱,你一言我一語,從爭論水果是什麼,上升到攻擊對方無知沒素質,搞得那次聚餐不歡而散。

後來,大家聚餐時再也沒叫過那兩個人。

心胸狹隘、目光短淺的人,最喜歡和人爭辯。

他們為了爭一口閒氣,一點芝麻小事就要揪住不放。得理不饒人,無理攪三分,白白浪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卻爭不出個所以然。

林肯就曾說過:

任何決心有所成就的人,決不肯在私人爭辯中耗費時間。

爭辯的結果,包括髮脾氣,失去自制,其後果是難以讓人承擔得起的。

與其跟狗爭辯,被它咬一口,倒不如讓它先走。否則就算宰了它,也治不好你被咬的傷疤。

夏蟲不可以語冰,井蛙不可以語海。

永遠不要和不同層次的人爭辯,因為那隻會消耗你自己,讓對方叫得更來勁。

懂你的人,無需爭辯;不懂你的人,再怎麼爭辯也沒用。

不是所有人都配得上你的解釋,與其試圖說服別人,不如專心做好自己。

05、少說心裡話,是一種明智

經常聽到有人感嘆,人心難測,做人真難。

就像我表妹,剛畢業工作不久,就跟公司的一個同事特別投緣。她們一起吃飯一起加班,幾乎無話不談。

表妹覺得同事就像大姐姐一樣,就把什麼事都跟她說。自己的戀愛煩惱啊、對領導同事的一些看法啊,想到什麼就說什麼。

沒想到,這位同事轉個身就把這些話添油加醋地告訴了別人。

領導開始對錶妹很冷淡,其他同事也經常對錶妹指指點點。最後,表妹實在在公司待不下去,只好辭職了。

俗話說,交淺切莫言深。大部分的人際糾紛,就是因為對不值得的人說了不該說的話。

逢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別像祥林嫂,逢人就說自己的不容易,別人只會看你的笑話;

也別當傻白甜,把心裡話和盤托出,那不是坦誠,而是愚蠢。

如果不瞭解別人的心,那就管好自己的嘴。

不是所有人都能對你感同身受,不是所有人都願意為你保守秘密。你的心裡話,請只對值得信賴的人說。

這不僅是一種明智,更是對自己負責。

《薔薇園》裡有句話:“話不像話不如不說,話不投機不如沉默。”

說話是一門大學問,值得我們用一生去學習。

無論是工作還是做人,傻子才用嘴說話;聰明的人用腦子說話,智慧的人用心說話。

願我們都能做一個會說話的聰明人,一個懂得沉默的智者。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