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我們的時代

期盼長大成人

小時候期盼快快長大成人能像大人一樣自由,擺脫作業的煩惱,體驗更多不一樣的生活。享受自由,不受父母的管制,等真正長大後,越發發現童年更快樂。不用擔心父母老去,不用擔心父母的養老問題。童年沒有智能手機,只有彈珠,彈弓,跳繩,陀螺,翻花繩,飛行棋,抓石子,跳房子,一群無憂無慮的朋友。

恐懼

等到工作後沒趕上福利分房,包分配工作,老一輩說我們90後這一輩人很幸福,不用吃苦,沒有經歷過飢慌,只要有手有腳就不怕餓死,工作不合適可以跳槽,不怕下崗。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發展印記。可真真正正成年後更多的是是恐懼,想擁有更多機遇的同時要背井離鄉,去陌生的城市。想換一份工作怕失去原本擁有的,怕從零出發。矛盾不敢做出改變,週而復始的循環著,腦子裡有無限期的幻想與衡量其中的利弊,等做好打算後更恐懼達不到預期。懼怕未來,怕失去。

孤獨

我們面臨的是父母的養老問題,我不是獨生子女,可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獨生子女人口總量已超過2.18億,這個數字背後有著一個龐大的老齡人群體。

這就代表著我們這一代人在面臨著父母的養老問題,當父母病重,沒人商量,自己默默承受,一面還要承受工作的壓力。

屬於我們的時代

焦慮與自我掙扎式的焦慮

部分焦慮是自己給自己施壓,部分焦慮是社會環境導致的。

在學校時要面臨繁重的學業壓力,等到工作後以為會相對舒坦先,會更加自由,工作中的束縛多,殘酷的現實告訴我們苦難才剛剛開始。看到身邊條件好的人比自己還努力,焦慮感肆無忌憚在身體中蔓延。最後卻只能把焦慮藏好,奮發向上,努力剋制住消除焦慮。

由點到線的連接

成長是一個集點的過程,線是點的成品。只有不斷努力獲得無數的點,集到一定數量,密密麻麻的點按照它應有的排列順序,才會形成想要的形狀,才會實現心中的夢想。對於生活的擠壓,我們能做的也只有去適應它,去挑戰它,心存希望,做到從無數個點連成心中的形狀。

屬於我們的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