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悲哀,志同道異友情長不了

王安石一生剛愎自用,大權在握強推新法時,身邊有一批擁躉,如呂惠卿、蔡京等人,都是他最得力的幫手,但呂、蔡卻是奸臣榜上的人物,由此可見,王安石在知人識人上,尋常得很。


王安石的悲哀,志同道異友情長不了


呂惠卿與王安石交情濃時,王安石這樣向皇帝誇讚:“惠卿之賢,豈特今人,雖前世儒者未易比也。學先王之道而能用者,獨惠卿而已。”而王安石變法遇到阻力打算退出時,呂惠卿指使其同黨變換姓名每日上書挽留。

知己若此,仍然擋不住翻臉,雖然他們志向相同主張變法,但道不同,王安石只為變法不圖私利,作為奸邪之人,呂惠卿終究是利益的趨從追隨者,一旦發現可以取代王安石職位時,呂惠卿便反手出刀,向皇帝公佈王安石的私信,以離間宰相和皇帝的關係。王安石當即垮掉,被迫退休回家。

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時,每天都寫幾遍“福建子”三個字,藉此發洩被出賣的憤怒,“福建子”就是指福建晉江人呂惠卿。驟然從權力中心跌落到市井田野,剛硬無比的王安石開始重新認識他的那批志向相同的“朋友”們,日日書寫“福建子”,以舔舐朋友砍開的傷口。蘇軾路過金陵看望王安石,斥責他迫害文人之罪,王安石告訴蘇軾呂惠卿應負全責。


王安石的悲哀,志同道異友情長不了


認清呂惠卿真面目,已然晚矣,大錯該鑄成的都已經鑄成了。

呂惠卿並不是多麼善於偽裝而深藏不露,他的內裡早被很多人看透。如司馬光就提醒過神宗皇帝:“惠卿憸巧(奸佞巧詐)非佳士,使安石負謗於中外者皆其所為。安石賢而愎,不嫻世務,惠卿為之謀主,而安石力行之,故天下並指為奸邪。”皇帝疑惑:“惠卿進對明辨,亦似美才。”司馬光強調:“惠卿誠文學辨慧,然用心不正,願陛下徐察之。”熱心於變法的皇帝不置可否。司馬光寫信提醒王安石說:“諂諛之士,於公今日誠有順適之快,一旦失勢,將必賣公自售矣。”恰當王安石春風得意之時,對此不以為然,反而怪司馬光多事。


王安石的悲哀,志同道異友情長不了


司馬光不愧是治史大家,在故紙堆中看穿了人性,預判到唯王安石馬首是瞻的那些人大多為投機分子。果然,當王安石失勢之時,呂惠卿看準時機狠辣出手。司馬光預見的情景實實在在地出現了:出賣王安石而取代之。

小人得志,逞其狡謀,壅淤上聽,呂惠卿結黨營私,王安石弟弟王安國當面辱罵他。由此,呂惠卿與王安石之間出現裂痕。呂惠卿背叛王安石後,“凡可以害王氏者無不為”。君子斷交不出惡言,小人斷交明槍暗箭齊飛,不唯正直之士惡之,就連著名奸臣章敦、曾布、蔡京當國,“鹹畏惡其人,不敢引入朝”。

右司諫蘇轍條奏其奸:“安石於惠卿有卵翼之恩,父師之義。方其求進則膠固為一,及勢力相軋,化為敵仇,發其私書,不遺餘力。犬彘之所不為,而惠卿為之。”這是說呂惠卿豬狗不如。

(作者:大江東去)

(摘自《新商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