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衝破倫理,畫面重口的電影是如何成為奧斯卡最佳影片的?

奧斯卡頒獎典禮前,對於最佳影片最終花落誰家,有非常多猜測,但最終摘得桂冠卻不是備受矚目的《三塊廣告牌》,而是這部不太被影迷和評論家們看好的科幻愛情電影——《水形物語》。

無論是劇情片、愛情片還是動作片,只要和“奧斯卡”沾染了關係,總會被大肆宣傳。在這些五花八門的電影中,有一部非常特殊。它極其風格化,用略微驚悚的外殼講述了一個愛情故事,並用空靈的配樂與精妙的編排,征服了奧斯卡的評審們,一舉獲得13個提名,並且拿下了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等四項大獎,成為第90屆奧斯卡的最大贏家。

但是在影片獲獎前後,包括從去年影片摘得威尼斯金獅獎開始,就有不少質疑和批評的聲音:這部看起來故事老套的片子到底好在哪裡?奧斯卡是不是越來越保守乏味倒退了?似乎,這部電影的得獎很不受大家待見。

所以小編今天要談的,就是這部特立獨行、引發爭議摘得大獎的怪獸片——《水形物語》。

這部衝破倫理,畫面重口的電影是如何成為奧斯卡最佳影片的?

《水形物語》由“墨西哥三傑”之一的吉爾莫·德爾·託羅擔任導演和編劇,被影迷稱為“陀螺”的吉爾莫·德爾·託羅曾執導過《潘神的迷宮》、《環太平洋》、《刀鋒戰士2》等影片,風格大都類似,怪物、暗黑童話、懷舊

這部衝破倫理,畫面重口的電影是如何成為奧斯卡最佳影片的?

影片故事發生在美國冷戰期間,伊莉莎(莉莎·霍金斯 飾)是一位聾啞人士,透過手語與外界溝通,她在一個政府機構擔任清潔工,意外和同事澤爾達(奧克塔維亞·斯賓瑟 飾)一起發現一個最高機密的實驗,一個長得像披著鱗皮、生活在水中的爬蟲類奇異生物水陸兩棲人(道格·瓊斯飾)被關在一個巨大的水缸裡面。由於無法忍受實驗室對怪獸的折磨,伊莉莎開始偷偷拜訪這位怪獸,並教他手語,兩個寂寞的靈魂找到彼此,伊莉莎決定幫他逃出實驗室。

這部衝破倫理,畫面重口的電影是如何成為奧斯卡最佳影片的?

看完故事梗概可能會覺得不就是一個老掉牙的人魚戀故事,但它之所以能成為第90屆奧斯卡的最大贏家,不是沒有原因的。

這部衝破倫理,畫面重口的電影是如何成為奧斯卡最佳影片的?

首先,《水形物語》裡存在非常多的隱喻。

第一個隱喻,雞蛋

在影片最開始女主享受個人時光時,一枚雞蛋形狀的計時器出現在鏡頭,而當女主看到人魚時,雞蛋又出現,於是,愛情開始了。

這部衝破倫理,畫面重口的電影是如何成為奧斯卡最佳影片的?

第二個隱喻,畫家的畫

電影裡,畫家一開始用的是紅,應對方要求變成綠,然後被丟棄。

而女主的衣服顏色何其完全呼應。綠色是被丟棄,而紅色,則代表了新生和幸福。

這部衝破倫理,畫面重口的電影是如何成為奧斯卡最佳影片的?

這部衝破倫理,畫面重口的電影是如何成為奧斯卡最佳影片的?

第三個隱喻,窗外的雨。

不知各位察覺到沒有,一旦有重大轉折發生,窗外一定會下雨。

這部衝破倫理,畫面重口的電影是如何成為奧斯卡最佳影片的?

畫家協助女主救人魚時,下雨了;醫生被長官逼迫一定要抓住人魚前,下雨了;最後在碼頭也下雨了。

這個雨,已經成為了一種工具。它更像是在報幕。導演彷彿在說:“下雨了啊,注意了,電影要進入第二幕了,你們這些天天辛辛苦苦找情節點的可以省點心了。”

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三幕前夕的雨。醫生坐在車裡,看著外面的雨,露出惆悵的表情。擋風玻璃上的雨點非常密集,將醫生完全吞噬。

在影片中還存在非常多細微的隱喻和細節,有些甚至很難被觀眾發現。

其次,《水形物語》中的每個角色都是社會邊緣最不起眼的小人物。

女主相貌平平,不僅是孤兒,而且還天生不會說話。

這部衝破倫理,畫面重口的電影是如何成為奧斯卡最佳影片的?

女主的兩個朋友,一個是她的黑人女同事,不僅生活拮關於據還有一個整天無所事事的丈夫。

這部衝破倫理,畫面重口的電影是如何成為奧斯卡最佳影片的?

另一個是她的鄰居,一個同性戀畫家,不僅在表達了自己的感情後被趕出飯店,而且工作一直不順利。

這部衝破倫理,畫面重口的電影是如何成為奧斯卡最佳影片的?

男主則是個不會直立行走的男性水陸兩棲怪物,全身黝黑還有鱗片,不會說話,造型不僅不能算是好看,還能說是有點噁心加嚇人。

這部衝破倫理,畫面重口的電影是如何成為奧斯卡最佳影片的?

不管是黑人、殘疾人還是同性戀,都處在社會邊緣,他們通常被人所忽略,甚至被侮辱與被損害,他們是殘缺的,以自己為中心,在自己的世界生存。但這一切,在遇見男主以後,變得不一樣。

當女主看到怪物的時候,她意識到了自己終於有可能變得完整。就像她在電影中所說的:“他不知道我缺失了什麼,在他的面前,我就是我,他看到我開心,只因為我是我”。

這部衝破倫理,畫面重口的電影是如何成為奧斯卡最佳影片的?

男女主的結合可以說是兩個不完美甚至有些殘缺的靈魂在一起,用你的不完整來彌補我的殘缺。

我們都知道,孤獨是常態,每個人都要承受孤獨。

對於女主角而言,這種孤獨被成倍的放大,讓她沒有安全感。她可以和黑人朋友玩的很好,她也可以全心全意服侍畫家。但內心深處,她是不完整的。

這個時候,你看到了和你一模一樣的的人。它同樣孤獨、不完整,還遭受著折磨。

你想救它,蠢蠢欲動,因為你知道它死了,這個世界上就沒人懂你了。

所以,你拋棄了一切,奮不顧身地投進了它的懷抱,和它進入了只有你們兩個人的世界。

太天真,也太浪漫。

這也許就是打動奧斯卡評委們的原因吧。

這部衝破倫理,畫面重口的電影是如何成為奧斯卡最佳影片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