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讀《幼兒園體育活動設計與指導》

淺讀《幼兒園體育活動設計與指導》

這是一本學前教育的教材參考用書,全書分為十大章節,較為系統的介紹了幼兒體育的理論和實踐方面的內容,不過,不同的章節由不同的人員編輯創作,則造成了思路上的連貫性的缺失(雖然於語句上並沒有錯誤和歧義),另一方面,作為教材一類的書籍,更側重於是什麼和為什麼的問題,而對於實際操作應該用什麼樣的策略,並且實際教學中會有什麼樣的反饋產生就提得比較少。

教育部頒佈的幼兒教學指導綱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認為,幼兒的健康是指人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方面的良好狀態。

體能是一個所有身體素質與能力的綜合表述,而不是單項的力量大小或耐力程度;身體素質包括平衡能力、協調能力、靈敏性、力量、耐力等基礎參數;而基本技能也即動作發展包括走、跑、跳、投、爬、翻等基本動作;而體能課程基本上是通過具體的動作訓練來達到提升體能各方面參數的目的,比如通過調過系統的訓練,反應時間更短,單位時間內能跑過的距離更長,投擲鉛球(或小沙包)產生的距離更遠。

幼兒處於生長髮育階段,無論是耐力還是力量或是其它身體素質,都不能達到有負荷的狀態,否則很容易造成幼兒身體的傷害事故,雖然幼兒常常感覺不到累,但是過度勞累之後就容易大傷元氣而導致生病;所以需要設計運動量適中的訓練課程,也需要兼顧多種素質能力的培養,不可偏廢其一;而作為體能課程,我們追求幼兒的體心技三個維度的全面發展,是增進健康、增強體質塑造體態的重要手段,也能調節情緒、鍛鍊意志,提高幼兒心理健康水平。

走步動作的分類及要點,包括正向,反向,側向等四種基本方向,動作要求較低且運動量小,一般適合於小班級的孩子進行,比如把海洋球撒一地,讓小班的孩子們撿回來到箱子裡,給這個過程起個名字叫摘草莓什麼的,能適當的編一個遊戲劇情則更好。

跑步動作的分類及要點,包括往返跑,繞圈跑等,因為幼兒不成熟的原因,側向跑和反向跑都是有風險的容易撞到人或者撞到物,需要慎用;跑步運動的特點是運動量相對較大,最好稍作一些熱身準備,需要的場地也較為空曠,而且當人數多於10人時安全問題就十分突出,容易發生前面的幼兒摔倒或者鞋子掉了而蹲下,而後面的幼兒沒有反應過來,讓前面的拌倒或者疊摔在一起。所以跑步之前往往需要訂製好規則,比如鞋子鬆了要迅速移動到跑道之外去弄,還有眼睛要隨時看著前面的路不要回頭張望,更不能突然就急停下來。

實際教學不可能像教學示例那樣,只有十來個學生在場,更不可能每一個學生都是頭腦靈活反應敏捷的精英分子,也不能苛求每個學生都是言聽計從的榜樣人物,當人數比較多的時候,可以採取男生和女生分批次上場的方法,畢竟男孩子的動作節奏會更快一些。

跳躍動作的分類及要點,包括單腳跳,並腳跳,蛙跳等,跳躍動作對於身體協調性的要求會更高一些,對於成年人而言並腳跳不是什麼難事,然而對於一小部分協調性不好的幼兒,並腳跳就需要一些輔助練習才能夠適應(比如小腿夾軟磚跳躍),跳躍的種類比較多,有單腳雙腳的區別,也有高低跨度的劃分(從低往高或從高往低),也有縱向橫向分腳的不同(跳山羊是橫向分腳,足球的騰空踢球則是縱向分腳動作),當然,腿腳的動作是最難練的部分(這大概也是汽車比摩托車難學的原因之一),腿腳的靈活度是不如手部的。

投擲動作的分類及要點,投也是一種基礎技能,除了籃球中有投擲的動作,實際上拳擊中的出拳動作也是投擲動作的一種變型,投擲動作雖然是手的動作,卻是需要全身的配合完成,雙腳提供支撐,腰部提供統合,手部完成擊發,正如狂風吹拂的布條,手部只是布條的尾部,所以並不是手部使出全力就行,而是全身的協調用力,也就是武諺所說的整勁(練肌肉的健美訓練則更側重於身體的局部強化)。

鑽爬動作的分類及要點,爬行是幼兒最先學會的移動方式,也是幼兒非常喜愛的體能活動,以手膝爬行比較容易掌握,這是相對安全的一種運動方式,不太容易發生碰撞或摔傷等事故。

翻滾動作的分類及要點,六個多月的嬰兒已經逐步學會翻身打滾,但是遇到身體不協調的幼兒,依然需要耐心的加以引導,因為他們會有無法理解動作的時候,雖然能夠順利完成。

懸垂動作,這類動作需要的設施場地比較特殊,比如特製的槓桿,也就是比較高檔的幼兒園才需要系統的關注這類動作。

支撐動作,堆疊的輪胎可以是攀爬的場所,這也是幼兒們喜愛的探險樂園,需要注意堆疊的輪胎是否牢固,會不會發生傾倒的可能性,臨時堆疊的輪胎未經固定會有一定程度的搖晃,只要程度不至於讓幼兒有危險,就沒關係。

平衡動作,可以借用專門的平衡木讓幼兒練習平衡性,要求兩隻手平擺起來,像小鳥的翅膀一樣張開,以幫助平衡。

固定性類別,比如滑梯組合;移動性類別,比如搖搖車;手持類,比如球類和小沙包;論是足球還是籃球,在幼兒看起來球都是活的,所以幼兒對於球類往往會有特別濃厚的興趣。

幼兒體育的本質與核心理念,是把實施終身體育鍛煉的起點設在幼兒階段;著重更安全的訓練引導,更能激發幼兒的運動信心和樂趣,而不是造成興趣的抑制,適得其反的使之變成一個反感體力活動的人。

附錄:

《大班體育活動目標》

一、動作發展的目標

1.經常保持正確的站姿、行走和跑步姿勢。

2.能在斜坡、蕩橋和有一定間隔的物體上較平穩地行走:能在較高或較窄的平衡橋上平穩 地行走:能單腳站立較長的時間;能閉目行走一小段距離,方向基本正確。

3.玩追逐、躲閃跑的遊戲時能較靈活地躲閃;能快跑25米左右,能走與慢跑交替300米左右,能連續行走1.5公里以上。

4.縱跳拍物的高度不斷提高,協調性較好:助跑跨跳的高度或距離不斷增加:單、雙腳交 替跳時動作較靈敏:立走跳遠時擺臂動作較協調,蹬地動作較有力,跳遠距離不斷增泣:能單腳連續跳躍較長的距離,參考距離為8米左右。

5.單手或雙手能較有力地將沙包向前投擲較遠的距離(沙包約150克,單手投擲的參 考距離為5米左右),投擲方向把捤較穩定,出手角度基本適宜,單手投擲的轉體動作較協 調:能擊中一定距離遠的目標,擲準能力不斷提高。

6.能較協調、較靈敏地做匈句爬行的動作;能安全地攀登較高的攀登設備,動作較協調、 靈敏。

7.獨自搬運物體的能力不斷增加:能與他人合作搬運冇一定M量的物體:雙手抓槓懸吊起 時間逐漸延長(參考時間為20秒左右)。

8.能利用多種運動器村探索各種身體動作,如拍球、運球、踢球入門、跳羊角球、跳繩、 跳竹竿、滾鐵環、抽陀螺、推獨輪小推車等。

9.能安全地玩各種大、中型運動器械,如滑梯、鞦韆、盪船1轉椅、蹦蹦床、爬網、T 梯等。

10. 能較熟練、較準確地做一些隊形變換:能隨旮樂的節奏或門令做有一定難度的徙手體 操和輕器械操,動作較準確、協調,有一定的罕間感和節奏感。

二、情感態度方面的發展0標

1.能探索和創邊出遊戲的多種玩法。

2.運動中情緒愉悅,

3.能遵守活動的規則和要求:表現出較好的合作意識和能力:具有一定的競爭意識、團體 意識和貴任感。

4.運動中表現出較強的自信和男敢:遇到困難或挫折時,能努力去克服.具有一定的堅持 性。

《中班體育活動目標》

一、動作發展的目際

1.在提醒下能保持正確的站姿、行走和跑步姿勢。

2.能在較窄的低矮平衡板上平穩地走一段距離,能單腳站立一定的時間,能較平穩地做自轉圈以及與他人一起拉手轉。

3.能與他人玩追逐、躲閃跑的遊戲:能快跑20米左右:能走與慢跑交替200米左右:能連續行走1.5公里路。

4.縱跳拍物的髙度不斷提高,動作較協調;能做單、雙腳交替跳的動作:能做立定跳遠的動作,落地時能保持甲穩;能助跑跨跳過一定距離,或助跑跨跳過一定髙度的物體;能單腳連續跳一段距離(參考距離為5米左右)。

5.單手或雙手能較有力地將沙包向前投擲沙包(約150克),單手投擲的參考距離為 4米左右),投擲方向把捤基本穩定;能做近距離的擲準動作,如沙包擊物、投球入筐、套闔。

6.能側身鑽過低矮障礙物,能做甸旬爬、手腳爬等多種爬行動作;能安全地玩各種大中型設備,能翻越有一定髙度的障礙物,做連續側身翻滾時,能較好地拽制身體的行進方向。

7.能較輕鬆地獨立搬運小型運動器材;能與他人合作搬運體枳較大的運動器材,如墊子、 大紙盒等:雙手抓扛懸垂吊起的時間逐漸延長(參考時間為15秒左右〉。

8.能利用多種運動器材探索各種身體動作,如拍球、踢球、自拋自接球、相互拋接球、 滾輪胎、跳房子等。

9.能安全地玩各種大、中型運動器材,如滑梯、鞦韆、盪船、轉椅、蹦蹦床、爬網等。

10.能較熟練地根據各種口令或信蜉做出相應的旮體動作:能做簡單的隊列動作和隊形變換;能隨音樂的節奏或口令做徒手體操和輕器械操,動作基本準確,有一定的空間感和節奏感。

二、情感態度方而的發現目標

1.能較好地理解和記住體育遊戲的玩法與規則:能想出遊戲的多種玩法。

2.運動中情緒愉快。

3.能遵守活動的要求和規則:學會了輪流、等待:能伴一起分享經驗及合作遊戲:具有 初步的團體意識和競爭意識。

4.運動中表現出較強的自信和窮敢:遇到困難或挫折時,能努力去克服,具有一定的堅持性。

《小班體育活動目標》

一、動作發展的目標

1. 在提醒下能自然站立、自然行走。

2. 能沿直線或在較低矮的平衡板上走一段距離:能短時間地單腳站立:能圍繞自己身體做自轉動作,轉圈後不摔倒。

3. 能一個跟著一個走和跑,並保持一定的距離:繞障砑跑時身體能靈活鈐動:分散跑時能

避開他人的碰攛:能快跑15米左右:能行走1公里左右:能走與慢跑交涔100米左石。

4. 能身體平穩、協調地做雙腳連續向骱跳:能縱跳拍物:能單腳連續跳(參考距離為2米左右):從較低矮的地方往下跳時能保持身體平穩,不摔倒。

5. 能單手或雙手將沙包向骱方投擲(沙包重約150克,單手投擲的參考距離為2米左右〉,投擲方向基本適應,能做近距離的擲準動作,如沙包或小球入筐。

6. 能較平穩地從障礙物(如拱形門,大塑料圈)下鑽過:能手膝著地協調地爬:能較協調地

翻越低障砑物:能在較低矮的攀登架上安傘地攀爬,能較協調地做側身連續翻滾的動作。

7. 能搬運向己的小椅子或小凳子:能雙手抓扛做懸垂吊起動作(參考時間為10秒左右)

8. 能利用簡單的運動器材做多種身體動作,如傳球、滾球、向上拋球、走小髙蹺、騎小

車等。

9. 能獨自安全地滑滑梯:在幫助下能按照安全要求盪鞦韆、坐轉椅等。

10. 能根據教師發出的簡單門令或信號做相應的身體動作:能隨音樂和兒歌做模仿動作、

模仿操、拍手操等。

二、 情感態度方面的發展目標

能理解和記住教師提出的遊戲方法和活動要求:能體驗到運動帶來的快樂,情緒愉悅:

喜歡與同伴老師一起玩體育遊戲:運動時表現出一定的自信和勇敢。

淺讀《幼兒園體育活動設計與指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