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智慧•知足之足,常足矣。

《道德经》四十六章有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意思是说:罪过莫大于欲望膨胀,祸害莫大于不知道满足,凶险莫大于欲望得以放纵。所以,知道满足的平衡心理,是永远的富足。

有个成语叫“欲壑难填”,形容人的欲望无穷无尽,壑指深谷,欲望就像一处深谷险境,在这险境中,有香气缭绕的烟雾,但也有花丛覆盖的泥潭,多少人曾被香花诱惑吸引迷失方向,结果失足葬送了自己的一生。

《道德经》的智慧•知足之足,常足矣。

有一个渔夫贪图省事,织了张桌子大小的网。结果出海捕鱼无功而返,邻居对垂头丧气的渔夫说:“你织的网太小了,捕不到鱼,还是把网织得大一点再出海捕鱼吧。”

渔夫听了邻居的话,就认真地在家织了张和邻居一样大的网,然后带着他的大网出海捕鱼,一天下来,就捕到了很多鱼,他开心的唱着歌回了家。

渔夫想,看来,捕鱼多少的关键是网的大小,如果我把网织得更大,那捕到的鱼一定还要多。渔夫不再出海捕鱼,一天接一天在家织出了一个比原来大了好几倍的巨网。

然后渔夫就带着巨网出海捕鱼去了。他花了好大的功夫才把巨网撒入大海。他美滋滋的想这一网打上来的鱼一定可以装满一船,想着想着,他乐得笑出了声。

当开始渔夫收网,果然网中很多鱼,沉沉的拉了半天也拉不上来,鱼儿拼命地向大海深处游去,最后把渔夫的小船也拉翻了,渔夫这才知道,网并非是越大越好。贪得无厌,往往会得到相反的结果。

渔夫的膨胀的欲望正是那张越织越大的网,他被自己的欲望之网拖入水中,因而灾祸上身。“祸莫大于不知足”,一个人如果我无节制的不知足,只会在贪图享乐的不归路上走向毁灭。

《道德经》的智慧•知足之足,常足矣。

佛教也有说:“知足之人,虽卧地上,尤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如意。”,所以知足常乐是一种精神境界,这个知足不是简单的定义为知道满足,老子提醒我们的是知道何时该停止我们的欲望,怎么样停止我们的欲望,如果让欲望膨胀会有怎样的结果。

只有知道看透事物发展的规律,明白无穷欲望带来的后果,及时终止自己的欲望而免遭损失和灾难,只有这样才会获得长久的平安富足和快乐。

乾隆年间的和坤,身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位,却贪得无厌,多行不义必自毙,最终惹祸上身而导致满门抄斩,被嘉庆收拾个干净。

最近中国富豪650万美金买得女儿斯坦福入学的丑闻,也正是人心不足蛇吞象的例子。据有关资料反应其女儿成绩并不差,甚至有消息说事实上她属于正常渠道被录取的,但正是因为其母亲画蛇添足买了伪造帆船运动证书才被斯坦福以提供不正确资料开除。无论是无意被骗还是有意为之,都体现了人性里的贪欲,偷鸡不成蚀把米。

《道德经》的智慧•知足之足,常足矣。

当然“知足常乐”与“安于现状”不是一个概念。“知足常乐”是要有有适可而止的心态,与不思进取,固步自封、庸庸碌碌、胸无大志、不愿付出努力的“安于现状”不是同一种概念。而是不做无谓的贪婪,对现有自己的能力是否能撑起你的梦想的一个权衡,并且还要经得起身边人的攀比和诱惑,因为知足所以才会更专注于眼前更愿意埋头做自己的努力,是一种彻悟、智慧与懂得取舍后的安然淡定。

老子提醒我们要懂得克制欲望,一旦放纵欲望之猛兽,就同意灾祸临头,这是真知灼见,是人生应该一直秉持的大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