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轉千回,這些頂級文物終於回家!

北京故宮博物院建立於1925年10月10日,是中國最大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大多數文物主要是清代宮中舊藏。1949年以後館藏得到了進一步豐富,文物總數達到1807558件之多,幾乎涵蓋了整個古代中國文明發展史和所有文物門類。

其中很多文物在時代的變遷中,被窩藏、偷運或私納,但幸運的是,這些傳世珍寶經過百轉千回總算又回到了故宮博物院,被國家好好地保管起來,以供人們能夠欣賞。集郵君今天就和大家講講幾件郵票上出現過的寶物。

溥儀住在故宮的最後幾年中,小朝廷處在一片混亂之中,一些太監開始伺機盜竊宮中的珍寶。新中國成立後,清理故宮時,在多處都發現了被太監們藏匿起來、還沒來得及帶出宮去的珍貴字畫。例如金代大畫家趙霖依據唐太宗昭陵六駿石刻而繪製的《昭陵六駿圖》便是在重華宮的戲臺底下被發現的。

百轉千回,這些頂級文物終於回家!

2001-22 昭陵六駿

末代皇帝溥儀在居住於故宮的十餘年中,曾將宮中很多藏品賞賜給他的近臣。比如這幅五代畫家顧閡中的《韓熙載夜宴圖》,當年便被賞給了他的師傅梁鼎芬,雖然後來被清宮收回,但又被溥儀帶出宮外,流散於民間,直至20世紀50年代,由新中國購回,入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百轉千回,這些頂級文物終於回家!

T.158 韓熙載夜宴圖

溥儀讀書期間,作為溥儀“伴讀”的弟弟溥傑,利用每天下學的出宮機會,將溥儀賞賜的字畫分批帶出宮。當時宮中正值內務府大臣和師傅們清點字畫,溥儀輕而易舉地挑選走了他們選出的上品。其中便包括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

百轉千回,這些頂級文物終於回家!

2004-26 清明上河圖

這些被帶出宮的珍寶,在溥儀出宮之後成為了其生活的主要經濟來源之一。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次年3月,溥儀在日軍控制下的長春登基,成為了偽滿洲國的皇帝,而當年偷運出的文物也秘密運到了長春。這些國寶在抗戰勝利後或被收繳,或流散於各地,或被溥儀帶走後又交還給新中國。例如這件乾隆鏈章,便是1950年由溥儀交給國家,此後又移交給北京故宮博物院,保存至今。

百轉千回,這些頂級文物終於回家!

1997-13M 壽山石雕·乾隆鏈章

幾乎與此同時,那些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奇珍異寶也開始了它們十餘年的顛沛流離。在整個抗日戰爭時期,故宮國寶分為三路輾轉了大半個中國,最終分散於安順、峨眉、樂山等地。其間,沒有一件文物丟失或損壞,創造了世界文物史上的一個奇蹟。

新中國成立後,流散於東北以及南遷的故宮文物回到了人民政府手中。1952年國家出臺政策,以琉璃廠為中心,開始在全國範圍內徵集當年從故宮流失出去的文物,並從全國各博物院館向故宮博物院調撥,以充實故宮的收藏。很快一大批當年流散出去的文物再次回到了故宮。而這些文物很多來自於個人的無償捐贈,在現在的景仁宮裡,每一面牆上都記錄著歷年來為故宮捐獻文物的人士的姓名,這就是景仁榜。

百轉千回,這些頂級文物終於回家!

故宮文物的流遷記載了近代中國的一段抗爭史,能夠再次讓這些文物展現在人們面前,也說明了祖國的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