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防疫境外輸入專班:守衛大陸“南大門”溫暖各地“返鄉人”

“一天24小時連軸轉,又困又累時倒在椅子上就睡”“手機24小時開機,隨時處理群眾短信來電,有的詢問入境政策,有的尋求生活幫助”“一直忙到早晨6點,回到家匆匆洗個澡,緊接著又衝回口岸”……這是深圳市南山區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境外輸入專班(下稱“南山防疫境外輸入專班”)工作人員在深圳灣口岸工作的常態。

隨著國內疫情不斷向好、國際疫情持續蔓延,在我國大陸最南端的國門,作為廣東省目前僅保留的兩個陸路入境口岸之一,深圳灣口岸正面臨著不同於疫前的工作壓力和強度,南山防疫境外輸入專班人員也常調侃自己“彷彿變成了超人”。

“深圳灣口岸日均入境人數達到500人之多,最高峰超過2300人,入境流量不可謂不大。”南山防疫境外輸入專班綜合協調組負責人李昭志說,截至目前,深圳全市39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中有22例是從深圳灣口岸入境,風險不可謂不高。

為此,南山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專門成立防控新冠肺炎境外輸入工作專班,從區人資局、區應急管理局、區發改局、區紀委監委、區環水局等30家單位共抽調40餘名黨員幹部充實到防疫一線,在深圳灣口岸設立南山區屬地指揮部。南山防疫境外輸入專班下設綜合協調組、健康管理組、外事協調組、隔離工作組、輿論宣傳組五個組,口岸境外輸入防疫工作以綜合協調組為“中樞”,全區抽調40餘名黨員幹部全部在綜合協調組,積極協調各組、各成員單位聯動合作,千方百計確保入境、分流、轉運、隔離觀察等各項防疫工作分工明確、職責清晰、鏈條完整、井然有序,盡職盡責守衛大陸“南大門”,用心用情溫暖各地“返鄉人”。

南山防疫境外輸入專班:守衛大陸“南大門”溫暖各地“返鄉人”

全區聯動“中樞”破解防疫難題

盡職盡責守衛大陸“南大門”

2月中旬到3月中旬,深圳在長達1個月的時間裡,只有零星的新增確診病例,深圳以及國內疫情形勢逐步好轉。長期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南山人本以為可以“喘口氣”,但沒想到,嚴防境外輸入的警報率先在深圳灣口岸拉響。

3月中旬起,作為深圳僅留的一座陸路入境口岸,深圳灣口岸每天湧入數百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入境人員,而做好人員分流轉接、隔離觀察是疫情防控鏈條上的重要一環。時間緊、任務重、責任重大,如何做到及時分流管控,如何確保轉運過程萬無一失,如何保證隔離觀察平穩有序,一個個追問,考驗著南山防疫境外輸入專班全體人員的“中樞”智慧。

責任面前,南山防疫境外輸入專班綜合協調組主動作為、全力聯動,確保防疫工作有條不紊:積極協調市口岸辦、海關、邊檢等部門共享信息,以便區級各防疫部門提前獲取旅客去向,為人員分流、轉運、臨時中轉、篩查等各項工作打足提前量,提高工作效率;同時,專班協調衛生健康局根據最新防疫政策組織開展好核酸檢測和醫學觀察,協同公安分局開展人員排查和安全防護等、協同政務數字局開發入境人員自主申報平臺,全力實現人員從入境、分流、轉運到隔離觀察、核酸檢測、二次分流全過程服務、全流程監控的閉環管理。

南山防疫境外輸入專班:守衛大陸“南大門”溫暖各地“返鄉人”

筆者在深圳灣口岸看到,每一位旅客在入境前,都需在線自主申報家庭住址、入境口岸、乘坐交通工具等10多方面的信息。專班工作人員根據旅客目的地劃分類別,將相應標籤貼在旅客臂前,將其引導至指定區域等候專車接送,井然有序。

境外輸入工作開展初期,不僅分流轉運等難題棘手,南山區內隔離酒店數量不足也讓專班同志犯了難。隔離酒店要滿足不少條件:一方面,要符合疾控要求,酒店必須是獨門獨棟,房間內要有獨立的空調、通風的窗戶;另一方面,還要切合集中團隊管理的實際,一家酒店至少要保證提供150間以上的隔離房間。南山防疫境外輸入專班綜合協調組同志分多組多次溝通協調,“大海撈針”似的尋找合適酒店,還要想方設法提升酒店的配合意願。

“入境後目的地為南山區內、省內市外、外省的人員,均由南山區負責集中醫學觀察和核酸檢測工作,最高峰每日有近3000人在南山區進行集中醫學觀察,但轄區目前徵集到符合隔離條件的酒店只有20餘家,可用隔離客房總數僅3000餘間。”南山防疫境外輸入專班綜合協調組工作人員說。

轉運初期,南山區各街道只負責交接轉運轄區內的入境人員至集中觀察點,導致同一批入境人員居住分散,核酸檢測採集不集中,耗費人力、物力和時間,效率低下的同時,酒店週轉也十分緊張。

南山防疫境外輸入專班介入後,將此前各街道分別轉運的現狀改為由專班統籌,統一管理,統一調度,同一天入境人員儘量安排在同一家酒店隔離,轉運時間大大縮短,為各街道卸下了轉運安置壓力的同時,大大提高了酒店週轉效率。“目前全區每日新增隔離人員近200人,解除隔離到期人員約200人,基本保持動態平衡,大大緩解南山可用酒店不足的壓力。”南山防疫境外輸入專班綜合協調組工作人員說。

南山防疫境外輸入專班:守衛大陸“南大門”溫暖各地“返鄉人”

深入一線想方設法排憂解難

用心用情溫暖各地“返鄉人”

在香港生活的鄭夢(化名)因個人家庭問題選擇返回福建老家。恰逢疫情期間,經深圳灣口岸入境後,需按政策要求就地在南山集中隔離觀察14天。但患有產後抑鬱的她,在進入酒店隔離當天表現出極度焦慮,甚至有輕生念頭。

瞭解到鄭夢的狀況後,南山防疫境外輸入專班的工作人員十分心疼,專班有一位“知心姐姐”用微信方式陪她談心、傾聽她的心聲。在徵求鄭夢本人同意後,“知心姐姐”聯繫福建省駐深圳辦事處,努力協調福建防控指揮部派專車接鄭夢返回福建隔離。

但是情緒本就敏感的鄭夢聽到“身穿防護服”“救護車接送”之後,她又臨時改變注意,決定留在深圳隔離期滿後再返回福建。細心的“知心姐姐”察覺到了鄭夢的不安和緊張,安慰她說,“沒關係,那就隔離期滿後再回家,有我們陪著你”,隨後為她訂了一張7天后返鄉的高鐵票。

鄭夢睡覺質量很差,常常患得患失。在隔離的日子裡,“知心姐姐”每晚堅持通過微信耐心陪伴至第二天凌晨兩三點,鼓勵和支持她用樂觀積極的心態去對待生活。漸漸地她變得樂觀起來,“我因為工作坐久了犯了腰痛,她還反過來安慰我……”“知心姐姐”告訴筆者。

南山防疫境外輸入專班:守衛大陸“南大門”溫暖各地“返鄉人”

4月27日解除隔離當天,鄭夢拉著“知心姐姐”的手說:“姐姐,您是我的恩人,您為我付出了太多,我這輩子都會把你記在心底的。”

對外協調、各項防疫政策的指引和酒店特殊人員轉運等事項的密集處理,常常讓專班工作人員焦頭爛額。但是,面對每位入境人員,他們依然選擇用心、用情去真誠服務。當鄭夢返鄉發來微信說“我真的不知道怎麼說話,也不懂得表達,就是感覺還有人愛我”的時候,疫情之下成立的防疫境外輸入專班,擁有了更多的美好意義。

類似這樣溫暖人心的事情在南山防疫境外輸入專班不勝枚舉。4月6日,專班綜合協調組收到意大利籍郵輪代理公司求助電話,稱在離深圳水域70海里處,有一名印尼籍船員突發心梗,專班組長立即協調海關和邊檢部門,協助船舶代理公司辦理入境手續,同時聯繫區疾控中心急救車及時將船員送到醫院治療,使他脫離了生命危險。

疫情之下,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都並非簡單的獨立個體。南山防疫境外輸入專班全體人員深知,面對身處疫情“漩渦”的同胞和友人,唯有依託嚴格的秩序、付出真誠的關愛,守望相助,才能凝聚起同心抗疫的力量,才能早日共同脫離疫情的陰霾。

【撰文】張大川 穆玉潔

【作者】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