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大白菜種植技術

【有機大白菜種植技術】有機大白菜顧名思義就是按照有機農業的生產方法進行栽培的白菜,特點是無汙染、高質量和高營養等。接下來本文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有機大白菜種植技術,以供參考。

有機大白菜種植技術

1.基地選擇

選擇無汙染和生態條件良好的地塊建立生產基地,基地應遠離工礦區和交通要到,避開工業和城市汙染源的影響。產地空氣環境質量,農田灌溉水質量以及土壤環境質量均應符合有機農產品生產標準,土壤PH6.5-7.0。前茬未種過白菜、甘藍十字花科作物地塊。

2.整地施肥

定植或播種前每畝施入優質腐熟農家肥5000kg,結合深翻一次性施入,再施入有機生物蔬菜專用肥每畝50kg做基肥,耕平、耕細、起壟,壟寬70釐米。

3.品種選擇

選擇適宜當地氣候條件的中晚熟品種,產量高、單株大、品質好、耐寒的品種,如北京新3號、CR美味、秋寶、喜秋菜品種。

4.培育壯苗

4.1直播

在7月中旬播種,有條播和穴播兩種方法。土壤乾旱應坐水播種。條播時,先開1.5-2.0cm深的淺溝,沿溝澆水,水滲完後將種子均勻捻入溝穴;穴播時按40-50cm間距,穴深1.0-1.5cm的淺穴,按穴澆水,水滲完後,每穴播上5-6粒種子,覆土1.0cm厚。畝保苗2500株左右。

4.2育苗移栽

如果在早熟西甜瓜或馬鈴薯後茬複種白菜,為了爭取生育日數就需要育苗移栽。

4.2.1配製營養土

取無蟲卵、無病菌、無長效殘留除草劑的大田土40%、優質腐熟的農家肥60%,再撒入一定量微生物菌劑木黴菌,能有效防治苗期猝倒病、立枯病等病害,然後混拌均勻,用於苗床土、穴盤、營養缽育苗。

4.2.2播種方法

育苗床上育苗,採用條播法按10cm行距開深1-2cm的淺溝,沿溝澆水,待水滲下後將種子均勻播在溝內,然後覆土1.0cm厚即可。當二片真葉時,可移入營養缽內進行管理。也可直接用營養缽、穴盤育苗:將配製好的營養土可直接裝入缽內和穴盤中,澆透底水,每穴撒播3-5粒種子,然後覆土1.0cm。播種完成後覆蓋薄膜保溼,待幼苗拱土時揭去薄膜。

4.2.3苗期管理

水分管理,播種後,若墒情好,在發芽期不用澆水,若底墒不足或遇高溫乾旱年份,播種後澆一次水,幼苗拱土時澆第二次水,子葉展開後,澆第三次水。

5.田間管理

5.1間苗追肥

直播田出苗後7-8天,進行第一次間苗,間苗後結合澆水,噴施腐殖酸類葉面肥,當幼苗長到4片真葉時,進行第二次間苗,間苗時選留壯苗、大苗,淘汰弱苗、病苗、小苗。

5.2.定植移栽苗

在播種20天左右,秧苗長到5-6片真葉時即可定植,定植前一天澆透水,便於起苗,帶土移栽,以免傷根,移栽前在壟上按40-50cm株距開定植穴,放置秧苗,穴內澆透底水,待水滲下後,覆土到莖基部。

5.3.中耕除草

要淺鋤壟背,深鋤壟溝,並將少量鬆土培到幼苗根部,防止根條被水沖刷外露。

5.4蓮座期管理

此期採用蹲苗措施促進根系發展。定苗後每畝追施生物有機蔬菜專用複合肥20kg,施肥後澆水加速肥料分解,3-4天后再澆一次水。結球前10天左右控水蹲苗,促葉球生長,當葉片呈暗綠色,厚而發皺,中午輕並萎蔫,中心幼葉由黃綠轉為綠色時結束蹲苗。

5.5結球期

當蓮座葉封壟,心葉開始抱合時結束蹲苗,開始澆水,水量不宜過大,防止葉柄開裂和傷根,2-3天后再澆一次水,封壟後每5-6天澆一次水,保持地面溼潤,收穫前1周停止澆水,降低植株含水量有利於貯藏。

6.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

6.1農業防治

通過選用抗病品種、合理的肥水管理、輪作、多樣化間作套種,保護天敵等農業管理措施,綜合防治病蟲害。

6.2.物理防治

用殺蟲燈和糖醋液誘殺菜青蟲、小菜蛾、地下害蟲的成蟲。

6.3.生物防治

6.3.1蟲害防治

小菜蛾成蟲用性誘劑誘殺。蚜蟲、小菜蛾、菜青蟲用苦參鹼、BT乳劑、阿維菌素、菜青蟲顆粒體病毒噴霧防治。黃條跳甲用魚藤酮乳油、苦參鹼噴施在幼苗及土壤防治。

6.3.2病害防治

白菜軟腐病用30%礦物油·石硫微乳劑或土黴素、新植黴素或農用鏈黴素、中生菌素藥劑防治。白菜病毒病首先要注意防治蚜蟲,蚜蟲是病毒病的傳播媒介。病毒病發病初期用氨基寡糖素,或香茹多糖,或寧南黴素噴霧防治。白菜霜黴病用多抗黴素,或地衣芽孢桿菌,或苦參鹼進行噴霧防治。

7.收穫

7.1採收

當包心緊實時即可開始採收,時間在10月上旬到1月下旬,採用砍菜和拔菜兩種方法。

7.2採後處理

晾曬、晴天將白菜整齊地排列在田間,使葉球向北,根部向南先曬2-3天,再翻過來曬2-3天。清除黃葉、病葉、老葉、根鬚,做到淨菜上市。

7.3貯藏

貯存在0-1℃、空氣溼度90%-95%,通風環境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