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之瓷中珍品釉裡紅

釉裡紅的最大特點是燒製難度大,成品率極低。它是以銅為著色劑,在白胎上直接繪製各種圖案紋飾,在上面施一層釉,銅在高溫還原焰中發出了紅色,所以名叫“釉裡紅”。紅色,在人類歷史上一直佔據具有深遠意義的重要地位。從遠古居民採集紅色礦石研磨成紅粉塗抹全身,到近現代人們賦予紅色幸福的美好寓意,紅色,尤其得到中華民族的喜愛。而釉裡紅器身這般絢麗別緻的紅色,一紅難得,更是在藝術收藏中極具投資收藏價值。


收藏之瓷中珍品釉裡紅


釉裡紅瓷創燒於元代,但數量極少,可謂鳳毛麟角。原因是銅離子對溫度極為敏感,在窯爐中火候不到,呈現黑紅色或灰紅色;火候銷過銅離子便揮發,從釉層中逸出,呈現特有的飛紅現象或乾脆退色,紋飾不連貫。當時燒柴窯很難控制窯溫,只有憑把樁師父的經驗與取出火照對比,無法大規模生產。而且元人尚白,漢人尚紅,民族認同感也有別,所以釉裡紅產量一直很小。 然而到了明洪武朝,釉裡紅瓷卻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從實物遺存量上比較,甚至比青花瓷還多。洪武早期的製品多呈黑紅,不夠鮮豔,甚至有些燒成了“釉裡黑”也未被打碎埋掉。即便如此,此類品種貫穿洪武朝始終,堅持不懈。中、晚期多呈較純正紅色。風格古樸、厚重,器型碩大,紋飾豐滿,氣勢奪人。充分展示了明朝開國之君的胸懷與氣度。

釉裡紅創燒於元代景德鎮,當時色彩不夠純正,髮色偏黑,花紋暈散,模糊不清,說明當時對銅彩料的燒成氣氛不能有效控制。因此元代的釉裡紅器產量低,流傳至今的數量不多。明初洪武時期,釉裡紅瓷器在很大程度上保留元代特徵,紅色暈散,不太鮮豔。


收藏之瓷中珍品釉裡紅


永樂時期,鮮紅釉聲名顯赫,然釉裡紅器則極為鮮見。本世紀80年代,景德鎮中華路、公館嶺地段在永樂前期與後期的地層中出土了一些釉裡紅標本,其中有永樂元年、四年款識,從這些標本的外觀看,銅紅料燒失的情況比較嚴重,可見燒製釉裡紅比銅紅釉難度更大。宣德時期,釉裡紅燒製很成功,能依據畫面的需要自如描繪。這時期還有以白釉剔花填紅料作紋飾,燒成後圖案凸出白色釉面的方法,呈色鮮紅。清乾隆年唐英編《陶冶圖編次》稱這種方法為“寶燒”。可知宣德時期對釉下銅紅燒製掌握得比較純熟,達到運用自如的程度。宣德以後,釉裡紅數量銳減,但是成化時期的產品呈色濃豔鮮亮。弘治時期,釉裡紅泛灰黃色;正德則過於灰暗。嘉靖時雖亦有傳世品,但紅色燒失的現象比較嚴重。清康熙朝恢復釉裡紅的燒製,釉裡紅髮色比明代有所提高。雍正時是燒製釉裡紅最為成功的時期,呈色穩定,色調紅豔。特別是青花和釉裡紅施在同一器上的“青花釉裡紅”更為突出。因二者燒成氣氛不一致,能達到兩色都鮮豔的,只有雍正一朝。典型器如北京博物院藏桃果高足碗,青葉和紅桃兩種色澤都十分鮮豔。乾隆時的釉裡紅有深淺不同的層次,除白地外,尚有豆青地、天藍地、黃地、淺綠地等。


收藏之瓷中珍品釉裡紅


乾隆以後,中國瓷器燒造最輝煌的時代漸漸遠去了。嘉慶初期,乾隆以太上皇身份臨朝,一切與乾隆時期無二,到乾隆死去,進入清中期,嘉慶皇帝崇尚節儉,官窯生產也不斷縮減,青花釉裡紅的燒造數量開始減少,工藝開始下降,胎體漸粗,釉汁漸稀,釉裡紅色變暗。和世上的一切有著共同的命運,釉裡紅,這種曾經輝煌一時的瓷器品種不可避免地衰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